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参见四殿下。”
谢崇山站定躬身一礼。
景瑞在这儿瞧见谢崇山有些诧异,环顾四周一眼,“你今日怎的进宫了?”
景瑞是为了赵家进宫求情的,刚被宣德一顿训斥吼出书房,这会儿心烦意乱的很,对谢崇山还有几分好脸色,也是看在敬国公府的面儿上。
而谢崇山进宫的目的显而易见。
他在景瑞面前混了个脸熟,却远不到心腹爱臣的位置,撇开政事,唯一能谈的便是谢鸣凤。
从前景瑞便送过谢鸣凤几次东西,都是他代为转送。
景瑞刚在宣德帝那儿碰了一鼻子灰,明眼人都知道不该在这个时侯求景瑞帮忙,可谢崇山急于知道谢鸣凤在宫中的情况,哪里还顾的上这么多,便挑了些话说了,“殿下,说来话长”
他简单把自己进宫的目的说了,说到谢鸣凤的身世,只说是外面那些人跟着人云亦云。
景瑞对他都话半信半疑。
昨儿谢鸣凤在宴上起舞招蜂,回去后又被逐出族谱,他便断了娶谢鸣凤的念头。
以他的身份,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又不是非谢鸣凤不可。
但不可否认,与谢鸣凤第一次相见,他便被那个玉兰树下的女子吸引了目光,得知她是敬国公府的嫡女,便有意亲近。
一番交谈下来,愈发觉得谢鸣凤温婉可人,再加上这上京才女的名声,娶了她,不仅可以拉拢敬国公府,日后带出去也有面儿。
但昨日见了谢鸾,他突然改了主意。
论身份,谢鸾是国公府嫡女,论容貌身段儿,谢鸾比谢鸣凤是差了些,倒也上得了台面。
昨儿景瑞从敬国公府出来,有几个臣子看出他的心思,便曲意讨好提出娥皇女英一说。
一番话下来,景瑞就动了心思。
若非今日猎场上出了意外,他正想与谢崇山说起此事。
但他知道谢崇山极为疼爱谢鸣凤这个妹妹,定不肯让谢鸣凤为妾,便想着下个月选妃再说。
左右他便是选了敬国公府两个女儿,也无人敢说他半个字。
这会儿又听说谢鸣凤不是许家的嫡女,而是一个出生贱籍的歌妓之女,他第一反应不是愤怒震惊,而是一脸的势在必得。
谢崇山摸不准景瑞的心思,便把进宫前和许氏商量好的说辞搬了上来,“殿下,谢鸾不想做公主的伴读,一大早就装病不起,臣和家母也是没办法了,才让娇娇代替谢鸾进宫,绝非故意欺瞒太后。”
景瑞闻言皱了眉头。
京中人人皆知惜云公主骄横跋扈,极不好伺候,先前太后便替景惜云选了几个伴读,最后都哭哭啼啼回去了。
惜云是难伺候了些,但能进宫当公主的伴读,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谢鸾只不过是一个乡下丫头,竟敢抗旨不遵?
“谢二姑娘如今可在宫中?”景瑞挑眉问道。
谢崇山一愣,忙道:“臣也是听说太后大怒罚了娇娇,这才带着谢鸾进宫向太后求情,只是后宫无召外男不得入内,不想在这遇到了殿下,殿下可否”
“好说,你随我去见太后吧,既是误会,说开便好了,太后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多谢殿下。”
谢崇山忙不迭跟上。
接着谢崇山又说了谢鸣凤不少好话,说到昨儿宴会上谢鸣凤丢脸的事,景瑞摆手道:“谢二姑娘肯为我花心思,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忍心责难于她,对了,昨儿谢二姑娘被黑蜂蛰了,身上的伤可好了?”
似是没想到景瑞会说出这么一番话,谢崇山只当景瑞心里还有谢鸣凤,“承蒙殿下关心,娇娇并无大碍。”
景瑞点头,又道:“脸上的伤呢?”
景瑞稀罕的便是谢鸣凤脸上那张皮,这么一张我见犹怜的脸,毁了就可惜了。
谢崇山也知道脸对一个女人的重要性,虽不知谢鸣凤脸伤是否会留疤,但景瑞这么问了,自然是极其看重谢鸣凤那张脸的。
“娇娇脸上的伤”他迟疑了片刻,“太医说,不出一个月,便可大好了。”
“嗯,那就好。”
谢崇山这才舒了一口气。
看来回去得遍寻名医,把娇娇脸上的伤治好才是要紧。
走了两步,景瑞又说起邪祟一事。
谢崇山一颗心又吊了起来。
景瑞看他一眼,“放心,我从不信鬼神之说。”
谢崇山垂目颔首,“是,殿下英明。”
“走吧。”
宁寿宫。
太后高坐主位,下面以淑妃为首,依次坐着几位妃嫔,再然后才是许氏。
在场都是体面人,许氏坐在底下,无人再提起谢鸣凤,话头一引,牵到谢鸾身上,景惜云倚着太后撒娇,“祖母,我不要谢大姑娘做我的伴读,祖母让我自己挑可好?祖母最疼我了”
太后低声斥责,“你不满谢鸣凤,哀家可以理解,你从未见过谢大姑娘,怎知人家就不配做你的伴读了?”
公主的伴读不说出身高宅府第,书香世家,谢鸣凤的生母出身贱籍,这样的身份,进宫做宫女都是不够格的,哪怕谢鸣凤名义上是敬国公府的养女。
再者,太后本就选中了谢鸾,谢鸣凤表现得再出色,也很难使太后动摇。
最重要的是,淑妃不可能接受儿子娶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外室之女。
所以方才太后命人责罚谢鸣凤,她全程冷眼旁观。
景惜云还想再说,太后打断,“哀家可是听说了,今儿你大张旗鼓地搬进淮安王府,实在是胡闹!”
景惜云言之凿凿,“循之哥哥不愿见我,我只能如此了,祖母若嫌我有失公主风范,丢了皇家颜面,便出面求父皇为我和循之哥哥赐婚!”
“你啊!”太后摇头,“哀家真不知拿你如何是好。”
“这有何难?祖母成全我和循之哥哥就好了”,景惜云目光执拗,“您知道的,孙女儿就这么一个愿望,您若是不答应,孙女儿今日就不走了。”
太后拿她没办法,却也架不住景惜云百般撒娇讨好,只说回头再和宣德帝商量。
每次太后敷衍她便是这套说辞,今日景惜云起身瞪了太后一眼,转过身去不理人了。
眼看着太后冷了脸,底下的嫔妃争着拿景惜云玩笑打趣,更有甚者,同太后推荐家中的如意儿郎。
景惜云最见不得这些虚情假意的面孔,一刻也不想再待下去,起身便要离开,这时秦嬷嬷躬身进来通禀,
“太后,谢大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