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王不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九章 虎娘们儿一个
阿东叔的话意思很简单,如果只是普通有违礼法,其实并不会怎么样。但是如果把事情闹到毁人财物上,这事儿就可以对簿公堂了。
到那时候,赵氏只怕是单在财产赔付上,就能让她吐出一口老血。
李瑾年笑了笑,只是慢悠悠地开口,“既然如此,就等大牛叔回来再做决断吧!如果到时候不能妥善解决,再转交衙门处理。”
他倒也不是想放赵氏一条生路,而是因为之前李二狗的事情立了案,对李大牛的里正一职可就多有影响。
要是赵氏的事情再闹大,只怕李大牛这村长的位置也保不住了。
如果是其他人,李瑾年大可以不管不顾。
只是那一把大火之后,真的对他们有情有义的,就是李大牛一家了。
他不愿意做那忘恩负义之人,自然还是要有所顾虑的。
赵氏听到这话,还以为自己真的有了一线生机,脸上多了几分得意。
“村长就算再偏袒你,也不会让你为所欲为的。”
李明朗听到这话,冷着脸开口,“你自己不安分,还要说别人偏袒。说白了,就是觉得全天下你最大呗!”
“当初点兵,可是官府下来的通报,不管瑾年几岁,也不会替你儿子去从军。你们家自己惦记那点抚恤金,又不肯让别的儿子去,就赖到别人身上,可真是好生不要脸。”
如果是其他人,自然是不屑于和一个妇人斤斤计较。真骂起来,也不是这些村口妇人的对手。
但李明朗不是,他自小跟着张氏到处吵架,嘴上功夫平时不显山露水,一到吵架的时候,那可就不得了了。
赵氏被他这番话怼得体无完肤,心里不服气极了,可也无可奈何。
李瑾年也没想到,看着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李明朗,骂起人来就跟张氏附体一样。
崔莺莺也被惊到了,粉/嫩的小嘴微张,脸上满是惊讶。
“明朗哥……”
一旁的叶温柔倒是见怪不怪,她摸了摸崔莺莺的小脑袋,淡淡一笑,“好了,别大惊小怪。你想想张婶的战斗力你就知道了,这明朗大哥学得还不够彻底呢!”
李瑾年扯了扯嘴角,实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形容这个未来媳妇。
虎娘们儿一个!
只不过他在这个村就算不和人为难,但也不能被人白白欺负了。
所以这件事,他必须好好处理,避免以后还有什么遗留问题。
正好这时,阿东叔眼精地看到了朝着他们走过来的李大牛,热情地打招呼道,“村长,你来了?”
李大牛刚回家,就听到这边吵吵闹闹,看到李瑾年和赵氏的时候,他心里大概也就清楚了,可能是为了什么事。
提到这个,他也是格外地烦赵氏。
只不过这件事,如今趁着机会,也该好好解决了。
他朝着几人点了点头,语气威严地开口,“怎么回事?瑾年家的房子明天就可以搬进去了。你们都围在这里干嘛?”
对于这一点,作为目击者的阿东叔觉得自己最有发言权了,于是主动开口解释,“我本来想着来看看这院墙的砖瓦,正好就看到了这腌臜婆正在爬李童生家的墙头。”
“不过好在墙头足够高,她翻不过去。这要是翻过去了,后续可就麻烦了。”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李大牛自然也知道阿东叔的意思。
他脸色有些难看,“赵氏,你这是做什么?毁了这一座青砖房,你家里赔得起?”
“前脚人家才带着村里赚钱,后脚你就开始给人家做坏事,村里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规矩?”
这些年,赵氏的怨恨来得莫名其妙。
李二狗传的那些关于李瑾年的坏话,她可没少掺和。
当初处置李二狗的时候,李大牛也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没有提起。
如今看来,这么做,到底还是妇人之仁了。
听到这话,赵氏一脸委屈,“村长,我就是气不过。如果不是李瑾年,我家老大应该还活着。”
“你也知道的,我家老大也是个读书人。如果没死,如今肯定是个秀才公了。哪里像李瑾年这个混不吝的,只会败坏村里的名声呢?”
李大牛气得不轻,指着赵氏,一脸无语,“你家老大战死,谁也不愿意。可是这怪谁也怪不到瑾年身上,他家可是连着他爹和哥哥,四个笑死的。”
“相比较之下,你家哪里有他惨?”
以前赵氏就到处乱传,顺势李瑾年没去,所以多出来的名额成了她家老大。
那个时候,李瑾年还小,大家自然是不信的。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李瑾年也长大了,她要是继续这么传,保不齐真让人误会了。
李大牛还想开口,却见李瑾年站了出来。
他看着李大牛和阿东叔行了一礼,“大牛叔,阿东叔,这件事我来处理吧!”
“大牛叔既然是里正,正好也做个见证。”
说完,也不等二人做出反应,他就看向了赵氏。
“赵婶子,你也知道的,你家老大上战场的时候,我才十三岁。按照征兵要求,我是不能去的,上面不可能有我的名字。你说,是不是?”
当初征兵的要求,可是十六岁以上的男子。
那时候的李瑾年,只不过是个孩子。赵氏真的胡闹,不过是仗着地方小,没有人约束她的言行。
再者,造成一个他家对李瑾年有恩的假象。如果李瑾年真的出人头地了,她还可以趁机捞一笔。
这些心里,李瑾年看得清清楚楚。
甚至,比这更多的心思,李瑾年也是见过的。
赵氏被他这么一问,也有些怂了。
律法在册,她自然是不能否认,只能点了点头,“是。那又如何?”
李瑾年笑了笑,看来这赵氏也不是一点都不懂大乾律法。
他继续问道,“你家兄长之所以被征兵,是因为当时的征兵册上有他的名字,是不是?”
在他看来,单是这一条,赵氏就没有闹的必要了。
到时候闹大了,对她可没有任何好处。
只不过他到底还是高看了赵氏,她可不会做什么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