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69章【1 / 1】

浅语落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这个年代邮局是一个非常热闹的集散点,寄包裹的、寄信的、寄钱的、发电报的、打电话的,都要去邮局。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群体,那就是集邮的人。

1980年,集邮热还没有开始,这个时候集邮的人都比较分散,也没有后来那么狂热。

相应的,大家对邮票的热爱,更多的是出于真心的喜欢,而不是因为它值钱。

搭公交车来到邮局总站,二水也没进邮局里面,就站在邮局大门口外面叫卖起来。

“上好的蛤蟆镜,外国名牌,又好又便宜。”

同样是叫卖,此时的二水,心里多少有点发虚,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都属于是骗人了。

接连几声叫了出去,也有几个人过来询问价格,当听说一副眼镜要16块钱的时候,全都是摇着头走开了。

这个情况二水也料到了,可是现在能怎么办呢,这可是三四百块钱啊,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叫卖。

这时有两个人走上了台阶准备进邮局,经过二水身边的时候,听到了叫卖声,也过去询问。

“这蛤蟆镜怎么卖?”这两个人还拿起了一只蛤蟆镜来回端详着,而且还试戴上,台阶上走来走去,很有点走t台的味道。

“降价处理了,只要15块钱一副。”二水边说边提防着。

虽然说这些蛤蟆镜是假的,可万一被人以试戴的名义抢走了,那也是一笔损失。

这两个人听到价格,和其他人的反应一样,也是摇着头说太贵了。

不过那个试戴的人还跟二水还了个价:“便宜点5块钱一副怎么样?”

二水差点没吐血,耐着性子解释道:“15块钱已经是成本价了,不能再低。”

试戴的人听了,也没再说什么,把蛤蟆镜还给了二水,两个人结伴又往邮局里走。

二水就听见两个人边走边说。

“大猴票这么好看,你真的不多买几张?”

“有一张就够了,要那么多干嘛,又不能吃。”

听到这些话,二水眼睛一亮,想起了很多陈年往事。

尽管二水是个底层人,重生前也听说过大猴票这个事情,可以说这件事情当时是一个全民热。

一枚面值几分钱的邮票,竟然被炒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那个时候,不管是谁,只要听说了这件事,都会生出集邮的念头。

而且也真的有人往里头冲,一来二去,大猴票的价格就居高不下,连带着整个邮票市场全都火热起来,经久不退。

二水当时也有过这个念头,但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只是当时热乎了一阵子,等那股劲儿过去了就完了,没去炒邮票,也没去收集邮票,还是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干自己的老本行——偷窃。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的二水只想挣钱,重生回刚刚开放的这个年代,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赚钱的年代。

而且和这个年代的人相比起来,绝大多数的人们,还远远没有从老老实实过日子的思想里摆脱出来,也远远没有经历过金钱的洗礼,没有真正体会到金钱的魔力。

换句话说,二水就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之一。

二水心潮澎湃,心里就动起了念头。

现在一张大猴票是按面值出售的,只需要8分钱,就能买到一枚以后能值几万块钱的邮票。

就自己手里头这20多只蛤蟆镜,如果都换成了大猴票,自己马上就能变成亿万富翁!

二水越想越激动,忍不住用自己还没有上完初中的算数算了一遍。

25只蛤蟆镜就按成本价算一共是375块钱,如果买邮票的话能买4600多枚,就按一张邮票1万块钱的价格算,自己都能有四五千万!

那可是四五千万啊!

作为一个普通人,别说四五千万,就是四五百万,都能让自己的生活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么多的钱,光是想一想,就天旋地转,血压噌噌噌的往上涨!

二水也不叫卖了,收起蛤蟆镜,步履匆匆的走进邮局。

邮局里头分外的热闹,到处都是人。

最左边的窗口是发电报的,往右边依次是寄钱汇款,卖信封邮票,寄包裹的窗口,在大厅的最右边靠墙的一排,是打长途电话的地方。

大厅正中,则是两个大大的邮筒,一个是寄往本埠的,一个是寄往外埠的,邮筒旁边是个宽宽大大的四方台子,上面放着免费的浆糊,供人们粘信粘邮票。

二水直接就奔着卖邮票信封的三个窗口过去了,选了一个人少的窗口排队,没一会儿就轮到了二水。

“本埠外埠?”窗口里的邮政工作人员懒散的问道,一边还打了个哈欠。

和六七十年代一样,这会儿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是固定的,往本埠寄信只要4分钱,往外埠寄信要8分钱,所以邮政工作人员才会这么问。

“同 志,有大猴票吗?”二水趴在窗口上问道。

“买邮票去报刊门市部。”窗口里的邮政工作人员懒洋洋的说了一句,就挥动着手,示意二水赶紧走开,别挡着后面的人。

这个时候,二水才知道在这里只能买寄信的邮票。

四面看了一圈,并没有看到报刊门市部在哪个窗口,就又回到窗口询问:“同 志,报刊门市部在哪?”

接连问了两遍,邮政工作人员才不耐烦的说道:“从这儿出去,旁边就是。”

“谢谢同 志!”二水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爱搭不理而不开心,满心欢喜地出了邮政大厅,来到旁边寻找。

果然有一个小的门口,门头上面贴了邮政报刊4个字,门口两边还摆着两个报刊架子,上面放了一些报纸和杂志。

二水走进报刊部,和邮政大厅相比这里特别冷清,总共只有一个顾客,而且这一个顾客也没买东西,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在看。

窗口里坐着两个邮政工作人员,正在聊天嗑瓜子儿。

二水走过去,趴到窗口上询问:“同 志,大猴票是在这里买吗?”

“什么大猴票?寄信去那边寄去!”里面的邮政工作人员指了指隔壁的邮政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