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44章 胡姬公主的目的【1 / 1】

红豆熟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对于边境百姓是多大的福祉啊,这才是为将者应做之事啊。

大军班师回到琅琊关内,众将齐聚总督府,李元化坐在上首让众人落座之后才问:“萧将军,听闻你扣留下了一个使者,那使者是来我军做什么的?”

“下战书。”萧启不善言辞,只是命手下拿上来一个羊皮纸卷。

徐胜哼声:“这戎狄当真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还敢下战书。”

李元化心中有疑虑,这件事破绽再多不过,但他不愿点破,毕竟这若不是战书便没有这一大捷。

若没有大捷来将功补过,他折损十五万主力,仗打完了非被砍了脑袋不可。

“岂有此理。”李元化表现出来的也颇为义愤,演的差不多才对在座的沈璃和另一位御史道:“二位大人请看,果真是战书。”

李元化一个侯爵面对沈璃二人态度也是恭恭敬敬的,毕竟这是皇差,只要这两人说不好,这仗打得就不算好。

于是这官儿不大但权力实在大的没边儿。

“总督大人,恰巧那使者拖拖儿下战书的时候本官在营帐内,看到了这封战书也听到了拖拖儿的出言不逊。”沈璃边说边摇头感慨:“真是不堪入耳啊。”

林婉儿与萧启对视一眼,心说还是文官会演啊。

李元化心里轻松了些,看来这是自己人,那就好办了。

另一位年长的耿大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御史,从坐在那里就一声不吭,拿过羊皮卷也是上下扫视一眼后皱眉:“那位使者何在?”

“老大人,当晚人本将便将人放回戎狄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道理本将还是知道的。”萧启按照沈璃交代的回答。

“既然如此,将军为何扣留使者?难道不知道邦交礼仪不可如此吗?”耿老头继续问,眸光锐利的似是要看出点什么。

萧启面对这样的眼神暗自庆幸沈璃帮他想好了答案,便回答:

“老大人有所不知,当日本将已然定下了突袭的计划,军中正在做着准备,被那使者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本将不得不将人扣下啊。”

“那戎狄人见不到使者回去难道不急?为何会睡得如此踏实?”耿老头却是不好骗。

“这本将便不知了。”萧启双眼清澈,连连摇头。

表妹说过,问就是担心泄露军情,与自己不相干的一律不回。

他这么回倒是让耿老御史愣了一下,这话好像不对,但好像又没什么问题,萧启自然不知道敌军什么反应。

但不应该啊。

“耿老大人真是尽职尽责,朝中有您这样的大人何愁我大昭不兴啊。”李元化出来打圆场。

他从老头子开始盘问萧启的时候就有些紧张,毕竟萧启年纪小可能疏忽,没想到滴水不漏。

这不漏的程度让他怀疑萧启并不是这件事的执行者,而是被教好的从犯。

沈璃只低头喝茶,不该说的一句都不说。

“无论如何困住敌方使者都有失风范,望萧将军下次不要再做了,若是不慎失手伤了人命可就无从交代了。”耿老头说教着。

萧启连连应是,对这事倒是不心虚,因为沈璃是真的将人放了。

这个人不能死在大昭的军营,不然会失去邻朝对大昭的信任,谈判的事未来便不会再有了。

至于这人的嘴也没有封的必要,戎狄人都知道送来的是降书,但没用。

只要他们一口咬定是战书,他就是战书。

成帝那边就更不用说了,统治者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只在意结果,至于如何拿到这结果的他才不管。

这一仗打出了十几年甚至更多年的胜利,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场面被李元化粉饰的很和谐,沈璃放下茶杯,忽然想好好睡一觉,她已经许久没睡好觉了。

等吃好休息好她就能回去见父母和顾长安了。

思及此她面上浮现了淡淡的笑意,却不曾想在席间听到倭国早在一个月前犯边的消息,沿海闹事屠杀百姓,闹得东海岸不得安生。

“怎么都凑到一起了?”沈璃微微皱眉。

“陛下已经派了京师五万人前往作战,按照时间应该到了,很快他们就猖獗不了了。”李元化说着。

倭国实力并不如戎狄,那岛国的地方小人口也少,只是仗着武器锋利和神出鬼没才能占得先机。

一旦派人镇压几乎是立刻就跑,会等到大军走了再动手。

“又派了五万人?如此一来京师已经接连派出了三十万人,京师岂不空虚了?”林婉儿计算着。

作为三大营的副将,她对京师兵力再了解不过。

“还有多少人?”沈璃问。

“不足五万。”

沈璃心下一惊,她此前一直没想到大梁在这些事件中如何得利,如今才明白这周边只是障眼法,大梁的目的在京都。

如今,胡姬公主正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