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60章 观影体3【1 / 1】

绿打芭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为清朝的选秀制度,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那时天子对天后一见钟情了……之后更是一连串各种惊人操作,俘获了天后的心。

感兴趣的可以给我留言,我后面单独开一期他们的恋爱事迹,之前他们的孩子乾元帝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不少,不得不说,天子连谈个恋爱也是top级的,咱们后面学学。

所有的一切也都是从他们成婚开始。

婚后因为天子当时在工部当差,天后就为他出了很多主意,改革创造了很多东西,有些甚至现在都没有淘汰。

天子当时靠着天后做出了很出色的成绩,可康麻子是个把平衡刻在骨子里的皇帝,他更偏爱太子,又因为党争激烈,导致那时的二圣只能一再蛰伏。

他们上折子提了很多建议都被打回,甚至天后提出的牛痘,治好了当时谈虎色变的天花,最后却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能留下……

还是后面天子继位改了史记,天后的名字才真正出现在了史书上。”

天花两字一出,所有人都是面色一变,天花的危害对于满族人都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

天花因为传染性和至今都没有能完全治愈的药方,哪怕在贵族有钱人家都是死亡率极高。

他们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上首的康熙帝也顾不得那话中对他的讽刺,紧紧看着天镜。

那上面都是一件件框在玻璃中的东西,然后配着文字,却每一样只短短停留了几秒。

他们甚至连思考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都没空去想,凡是聪明些的,此刻只全神贯注看着。

“二圣那时也没闲着,天子掌控了工部之后,他们私下研发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后和戴梓的火器研发。

正是因为我们的武器遥遥领先,才有了后面十四爷的一统西北,还顺带拿回了当初康熙尼布楚条约割出去的土地。

看起居郎记载,天子好像当时想打到俄国那边去的,要不是那边天气严寒,不利于种植,咱们地图还得大一圈。

没关系,北方不利于种植,咱们天子接连打下靠近赤道周边的小国……不得不说,暹罗那的土地真的很适合种大米,更别提还有日本那边挖出来的银矿。

这也大大缓解了天子登基后的粮食和财政问题……也因此,天子的各项民生政策才能真正实施下去。

这里,我夹带一点私货,天子废除辫子头的决定真是太棒了!那个半月头我真是看一次嫌一次,想想要是我爸我哥留这样的半月头,我真是,呸!跟我一样感受的扣1。

咳,回归正题,天子登基后,先是修改律法整顿吏治,这一点,让当时市井风貌焕然一新,然后接连颁布的废除贱籍,满汉通婚以及最重要的土地改革等等政策。

据统计,那时可能有上千万百姓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

接着天子先是提高了工匠的地位,后来开办学校鼓励经商,后来废除奴隶制,以及各种苛捐杂税……这些都让清朝的人口实现了一次大飞跃。

虽然增加了这么多人口,但在二圣治下,被饿死或天灾而死的百姓越发减少,直到乾元帝接位时,那时的百姓餐桌上,都起码有了一碗杂粮粥。

还有……”

随着一项项功绩被公布,天镜中的画面也像是加速似的,京城那杂乱破旧的街道,慢慢变得整齐又干净,两边的矮屋渐渐变成三层四层小楼。

夜晚来临,家家户户点起油灯,在这万家灯火中,画面沿着道路快速推向整个清朝,从平坦的官道,越过高大结实的桥梁,飞过硕果累累的麦田,然后奔向了五湖四海。

他们看见了绵延看不见尽头的平整道路上,密密麻麻架着马车的人流;看见了在洪水中纹丝不动的堤坝;看见了无数工坊林立;看见了满汉两族并肩的战场;看见了装满货物的船只和人来人往的渡口……

他们也看见了官民同席而坐,看见了简陋的学堂里整齐端坐的平民孩子,看见了西北战场上满汉蒙三族一起喝酒,看见了节日热闹至极的街道,看见了盛大又绚烂的烟火……

所有人的目光看着那一幅幅画面,官员们汗流浃背,当权者越看脸色便越是凝重,看到后面有些人更是面如死灰。

上首的皇帝和阿哥们也都是如临大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挑战他们的底线,每一项都是会被他们大骂祸国,会动摇国本,乱家国天下的政策……

可现实和理智又告诉他们,不,他们其实都知道这些政策没问题,他们不过是害怕会失去权力,所以一直用那样的话洗脑满朝文武。

因为他们的立场是一样的,站在这里的所有人,用同样心照不宣的借口,维护着他们阶级的利益……所以当看见这有可能推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时,他们害怕了。

而无数百姓仰望着天镜的自己,天镜中的他们都穿着一身很体面的,只少少打了几个补丁的衣服。

他们站在田地间汗水从黝黑的脸上滴落,却个个都挺直了腰,脸上带着他们从未有过的笑容。

他们不明白此时心中的情绪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那么像梦里的场景却想要大声哭出来。

他们只睁大眼睛看着,眼泪顺着眼角流下也不去擦,一瞬间都不愿意错过。

……

“……天后最为人称颂的功绩除了解放女子,改变了女子的生存环境外,还有的就是一直坚持的人类创造力。

而我们普通人今日所拥有的便利生活,在国际上的超然地位,遥遥领先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等行业都依赖于天后的前瞻性。

这么说吧,如果说二圣天子改变拯救了当时的清朝,又开疆拓土,让我们的领土几乎扩大一倍,让我们的军事力量牢牢压在所有国家头上。

那二圣天后就是打下了未来的基础,她主张开设的科技院,医药堂,义务教育,女子学院,包括鼓励大家创作,开放思想,不搞文字狱那一套……

就这一点,就给我们后世留下了太多宝贵资料,还成为了我们现在文化领域的根本,可以说是国际霸权。

多少国家研究喜欢我们的作品?以我们的作品为目标?以我们的风向为准则?挤破头想来我们这发展?

更别提还有硬实力的经济,科技和教育……也因此哪怕后来出了平庸君王,咱们的实力也一直站在顶尖。”

因为前面天镜中已经出现了端倪,所以这时的众大臣还能坐得住,只是脸上的灰败更明显了。

而躲在绣楼,待在屋中,坐在后宫的所有女人用好奇的目光看向了天镜。

有些待在一起的姐妹,还在互相询问着‘什么是解放女子?’‘女子怎可抛头露面’‘我还挺想去看看女子学院’……

而有些女子,例如坐在永寿宫的甄嬛,面不改色,手却不由自主的攥紧了。

“天后在还是四福晋的时候,就创造了很多惊人的发明,她的眼光很是毒辣,有的东西哪怕天后没有接触过,也能给出很中肯的建议。

咱们去博物馆还能看见,几乎那个时代有重大突破的机器上,都有天后的名字……虽有些史学家一直阴谋论是那些官员为了讨好天后,才会特意署名天后。

我只想说,他们放屁!谁不知道,天后很少直接参与政事,与其拍天后的马屁,为什么不拍天子的马屁?

还有民间那群拿笔杆子的文人,甚至连那二圣造反都敢写,为什么没有人留下只言片语,说天后的功绩不符实?

连那群因为不满天后提高女子地位的老封建,都只说天后是狐狸精,迷惑了天子,国将不保……啧,他们也就这两句翻来覆去没个新意。

那会的制度大家也都知道,重男轻女都说的轻了。

别说像现在咱们想干什么干什么,从商从政,哪个行业不能涉及?

可那会的女子连在家里都不能随意走动,什么男人在的前院不能去,什么连名字都不能告诉外男,简直恨不得抹掉你这个人。

还有些家庭会给女孩灌输什么三从四德,贫困家庭就算了,有些大族女子甚至也不被允许读书,甚至还有裹小脚的恶俗——

呸,真是恶心!我看他们才是应该去裹一下小脑!真是恨不得让科技院再加把劲,回去给他们电疗治治脑子!

咱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吴健雄女士,屠呦呦女士、王承书女士、王亚平女士、张爱玲女士等等等等,她们在各个行业,为社会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

哪怕不提我们的现在。

就那个时代的记载在册的女子就多不胜数,有天后的姐姐文化大家柔则,还有创造了新绣法的安陵容,甚至还有入朝为官的甄嬛……

太多太多了,这些女子就像一颗颗明珠,她们在日月的光辉下,点缀着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直到现在仍在发光,让万万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