花间独舞之幽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老,您到我国所为何事?”
三藏答道:
“小僧是唐朝的释子,奉天子之命,前往西方取经。”
“此行携带有文牒,特来贵国,理应交换,冒昧打扰,敬请陛下恕罪。”
国王说道:
“既然持有唐天子的文牒,拿上来看。”
三藏双手捧上文牒,展开并放在御案上。
文牒上写道:
“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
朕以清凉德行,继承大基,事神治民,谨慎治国,每日警惕。
此前,泾河老龙未能救治,遭我皇后帝谴责,三魂七魄已被召入阴司,成为无常之客。
因其阳寿未尽,感动冥君放他重生,广建善会,修度亡道场。
由于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显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能度亡魂,超脱孤魂。
特命法师玄奘远赴千山,探求经义。
倘若途经西方各国,不要断绝善缘,凭此牒通行无阻。特此赐牒。
大唐贞观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上面有九颗宝印)
国王看到文牒,取出本国的玉宝,盖上花押,递给三藏。
三藏谢过恩,收下文牒。接着,他奏道:
“贫僧此行,除了交换文牒外,还有一封家书,恭请陛下收阅。”
国王听后大喜,问道:
“家书何事?”
三藏答道:
“陛下的第三位公主娘娘,曾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妖怪擒走,贫僧在途中偶然遇见她,因此带来这封家书。”
国王听后,眼中泪水涟涟,悲痛道:
“自十三年前失踪公主以来,文武官员数次被降职;宫中宫外,无论婢女太监,都有不少人被问讯甚至致死。”
“大家只知道她从皇宫走出,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她。”
“整个城市的百姓也被盘查过无数次,但始终没有下落。”
“没想到竟是妖怪把她抓走!”
“今天听到这个消息,实在太过悲伤,难以忍受。”
三藏从袖中取出家书递给国王。
国王接过家书,看到上面写着“平安”二字,手不由自主地发软,难以拆开书信。
于是他命人传旨,请翰林院的大学士进殿朗读家书。
学士立即上殿,殿前文武官员,殿后的后妃宫女,无不侧耳倾听。
学士拆开家书,开始朗读,书中写道:
“不孝女百花羞顿首百拜大德父王万岁龙凤殿前,暨三宫母后昭阳宫下,及举朝文武贤卿台次:
拙女幸托坤宫,感激劬劳万种。
不能竭力怡颜,尽心奉孝。
乃于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着各宫排宴,赏玩月华,共乐清霄盛会。
正欢娱之间,不觉一阵香风,闪出个金睛蓝面青发魔王,将女擒住;
驾祥光,直带至半野山中无人处。
难分难辨,被妖倚强,霸占为妻。
是以无奈捱了一十三年。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
论此真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不当传书玷辱;
但恐女死之后,不显分明。正含怨思忆父母,不期唐朝圣僧,亦被魔王擒住。
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
伏望父王垂悯,遣上将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获黄袍怪,救女回朝,深为恩念。
草草欠恭,面听不一。
逆女百花羞再顿首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