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44章 过江龙【1 / 1】

萧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崔娴与老者对视一眼,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并没有多管他们俩人之间的眼神交流,快步追着挑夫进去院子里。她还要过秤、记录柴火斤数。

而目光追随崔娴的老者,再三从姚老四的口中确定,这个半大的小姑娘,就是烧制出水缸的大师傅。

并非是他以貌取人,而是纵观多年,他这般年纪人的身边,也从未出现过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何况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

姚老四知道费老不相信,他在听到品质上乘、容量大的水缸,是崔娴烧制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说是上次他买走几个水缸之后,院子里还有,邀请费老进去,亲眼看看、亲口问问。

老者进入隧道,内心激动不已,当看到院子里的景象,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陶土作坊,许久都没有人气、烟火气了,时隔多年之后再次踏入进来,思绪好似飘向了远方,回忆起当年在这的种种。

尤其是看到那几口大水缸,与姚老四拿回去的品质一样好。眼睛盯着那些水缸,胸腔中又有些情绪在发酵。

院子里,挑夫们耐心的等着,崔娴称重,过秤之后,依旧是给放入到柴棚里。

崔娴抬头见姚老四带着老者进来,分明从老者的眉眼间感觉到,他的些许遗憾、悲伤。目光落在她烧制的水缸上,但好似透过水缸在看什么。

她与姚老四对视一眼,不知道姚老四把这位带到自己院子里,是有何意。

费伯荣的思绪,许久之后才收回来。见小姑娘如此干练,也的确像是有本事的人。

老者得知有人在这,烧制出来水缸的时候,迫不及待的要过来亲眼看一看。关于制陶人的信息,甚至都没来得及追问。

刚才看到是个小姑娘,他更是对她是否能烧制出水缸存疑,甚至有点不屑问她的姓名。

一直到此时,从姚老四口中得知,这小姑娘竟然姓崔,忽的眼睛发光。若是之前还有所怀疑,当听到这个姓氏的时候,他的内心似乎一下就笃定,这小姑娘必定有烧陶的能耐。

颇有些激动的问:“小崔同志与原来这家崔氏陶罐作坊崔老东家,有何关系?”荒废多年的地方,莫非是又有重新崛起的机会?是否在他有生之年,能再见这里的辉煌景象?

崔娴把这一担的柴火斤数,记录好了之后,这才抬头看向言语有些激动的老者。这个作坊曾经的老板也姓崔?还真是有缘。

不过可能让老者失望了,崔娴说她与那位崔老板并无关系。自己是京城来的知青,插队到这里,机缘巧合被安置在这,恰好会制陶而已。

老者眼神中期待的目光幻灭,没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多是有些遗憾。听到崔娴回答之后,心中了然,都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这里荒废多年,从隧道进来的时候,里面臭气熏天也表明,老东家定然再无后人可用。

否则,绝对不会任由这里,荒废二十载。

深出一口气,连带着最后一点期望,都消失殆尽。心中重新对崔娴定位,虽与老东家无关系,但这门手艺的确很好,京城来的,技术过硬,那就是过江龙了。

光是从姚老四那,看到她烧制的水缸品质,绝对称得上大师傅的名头。

缓步走到那几口水缸旁边,抬手摸了摸,见过好制陶技术的费伯荣,也不得不称赞几句。费伯荣自我介绍,他今年54岁,四十年前,在这里的崔氏陶罐作坊做学徒。当时作坊的生意很好,陶工三十人,学徒八十人。

规模、声势之大,可谓一时无两。成品陶罐更是远销各地,好多人都闻名而来,每日进出人络绎不绝。

下面的那个码头,就是崔老板自建,用来出货的。

回忆起当年独属于这里的风光,费老内心感慨万千。当时在这当陶工、学徒的,脸面上都有光彩。

他也是其中之一,自是深知其中的骄傲。

可不曾想,那样风光的时刻,被忽然一场意外而停止。

二十年前,马匪抢劫作坊,不但图财还害命。杀死了崔老板全家,和作坊里的师傅、学徒们。他当时正在咸阳送货,这才逃过一劫。

说起往事,老者眼神、情绪和周身气场更是悲凉。似乎是回想起,出事之后他回来这,所见的那一番景象。

时至今日,回忆起来也忍不住悲从心生,老爷子双眼落泪。

崔娴猜测,姚老四带着水缸回去之后,机缘巧合被费老看到。得知水缸出处,引起老者对过往的回忆,以及故地重游的想法。

费老悲伤的情绪做不得假,对曾经辉煌无限的老东家,也多有悼念。尤其是听说她也姓崔的时候,眼底的光芒充满希望,看向她的时候,也隐隐的有一种期待。

过往已矣,崔娴聊表遗憾,没机会看到这里曾经的辉煌。

费老自觉有些失态,如此这般年纪,竟然在初次见面的女娃子面前,悲伤落泪。调整好情绪之后,称赞崔娴手艺很好。

年纪轻轻,烧制出来的水缸,丝毫不逊色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对费老恭维自己的话,崔娴可不敢接受。“您谬赞,费师傅才是制陶的老前辈,真是失敬,我这点小本事不敢班门弄斧。敢问,您现在在哪儿高就?”

费师傅说顺着这条洛河向西二十五里,在隔壁宁夏省青山公社王场大队陶罐厂,做厂长。

听闻他现在担任厂长一职,这手艺自当不一般。日后有机会,定要多请教几番。

费师傅谦虚道:“现在厂子只能做一些小陶小罐,比不上你一个人,就可以做出这样大的水缸。”费老手指不住的摩挲,这水缸的品质没话说,一种久违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崔娴内心有点诧异,费老从学徒到至今,从事这行业几十年。不可能连水缸都做不出来吧?觉得费老谦虚更多。

短暂交谈一会儿之后,崔娴继续称重。最后记好数,与姚老四核对。

这次姚老四一共送了2216斤干柴,确定无误之后,崔娴付了现金66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