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81章 没真正融入【1 / 1】

萧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去路上,崔娴趁机把箩筐收起来,换个背篓,把糖果放在背篓里。太阳升起来,温度有所升高。来时结冰打滑的路,融化成一摊泥泞。

小心的踩着边缘,脚上依旧是沾了不少黄土泥。软塌塌、脏兮兮的感觉,纵使是心中万分不喜,但也得慢慢适应。

今日老支书有意,让她认识大队部其他的干部,应该与那日检查自己的表现有关系。只不过相处的时间太短,她也没机会了解那些人的脾气秉性如何。

但总归,有机会混个脸熟也不错,日后有机会再慢慢了解。

崔娴放眼望去,在这片黄土地上,她还要生活八个年头,若是想日子过的自在一些,与大队部、生产队的领导干部的关系要维护好,甚至与生产小队的普通社员之间的关系,也要维护好。

如此,自己筹谋的事情,也更容易实现一些。更何况,崔娴觉得这些淳朴的人,很容易相处,她也很愿意与他们接触。

想着走着,抬眼就见已经到了作坊门口。只不过回家的必经之路,作坊大门前,围了一堆生产队的小朋友。

崔娴看出来有几个,是之前自己给过糖果的。不过更多的是眼生,没见过的。她眼底笑呵呵的,就站定在距离小孩子几步之遥的地方。

小孩子们说是土驴子也不为过,浑身都占满了黄土,好像是刚从哪里打了滚之后来的。刚才还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在见到崔娴的时候,忽然全部立正噤声。然后把目光,投向他们孩子群中,最有话语权的那个。

崔娴的目光,在这些孩子身上流转。如此有生机、活泼又灵动的姿态,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才能看到。她之前给过糖果的,此时看向她的目光很友善且直白。

之前没见过的,看向她的目光带着谨慎、忐忑和警惕,甚至还有直接回避,压根就不看她的。

崔娴乐得欣赏这幅群像画面,对面的那群孩子的穿着,好似是黑白照片中的人物一般。倒是因为她身上穿着的花棉袄,多了几分鲜艳的色彩。

她很有耐心,果然小孩子先沉不住气。孩子群中有个年纪稍大的,也是最先拿崔娴糖果的那个孩子,说明来意,是给崔娴拜年的。

这些小孩子来了有一会儿,敲门无人应,正想着是去是留,崔娴就回来了。

说是拜年,其实这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之前拿了糖果的,回去遇到其他的玩伴,开心的炫耀一番,惹的其他玩伴垂涎三尺。

不过拿了糖果的,舍不得分出去,但又不忍看玩伴眼馋。所以就想了这么个主意,借由给崔娴拜年之名,看看崔娴是否还能大方的,再给一把糖果。

崔娴倒是没看出来,小孩子这点心思。她是觉得,自己以诚相待,小孩子对她也能真心亲近几分。或许是,之前拿了糖果的,与她接触之后并没有大人说的那样恐怖,所以才叫其他小朋友,来给她拜年。

何况,就算是深究到其中,小孩子的意图,她也完全能理解。

“新春大吉,祝你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啊。”崔娴半蹲在地上,把背篓放在脚下。

伸手抓了一把糖果,示意说话的那个孩子,过来取。她不吝啬这一把两把的,这些糖果于她不过是消遣的玩意,但对小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她清楚的很。

不过刚才说话的小孩子,这次并未过去。拉了拉身后的人,推着他往崔娴身边走。

崔娴看着是个眼生的,脸上的笑意更是和善一些,把胳膊也伸长一些。

第一个小孩子,被推着到她的前方,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出手迅速,抓着糖果转身就跑,糖果有一个落到地上,孩子慌忙捡起来,吹了吹,又拿着衣服擦了擦,视若珍宝一般。

那孩子回到原来的位置,明显松了一口气,眼底都是欢呼雀跃。

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等到最后一个的时候,都没了最开始的拘谨。甚至在拿糖果的时候,也不用那样飞速。

“你们不要了吗?”崔娴询问,第一个拿自己糖果,此时在清点人头,确定是否每个人都有糖果的小孩子。

只见那小孩子摇摇头,说他们都已经有了。说完之后,带着所有人一溜烟的从她面前跑开。

崔娴眯着眼睛,见小孩子一窝蜂的消失在眼前,连背影都是欢快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感觉还挺奇妙。崔娴内心感慨,这些小孩子日子过的不如意,但被家长教育的很好,知足且会关心、照顾人。

回到家里,把衣服、鞋子都回档之后,穿的清清爽爽。

小朋友们成群结队的跑回到生产队,然后就散了,各自回家,到家之后都迫不及待的跟大人说:‘白口罩’很栓正。

然后把糖果,一颗一颗的摆放在大人面前。

因为崔娴出门都是戴着口罩的,‘白口罩’在村里成了崔娴的绰号。‘栓正’是当地方言,夸人做事漂亮,也有称赞人很好的意思。

大人瞧着五六颗糖果,也是诧异的很。追问缘由,听说崔娴大手一挥,几乎是生产队的小孩子,每个人都有这些糖果,更是惊讶。

有这么一把糖果当敲门砖,崔娴与小孩子们的关系,可就拉近许多。而借由孩子与大人的解释,连带大人对崔娴,也是多几分好感。

与之对比的安置点的冷静,见了当地小孩子都躲的远远的,嫌弃他们太脏。每次小孩子靠近安置点,都会被赶走。尤其是冷静那个黑脸的,在小孩子心中更是难接触的很。

冷静不仅仅是讨厌这的小孩子,与当地人,更是没有交流和交集,甚至彼此都有些戒备。说到底,冷静到目前为止是就没融入到当地的生活,甚至根本就不想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与崔娴的阔气相比,冷静此时苦恼的很。

年夜饭、初一到初三,参加劳动累得慌,晚上回家,安置点大鱼大肉,把知青从家里带来的存货都吃光了。

冷静盘算其他小队的知青,应该也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