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65章 继续隐居幕后!【1 / 1】

天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末将马谡,拜见丞相!”

马谡踏入丞相府时,脚步沉重,心中如压千钧。

街亭之战的惨败,如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令他喘不过气来。

那一战,他自负才高,不听劝谏,执意上山扎营,结果被魏军围困,断水断粮,六万蜀军几乎全军覆没。

若非杨仪及时率兵救援,街亭早已落入魏军之手。

如今丞相召见,马谡心中忐忑,额上冷汗涔涔,仿佛已看到自己人头落地的场景。

诸葛亮端坐于案前,手中羽扇轻摇,目光深邃如潭。

他抬眼看了一眼马谡,见他面色苍白,神情惶恐,不由得深深一叹:“幼常啊,此次街亭之战,你可有所悟?”

马谡闻言,心中一紧,连忙低头拱手,声音微颤:“丞相,末将……末将知罪。用兵之道,当以谨慎为先,谋定而后动。末将一时自负,忤逆丞相军令,致使六万将士葬身街亭,此乃末将之过,万死难辞其咎!”

言及此处,马谡眼眶泛红,声音哽咽。

那些战死的将士,皆是蜀汉精锐,丞相多年心血,竟因自己一意孤行而毁于一旦。

他心中悔恨交加,恨不得立时以死谢罪。

诸葛亮沉默片刻,堂内寂静无声,唯有窗外竹叶沙沙作响。

马谡心跳如鼓,仿佛每一息都漫长如年。

终于,他再也按捺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声道:“丞相,末将自知罪无可赦,愿以死谢罪!只求丞相念在末将多年追随的份上,善待末将家人……”

诸葛亮闻言,手中羽扇一顿,缓缓摇头:“幼常,我何时说过要取你性命?”

马谡一怔,抬头望向诸葛亮,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丞相……不杀末将?”

诸葛亮目光沉静,语气平和却透着威严:“街亭之败,虽因你轻敌冒进,但蜀汉正值用人之际,岂能因一败而自断臂膀?你跟随我多年,虽性情浮躁,却非无才之人。若就此斩你,未免可惜。”

况且这事知道的人不多,马谡也没有立军令状,着实也没啥杀的必要。

马谡闻言,心中既惊且喜,连忙叩首:“丞相宽宏,末将感激涕零!末将愿以此残躯,为蜀汉效死力,以赎前罪!”

诸葛亮微微颔首,语气转冷:“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为将者,犯此大错,已难服众。自今日起,你兵权尽撤,专司监察与情报之事,不得再掌兵马。”

马谡心中一凛,虽有些失落,却不敢有半分怨言。

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岂敢再奢求其他?

他连忙拱手应道:“末将遵命!定当竭尽全力,为丞相搜集四方情报,以报不杀之恩!”

“幼常,让你负责情报打探,在你看来,如今都城之中,形势如何?”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如炬,缓缓问道。

马谡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拱手答道:“丞相,如今的朝堂之中,杨仪如日中天,大权在握。即便是蒋琬、魏延等人联手,也难以撼动其地位。杨仪之所以能如此显赫,皆因他手中掌握的那支无当飞军。此军精锐无比,战力非凡,都城内外,皆在其掌控之中。文武百官,无不看其脸色行事。加之此次汉中之战,杨仪派出的龙骧卫稳住了边境,立下大功,他在朝中的地位,恐怕会更上一层楼。”

诸葛亮听罢,轻摇羽扇,微微点头:“你的眼光倒是不错,看得透彻。”

马谡见诸葛亮神色平静,心中略感不安,随即神色一凛,语气严肃地说道:“丞相,杨仪此人,若不加以制衡,任其发展下去,恐怕早晚有一日,朝堂将彻底落入他的掌控!到那时,即便您出面,恐怕也难以扭转大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朝堂之上,蒋琬、魏延等人虽与杨仪对立,但势单力薄,难以抗衡。长此以往,杨仪的势力必将愈发膨胀,权倾朝野,无人敢与之争锋。到那时,即便丞相出山,恐怕也难以压制他的气焰。杨仪一旦失控,蜀汉朝政必将陷入混乱!”

说到这里,马谡神情激动,拱手请命:“丞相,时机已至,为了不让杨仪继续祸乱朝政,还请您即刻出山,主持大局!唯有您亲自出面,才能收回杨仪手中的权柄。若再迟疑,恐怕就来不及了!”

然而,诸葛亮却摇了摇头,神色淡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幼常,不必过于忧虑。如今还为时过早,杨仪虽势大,但短时间内难成气候。若真到了关键时刻,我再出山也不迟。”

马谡闻言,面露疑惑,不解地问道:“丞相,此言何意?杨仪权势日盛,若不及时遏制,恐生变数啊!”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轻摇,语气从容:“短期来看,我若继续隐而不出,对曹魏而言,便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如今曹魏民间传言,此番他们大军失利,皆因我假死之计。若非如此,他们怎会在街亭遭遇如此大败?张郃战败后,向朝廷递交文书,其中便提到,那支神秘的军队背后,乃是我诸葛孔明在暗中操练,研制了那些特殊兵器,才得以取胜。而前些时日,蜀汉传出的关于我的死讯,恐怕也被他们视为假象。”

马谡听罢,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原来如此!丞相深谋远虑,幼常佩服!”

诸葛亮继续说道:“经过街亭一败,曹魏短期内不敢轻举妄动。只要我一日不出山,他们便会认为我仍在暗中谋划,不敢轻易动兵。如此一来,蜀汉边境可保无虞。”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语气沉稳:“至于朝堂之上,魏延手中尚有兵马,蒋琬仍是文官之首,两人对杨仪皆有牵制之力。短期内,杨仪难以独揽大权。我若此时出山,反倒显得急切,不如静观其变。若杨仪真有野心,待他继续扩张势力之时,我再出面制衡,也为时不晚。”

马谡听后,心中稍安,但仍有些担忧:“丞相,杨仪此人,心机深沉,若不早做打算,恐生变故啊。”

诸葛亮淡然一笑,羽扇轻摇:“幼常,不必多虑。我隐而不出,一则可试探杨仪心性,看他是否真有野心;二则可震慑曹魏,令司马懿等人不敢轻举妄动。此乃一举两得之计。”

马谡闻言,终于放下心来,拱手道:“丞相高瞻远瞩,幼常受教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方,神情深邃而坚定:“蜀汉之未来,不在杨仪,不在魏延,而在于天下大势。我自有安排,幼常只需尽心搜集情报,助我一臂之力即可。”

马谡肃然应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丞相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