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颠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打仗了?没听说啊…这风谷关离咱们这还隔着沙西和枹罕,应该不会打到这儿吧。”
“对啊,我昨日才从城里出来,也没听说打仗的事,这城里还歌舞升平……”
“希望不要打到这儿…”
“放心吧,不会的,那些野蛮人每年都会来咱们边境骚扰一下,每次都来势汹汹,最后还不是灰头土脸地夹着尾巴逃回去了。”
“就是,佑西都护府的治所可就在沙西州,那里镇兵两万,可都是咱大盛的精兵强将,你们还瞎担心个啥……”
……
“轰隆……”
一声惊雷响起,止住了旁边路人的闲言碎语。
宋长夏撑着伞,准备老老实实去排队。
昨夜她追着面具人上了城楼,依稀还记得那一处的防卫很薄弱,晚上连个值守的人都没有。
今日便突然加强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小伙子,你将伞往左边靠一靠。”
宋长夏向右侧身,扭头看去,一位衣衫简陋的老妪正在拨弄她的伞面,老妪旁边还跟着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
少年撑着一把大破伞,一身褐色短打,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背着一个大包袱。
那老妪见宋长夏有些疑惑,便慈祥地解释道:“小公子,这么大个人了,伞都不会打啊,你右边又没人,怎的伞都偏向右边了,看看你左边袖子哟…都淋湿了。”
“奶奶,你别多管闲事了。”老妪身旁的少年显得有些局促和尴尬。
他从未见过如此俊逸的公子,顿时觉得自惭形秽,有些丢人。
老妪是好心,虽然眼前这公子比她孙子还大,可她就是见不得这娃娃们啊不会照顾自己。
怀瑾一下反应过来,面具下的脸扯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眼神温柔地盯着宋长夏。
宋长夏一个人打伞,伞却撑得很高,而且向右偏,她哪里是不会打伞,她是下意识将怀瑾当成了人。
两人撑一把伞不就该这样么。
“谢谢婆婆!”宋长夏立刻将伞摆正,转过身去。
怀瑾一下就暴露在大雨之中,他立刻钻进伞下,几乎是紧贴着宋长夏站立。
“虽然我是魂体,但我也怕冷,我也是需要打伞的。”
怀瑾死皮赖脸,宋长夏眉眼狂跳。
她现在越来越习惯怀瑾的存在,习惯到几乎将他当成了活人。
不知等了多久,总算轮到了宋长夏。
她从怀中取出一份路引,这是苏青云交代云通柜坊特意为她准备,一路上确实替她省去了很多麻烦。
那守卫接过路引一看,立刻弯腰,恭敬地将其还给了宋长夏。
原来,那路引上的名字并不是宋长夏,而是苏青禹。
苏青禹,苏家长房第三子,苏青云的三弟。
“原来是南郡苏家的公子,苏公子请。”
宋长夏淡淡地点头,随手掏出一锭碎银放到了守卫手中,对其轻声说道:“后面这两位,麻烦官爷行个方便。”
守卫看了眼一老一小祖孙二人,立刻示意他们快走。
那老妪本来也只是来排队碰碰运气,没想到前面这位公子一句话,那守卫便放了行。她立刻明白这公子家境一定不简单。
三人进入城内后,老妪立刻拉着孙子给宋长夏鞠躬,宋长夏一手将老妪扶住,“老人家,不用这样,举手之劳而已。”
“公子真是大善人,我们老周家总算是遇到贵人了。”
“婆婆是从风谷关来的吗?”宋长夏问。
那老妪点头,哀恸之色不以言表,若不是因为战事,有谁愿意背井离乡。
“公子不知,风谷关已经快守不住了,到处都是死人啊,我那可怜的儿子被拉去了战场,如今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我儿媳妇带着我和孙子逃了出来,眼见着就要到即墨城了,却病死在路上。如今我们老周家,就只剩这根独苗了。”
老妪将那少年往宋长夏面前一推,便让少年跪下,少年不肯,倔强地挺直腰板站着,老妪见自己孙子不动,自己则准备跪下。
宋长夏眼疾手快地将老妪拉起。这婆婆为何动不动就要下跪,让她防不胜防。
“婆婆这是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