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两百六十九章 兰陵王小世界7【1 / 1】

贝壳串风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光飞逝,转眼便是四年过去。

这四年里,寸心按着混沌珠的调查,提拔了不少女官女将,如今北齐朝堂之上的男女比例,已是十分均衡。

对此,深觉自身利益被分割的男性大臣是敢怒不敢言,连面上也不敢显露分毫。

罢了,总归在有女帝那一刻,他们就想到了这一天。更何况如今这个时代,还能饱读诗书通学六艺的,都是些世家女子,再不济也是祖上阔过如今落魄的寒门。如此,也算是肉烂在了他们自家锅里,虽然不知这女帝又从哪里寻摸了些根骨上佳的泥腿子封为女将,但总归文官基本还是他们的天下。

对于这种情况,寸心也是有了不少想法,如今的北齐,内治清明,也是时候解决颇为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了。

只见朝堂之上,几位大臣正因着一些朝政上的小问题唇枪舌剑。

见几人吵的激烈还说服不了彼此,甚至隐隐有要动手之意,一旁的兰陵王高长恭终于忍不住轻咳两声,阻止了这场闹剧。

几位大臣这才反应过来,皇上已经许久未说话了,当即收敛表情向上方的寸心告罪。

端坐在龙椅上看戏的寸心自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问罪的,只见寸心唇边漾出一抹浅笑,轻描淡写地揭过了此事,却又转瞬向众臣抛下个大雷。

“众位爱卿,朕此前派人暗访天下,竟然发现了几处有意思的地方。”寸心语速平缓,声音稚嫩,但下方的众臣却无一人敢轻视这位年幼的君主。

只是还是有大臣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吐槽,您确定您派出去调查的是人?怕不是直接让哪位仙官在天上看的吧。也不知又有哪家要倒霉了。

“如今我大齐境内的良田沃土,竟然大多掌控在几位不知名的老爷手里,从前那些土地的原主人,不是消了户籍,就是沦为佃户。

现如今朕治下的百姓,大多都是一大家子守着贫田勉强过活,稍有天灾人祸,就得落个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朕对此深感痛心呐,众位爱卿,此事何解啊?不知那几位坐拥万顷良田的老爷,如今可站在这朝堂上啊?”

寸心含笑说着,下方的不少大臣却是开始额生冷汗,好家伙,这波原是冲我们来的?!

“这,许是因此前战乱,才使得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典卖良田。但据臣所知,自打陛下登基以来,治下安稳,百姓和乐,已鲜有卖女卖地之事,不少百姓都在家中供了长生牌位为陛下祈福呢。”有大臣试图抢救,弱弱说道。

事实上他倒也不是信口开河,自打有人身先士卒化为飞灰后,他们这几年也再未干过什么巧取豪夺制造“天灾人祸”扩大家业的事,甚至对底下的佃户们也好了不少,生怕闹出什么事招了这位陛下的眼。

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了几分,又听闻了当今生有异象天命所钟,便自发供奉起来,连带着这些年女婴的存活率都高了不少。

寸心也是知晓这几年这帮人还算乖觉,但即便如此,百姓的日子也远没有他们说的那般好过,更何况寸心想开启民智,首先就得解决这土地问题,若连温饱都难,又怎么会送孩童去读书呢。

“果真如爱卿所言吗?可朕怎么听说,有不少良田,都并未登记在册呢,还有哪那些田中百姓,户籍上也是查无此人呢。”寸心幽幽说道,此时殿外突然凭空响起一道惊雷,震得心中有鬼的朝臣忙跪倒在地。

“陛下!老臣族中这些年倒是采买了不少良田,听闻陛下所言,老臣深感百姓不易,愿捐出良田三千顷,献于陛下!安置百姓!”有出身范阳卢氏在族中颇有地位的大臣言辞恳切说道。

好你个软骨头,你捐三千顷,让我等怎么办?

某崔姓大臣咬牙接道:“臣族中这些年也收留了不少无家可归的百姓,只是那些百姓身无长物,便将原籍的土地典卖给了族中。臣下朝回去就好好整理一下卷宗,将那些土地还于百姓,另外,臣也愿代表博陵崔氏,捐献良田三千顷。”

不少出身世家的大臣都或多或少出言表示要捐献良田供朝廷安置百姓。

连那些鲜卑贵族也暗自咋舌,事实上自打他们入住中原,倒也入乡随俗置办或者说强抢分配了不少土地店铺,但那什么隐田隐户的弯弯绕绕他们还真不知道。不过既然大家都捐,那他们也捐点吧,免得在对比之下碍了陛下的眼。

寸心却是眉目温和地轻笑一声说道:“众位爱卿莫要慌张,朕可不是那种好夺人族产的暴君,什么捐田献地,大可不必。”

有那头脑简单的闻言松了口气,虽然他们方才说要捐出的不过是族产的百分甚至千分之一,但那也足够他们肉疼了,这可是他们族中传承上百年才攒下的基业啊,能不捐就更好了。

但如卢氏崔氏李氏那种传承千年的北齐世家领头羊,却是心下一沉,觉得局势不容乐观,捐地三千顷都不要,看来这小皇帝是想要的更多啊。

望着下方众臣变幻不定的神情,寸心抬手一挥,一小座真金锭摞成的金山轰得一声出现在殿中。

好家伙,真是演都不演了。

有被金光闪到双目流泪的大臣心中暗道,陛下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袖里乾坤?这金山不会是被石头山点成的吧。

寸心微微抬手,一位由寸心亲手提拔的崔姓女官出列朗声说道:“陛下仁爱,既不愿百姓受苦,也不想威逼世家。如今陛下愿自己从私库中出资卖下那几位老爷手中的良田,望各位大人若有认识那几位大老爷的回去告知一声,尽快带着地契田契到官府登记。否则,若出现什么损失的话,勿谓言之不预。”

好家伙,众位对所谓不知名大老爷身份心知肚明的大臣,忍不住用眼神瞟向方才出言捐地的那位如今是博陵崔氏族长,也同样是这位崔姓女官亲生父亲的崔大人。

而那位被万众瞩目,面容清俊美须髯的崔大人,也是目中喷火似的看着这位崔姓女官。

逆女!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那些田地可是他们崔家传承千年的根基所在!岂是金银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