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 99 章 洛阳城破,王世充被擒【1 / 1】

鲱鱼臭豆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被朱元璋这番话震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们之前对玄武门之变有过猜测,但从未想到结果竟是如此残酷。李建成和李元吉显然是死了,而李渊在李世民登基后还活着,只能说明是被逼禅位。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心惊。

然而,对于在场的天策府属臣来说,朱元璋的这番话却让他们心中暗喜。只要李世民上位,他们便都是“从龙之功”,未来的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尽管朱元璋的言辞激烈,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但在这关键时刻,他们也顾不得许多了。

朱元璋见众人沉默,挥了挥手,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继续围攻洛阳,咱率军回援关中。窦建德敢来,咱就让他有来无回!”

众人齐声应诺,随即各自退下,开始部署接下来的行动。

随后,朱元璋立即调集精锐部队,率军北上救援关中。与此同时,唐军加紧了对洛阳的攻势,日夜攻城,不给王世充丝毫喘息之机。

朱元璋率军北上后,迅速抵达山西,与窦建德大军展开激战。双方在晋州一带对峙,战况异常激烈。

然而,由于长途奔袭,唐军将士已是人困马乏,士气低迷。反观窦建德的大军,早已在此以逸待劳,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初战之时,朱元璋试图以雷霆之势击溃窦建德,但夏军凭借地利和充足的准备,硬生生挡住了唐军的猛攻。双方在晋州城外展开激战,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然而,唐军因长途跋涉,体力不支,逐渐落于下风。

窦建德站在高台上,俯瞰战场,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转头对身旁的凌敬说道:“看来李世民也不过如此,我们还没打到长安城下就让他慌了神。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岂能与我军抗衡?此战,我军必胜!”

凌敬点了点头,但眼中仍有一丝忧虑:“大王,还是不能轻敌,李世民不可小觑。我军虽占优势,但需谨防其奇谋诡计。”

窦建德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笑道:“凌敬,你多虑了。李世民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只需稳扎稳打,便可将其彻底击溃!”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阵中眉头紧锁,心中暗自焦急。他深知,若继续硬拼,唐军必将损失惨重。他转头对身旁的副将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后撤十里,休整待命!”

副将领命而去,唐军开始有序后撤。窦建德见状,以为唐军溃败,立即下令追击。然而,朱元璋早有准备,命人在撤退途中设下伏兵,夏军追击途中遭到伏击,损失惨重。

窦建德大怒,立即下令停止追击,重新集结兵力。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李世民果然狡猾!不过,他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只需稳扎稳打,便可将其彻底击溃!从明日起,不间断地叫阵,不能给城中的唐军丝毫喘息的机会!”

当晚,朱元璋在营帐中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与之前不同,现在朱元璋的手下原天策府属臣没剩下多少。身边只剩下长孙无忌、尉迟恭和程知节,剩下的都被他留在洛阳,争取早日击溃王世充。

不过此时的形势不容乐观。朱元璋在营帐中与长孙无忌、尉迟恭和程知节等人商议对策,眉头紧锁,语气凝重:“窦建德以逸待劳,我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若继续硬拼,必败无疑。如今之计,唯有智取,不可力敌。”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开口道:“秦王,窦建德虽占优势,但其军心未必稳固。我们可派一支小队,夜袭其粮草辎重,扰乱其军心,再伺机反击。”

尉迟恭点头附和:“不错,窦建德大军虽众,但若粮草被毁,必生内乱。末将愿率精锐骑兵,夜袭其粮仓!”

程知节也拍案而起:“秦王,末将也愿同去!定叫窦建德措手不及!”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沉声道:“好!此事便交由你二人负责。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恋战,完成任务后立即撤回!”

当晚,尉迟恭与程知节率一支精锐骑兵,悄然潜入夏军营地,因为接连几次的胜利让夏军忽于防备,被尉迟恭和程知节轻松的烧毁其粮草辎重。火光冲天,夏军大乱,窦建德不得不分兵救火,军心大受打击。

次日,朱元璋趁夏军混乱之际,率军发动突袭。窦建德虽仓促应战,但因粮草被毁,士气低落,最终被迫撤退,退守晋州城。

然而,窦建德并未就此罢休。他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派人联络王世充,试图两面夹击唐军。王世充得知窦建德退守晋州,立即调集洛阳守军,对唐军发动反攻。

此时,朱元璋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他一面派房玄龄和杜如晦率军继续围攻洛阳,一面亲自坐镇晋州,与窦建德周旋。

在洛阳战场上,在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率领下,唐军与王世充展开激烈交锋。王世充凭借洛阳城防坚固,多次击退唐军进攻。然而,唐军并不急于强攻,而是采取围困战术,切断洛阳与外界的联系,逐渐消耗王世充的粮草与士气。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晋州与窦建德展开拉锯战。双方你来我往,胜负各半。朱元璋多次利用奇谋诡计,成功挫败窦建德的进攻,但始终无法彻底击溃夏军。

因为在一次夜袭中,朱元璋亲自率军突袭夏军营地,成功斩杀夏军一员大将,令窦建德大为震怒。然而,窦建德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谨慎,加强了营地的防守。

双方在晋州一带僵持不下,战局陷入胶着。朱元璋深知,若继续拖延,唐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到时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都会压力巨大,一旦两侧有一侧失误,那他想完成这个任务就更加艰难了,所以必须尽快打破僵局。

朱元璋深知,此时能够打破僵局的不在他这里,而在千里之外的洛阳。一旦洛阳击败王世充,那么窦建德不想退也得退,不然就要面临唐军的两面夹击。

好在朱元璋收到房玄龄传来的好消息,得知洛阳城内粮草已尽,王世充的守军士气低落,洛阳城破在即。朱元璋心中大喜,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洛阳城破在即,王世充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支援玄龄和克明,一举攻破洛阳,彻底解决王世充之患!”朱元璋沉声说道。

尉迟恭与程知节齐声应诺:“末将愿往!”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好!敬德,你率军支援长孙无忌,务必尽快攻破洛阳!义贞和咱在此继续牵制窦建德,待洛阳城破,再合力对付窦建德!”

尉迟恭领命而去,率军直奔洛阳。与此同时,朱元璋在晋州继续与窦建德周旋,利用地形与计谋,多次挫败夏军的进攻。

洛阳城外,战鼓震天,旌旗猎猎。房玄龄与杜如晦站在高台上,凝视着眼前这座坚固的城池,眉头紧锁。尽管唐军连日猛攻,但王世充凭借洛阳城的高墙深垒和顽强的抵抗,始终未能突破防线。城头上,夏军箭如雨下,滚木礌石不断砸下,唐军伤亡惨重,士气渐显低迷。

就在此时,远处尘土飞扬,一支精锐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尉迟恭,他身披重甲,手持长槊,目光如炬,威风凛凛。房玄龄与杜如晦见状,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喜色。

“敬德来了!”房玄龄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尉迟恭下马后,立即与房玄龄、杜如晦商议对策。三人围坐在沙盘前,仔细分析战局。

“王世充已是强弩之末,城内粮草已尽,士气低落。我们只需加强攻势,必能一举破城!”房玄龄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坚定。

杜如晦点头附和:“不错,我们可从东、西、北三面同时发起猛攻,吸引王世充的兵力,再从南门突入,一举破城!”

尉迟恭拍案而起,豪气干云:“好!末将愿率军从南门突入,定叫王世充措手不及!”

当晚,唐军按照计划,从东、西、北三面同时发起猛攻。战鼓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唐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城墙。王世充果然中计,将大部分兵力调往三面防守,南门守军顿时空虚。

与此同时,尉迟恭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悄然潜入南门附近。夜色中,他们如幽灵般无声无息地接近城门,等待最佳时机。

次日凌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尉迟恭一声令下,唐军在南门发起突袭。尉迟恭一马当先,挥舞长槊,如猛虎下山,直冲城门。守城的夏军措手不及,很快被唐军突破。

“城门已破,全军冲锋!”尉迟恭大喝一声,声音如雷霆般在战场上回荡。唐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喊杀声震天动地。

王世充得知南门失守,大惊失色,急忙调集兵力试图堵住缺口。然而,唐军攻势如虹,夏军节节败退。城内街道上,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部退守内城,试图负隅顽抗。然而,唐军并未给他喘息之机。房玄龄和杜如晦指挥唐军,对内城发起猛攻。他们调集投石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对内城展开全面进攻。

经过一番激战,内城终于被攻破。王世充见再无退路,只得率领亲兵拼死一搏。然而,面对唐军的压倒性优势,他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最终,王世充被尉迟恭生擒,洛阳城彻底落入唐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