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无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大早。
朱雄英还在东宫休息,李景隆就来敲朱雄英的房门了。
直接溜进去了。
朱雄英垂着眼皮坐了起来,“表哥,你很闲吗?”
“你不起来上朝吗?”李景隆问道。
朱雄英看了眼窗外,“天都没亮啊,上朝也太辛苦了,回头跟奶奶说一声,把上朝的时候改一下,改成天亮之后。”
李景隆戳了戳朱雄英,“表弟,你听说没,昨晚那个臭要饭的在太庙鬼哭狼嚎的,值夜的太监还以为太庙闹鬼了呢。”
朱雄英闻言,尴尬一笑,“有可能太庙真的闹鬼了,我外公上来找他了。”
李景隆哈哈一笑,“找得好!最好开平王能把他带下去!我听说陛下一大早就去上朝了,你们昨天没去看那个臭要饭的啊?”
朱雄英反问道,“去看他干什么?当年隋文帝对独孤皇后如何?此有先例在前,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对待奶奶?
所谓的三妻四妾只是借口,真正爱一个人,目光所及皆是彼此,奶奶都对他失望了,他这下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听到这话,李景隆喃喃自语。
“果然啊,人其实对许多事情都是介意的,只是习惯了说没关系,而对方竟还真以为没关系,啧啧。”
朱雄英问道,“表哥,你来干什么?还这么急匆匆闯进东宫?”
“我是你的侍读啊,本来是来东宫等你退朝回来,谁知道我来的时候才知道你没去上朝,我就赶紧过来看看啥情况呗。”
李景隆解释道。
朱雄英摇了摇头,“我又不用监国,哪里需要天天上朝?”
“不上朝啊?那你今天要干嘛?咱们出宫玩去呗。”李景隆一把掀开朱雄英的被子,拿起鞋袜往朱雄英脚上穿。
朱雄英整个人蔫了吧唧的,“表哥,你要闹哪样啊,我还很困。”
“困啥困,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你就不想知道吕氏的结局吗?”李景隆问道。
一听这话,朱雄英那可就不困了。
“怎么了?我记得奶奶废掉了她的身份,贬为庶人了,吕家也没了。”
李景隆连连点头,“对啊,也不知道是谁干的,把她头砍了,尸体上面洒满了蜂蜜,引来了无数蜜蜂和蚂蚁在上面爬,不成人样了都。”
听到这话,朱雄英只感觉浑身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那她的脑袋哪去了?”
李景隆摇了摇头,“不知道啊,咱们出宫玩去吧。”
“我还要读书呢。”朱雄英摇了摇头道。
李景隆摆摆手,“书有什么好读的,描绘的美好耳语,翻遍历史,歪歪斜斜的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当时我就觉得既然书上描绘的世界那么美好,那为什么现实差距这么大?书上仁义道德,现实男盗女娼。
后来啊,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其实满本就写着两个字,吃人!”
听到这话,朱雄英眉头微皱,“表哥,邪不胜正,都会得到救赎的。”
李景隆捏着朱雄英的小脸儿。
“我的傻表弟啊,你怎么这么单纯呢,哪有什么邪不胜正,那要是邪胜了正,那到底谁才是邪?嗯?”
朱雄英仔细想了想,好像理儿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
“可是,自古以来不都是如此吗?”
李景隆笑着反问道,“自古以来,那就是对吗?”
“这……”
朱雄英无言以对,好像真的是这样啊。
李景隆又道,“铁骨铮铮劝人忠,世修降表衍圣公,儒家执牛耳者尚且如此,你还指望着朝堂上那些张嘴仁义道德,闭嘴道德仁义的家伙能有多大能力?
他们这群人呐,提笔写尽天下事,从不低头看苍生,一说钱权,立刻放大瞳孔,一说男女之事,马上就兴奋,说到道德、民生、人性、良知,个个噤若寒蝉。
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真正普通人的一生,无非是盛世的牛马,乱世的炮灰,安平榨其力,战时用其死,所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想真正的学到有用的东西,就要多出去走走,下去看看民生,便衣去看看吏治,对了,不能穿你这一身团龙袍,否则你想看到的,都是有人想让你看到的。”
听到这些话,朱雄英脑瓜子嗡嗡的。
但点了点头,“好,我们出宫走走,我去换衣服,来人啊,给孤更衣。”
朱雄英起身对着门外喊道。
马上就有一群太监侍女走了进来。
朴道斯赶紧让人去通知锦衣卫,朱雄英要出行,务必派人在暗中保护朱雄英。
而朝堂上,马皇后正在上朝。
“朕也有件事情想说说,这天都没亮就上朝,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以后啊就改了吧,天亮之后在上朝。
就把时间订成卯时,不对,辰时!就定在辰时上朝!从下次上朝就开始实施,以后此为定制,不叙再陈。”
马皇后起来上朝的时候就听说朱雄英还没醒。
也不想让朱雄英太累,以后天没亮就要起来上朝,那多辛苦,还是晚上多睡会儿吧。
“陛下英明。”
群臣对此也没啥好反对的,毕竟这又不是啥大事儿。
反而对他们还有好处,毕竟大冬天的上朝是真的很辛苦。
“同时,百官加俸的事情,户部尚书下朝单独来找朕一趟,这件事情要落实,明年就开始实施。
不要跟朕说国库没有钱,没有钱那就赚钱,自下个月,兴商税,富国库,你们这些人,也别跟朕说没钱交商税。
谁跟朕说没钱,朕现在就派人去抄了他的家,家产低于万两,田亩低于万亩,朕就亲自御笔赏他廉吏二字。
为天下楷模,传唱天下,可若是高于朕刚刚说的数字,那就抄家革职,立斩不赦!户部尚书,你明白了吗?”
马皇后看向户部尚书,一句话说得文官集团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陛下圣明。”
此时还能说啥?毕竟能站在这奉天殿上的,谁家没有万亩良田?谁家没有万两家产?
礼部尚书掏出本奏折道,“陛下,臣叩请陛下移宫,正位乾清宫,以定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