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斩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屋里,蔺霭先拆开大号的盒子,困顿无神的眼睛看清盒子里是一条婆罗洲无耳蜥时找回些光彩。
拟毒蜥科,拟毒蜥属,与巨蜥是近亲,半水栖蜥蜴。
鳞片是骨质沉淀物,体背至尾部有纵向突起的强棱,外加一双蓝眼睛非常漂亮,只给头部特写会让人联想起电影里的西方龙,所以有人叫它婆罗洲小龙,是拥有绝美侧脸的品种。
但不能从上方看整体,因为眼神会有点呆,属于又呆又酷。
蔺霭托起盒子,“养你可有点难度,我得查查半水栖怎么更好解决水质问题才行。”
放下盒子,她打开第二个小的。
wow。
“今天的盒子真值钱。”蔺霭感叹。
小盒子里是一只在长相上写着生人勿近的澳洲魔蜥。
因为大部分个体带有棘状突起,浑身遍布鳞甲刺,视觉上如同穿戴着天然盔甲,因此英文名为thorny devil,被称为棘刺恶魔。
鬣蜥科,魔蜥属,只生活在澳洲荒漠,颈部生长着迷惑外界的“假头”,步伐魔性,一步三晃,长的唬人,但实际无毒无害。
它有一个很厉害的特长,可以在干旱的季节里通过皮肤上的沟壑纹路收集存储水分,以保证饮水。
不过这玩意儿只爱吃蚂蚁,所以饲料上有点麻烦,大陆不能养,不好找干净合适的饲料源,得费点时间从其他地方买。
以昆虫为食的两爬不能随便去野外抓把虫子,包括那些吃小鼠的,无菌卫生很重要。
别看它们在野外的苛刻环境下有的是方法活,但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两度没及时注意到,轻则肠胃炎,重则暴毙。
蔺霭打电话给徐博让他弄个水栖缸,给婆罗洲无耳蜥先找了个差不多的箱子待。
至于澳洲魔蜥偏爱多沙地面,盒里的沙子可以先用着。
沙漠蜥蜴需要更多的平行空间,蔺霭拿了个矮箱,把它和阿拉伯沙蚺放在了一屋。
沙地会下陷,造景装饰物尺寸需要大上三号,她选用了喷砂葡萄藤,又放了株金晃仙人掌,晒点的温度调整为三十二度,检查无误后,放入这只澳洲魔蜥。
忙完,蔺霭去书房转了圈。
胶带上只有薄灰,什么都没有。
“虽然没什么人,还是提示下吧。”
找了两张a4纸,她用红色记号笔写[附近有剧毒蛇,请勿徘徊逗留!!!]
两张纸一张被她贴到铁门旁边,一张找了块长方形木板贴上,然后特地插到荒塘前的显眼小土包处,以作警示。
想起那天的放生大姨,蔺霭觉得不行,还是差点,得在大路附近也放一个,避免这群活菩萨天堂有路不走,非得找这种犄角旮旯作死。
用四张a4纸拼成一张大的,她用红笔画了一个线条粗犷的倒三角,然后在里头点了俩红点。
[内有毒蛇出没,切勿靠近此地,现在是活人,明天不一定。]
蔺霭拖了一块昨天拆掉的床板,贴好纸,将床板放在树边靠着。
回来吃完午饭,她安装好监控,拿上小木棍,换了长靴长裤,绕过别墅去往后山外围。
半天找下来,还是没有任何踪影。
下午四点多,她分批次带绿鬣蜥和象龟出来晒太阳遛弯。
晚饭时分,昨天买的生鲜柜送过来,那些空运买的新鲜水果有了去处,切瓜果的时候,蔺霭还蹭了两块。
吃的时候背景音里的电视新闻很应景的报道,某地动物园有条缅甸蟒出逃,逃跑二十天后被抓回。
蔺霭短叹:“蛇各有命,明天再找一天吧。”
再找不着她也没办法了。
是kc有颗向往自由的心,她挡不住。
缅甸蟒在城市里有目击证人,她这一个人没有,连个能提供信息的找不着。
蔺霭想开了,明日复明日,无头绪的寻找是大海捞针。
不要内耗,实在不行就当它死了。
不是诅咒这条kc,而是等不到下一次的见面和死亡没区别,它回来的可能性极低。
虽然有点可惜一条能听得懂她说话的蛇就这么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