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世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立极的“南税改粮”一经提出,就迎来一片骂声。
左佥都御史刘宗周第一个站出来,一脸刚正:
“左佥都御史臣刘宗周谨奏: 黄立极妄改祖制,其罪弥天!南税改粮有十害:
一害民生:江南丝织根基尽毁。 "苏杭机杼之声,夜以继月",今令桑田复稻,是断三十万织户生计。湖州一府岁出湖丝百万斤,改粮则丝价腾贵十倍,宫中龙凤袍服尚不可得,况百姓衣褐?
二害吏治:贪墨小吏舞文弄法。昔年折银,火耗不过三钱;今征本色,淋尖踢斛之弊必生。
三害仓储:霉烂鼠啮十不存五。永乐年间漕粮北运,三年陈米霉变如土。今若岁增本色三百万石,太仓廒底积腐,恐成蛇鼠巢穴。彼时九边将士,食腐米而战,陛下忍见乎?
四害国本:南北割裂祸起萧墙。洪熙年南北榜案殷鉴未远!今南人纳粮、北人用兵,恐生"南粮养北虏"之谤。
五害漕运:漂没耗损十倍于前。若改粮三成,则岁损漕粮六十万石,值银逾百万。此非天灾,实乃人祸!
六害市易:粮价腾贵民不聊生。若再现"斗米千钱"惨状,流民塞道,白莲教匪必卷土重来!
七害河工:漕船壅塞堤防溃决。清江浦船厂岁造漕船不过四百,骤增粮运则需千艘。工部强征民船,运河必成沸鼎。去岁宿迁段漕船相撞,溃堤三十丈,前车之鉴犹在!
八害兵备:卫所屯田尽数荒废。嘉靖年"军屯改民田"旧政未除,今九边卫所多仰给市粮。若骤改本色,宣大军户必弃堡购粮。
九害商税:市舶关税尽付东流。隆庆开海以来,月港岁入番银百万。今丝帛减产,佛郎机商船无货可载,市舶司形同虚设。臣恐五年之内,月港繁华尽成丘墟!
十害社稷:阉宦借机中饱私囊。此非改粮,实为阉党敛财之策!
黄立极名为阁老,实为商帮傀儡!臣请陛下效武宗诛刘瑾旧例,立斩此獠以谢天下!”
朱慈炅惊呆了,短短数息之间,刘宗周竟然罗列黄立极“十大罪”,而且有模有样,真他喵的人才。
东林党人也不由得齐齐为刘宗周点赞,“附议”声不绝,蠢蠢欲动之人无数。
第一反应是看向刘一燝,但刘一燝闭目养神,根本没有指示。
第二反应是看向文震孟,文震孟摸了摸袖中奏折,又看了看刘一燝,他在蠢蠢欲动的行列。
但孙承宗站出来了,老孙为黄立极站台惊掉下巴一片。
“纯属臆测,夸大其事。你即言十害,也请提出与国有用之十利。别讲废话,辽东士卒断粮之危何解?”
“自当严查贪渎,核查钱粮流向。”刘宗周没有想到要与孙承宗对线,有些支吾,但也不惧。
“你身为御史,倒是去查啊?”黄立极也不是没有小弟。
……
朱慈炅差点就被刘宗周唬住了,因为他说的有些东西,自己也曾推演。
早几日前,黄立极的奏折就同时送到了天工院和慈宁宫。
当时内阁黄立极、孙承宗、毕自严都觉得是善策,但来宗道不同意,张瑞图也反对,徐光启摸鱼。慈宁宫第一次决断朝事决断不了,她指望内阁,但内阁分歧了。
内阁对利弊其实都很清楚,需要的只是个裁决取舍。在这种大事上,张嫣暴露了她的执政水平。
奏折到天工院,本来只是黄立极向天子表忠诚的手段,没指望小皇帝能理解这事的复杂性。但收到的回复却让黄立极和整个内阁都惊叹——“下朝议”。
是的,这种事需要凝聚共识,完善细节。但朱慈炅也低估了大明朝堂的复杂,事事皆党争。
朱慈炅看到奏折的时候,虽然怀疑这一改制的具体作用,但很明显这是一次大明士大夫集团自我挽救国家命运的尝试。
颇有些唐朝杨炎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味道,让朱慈炅对黄立极又有了新的认知。
原本历史上,黄立极这个人已经被皇五叔赶回家了,好像并有过啥特别的政策反应他的执政能力。
但现在,虽然朝廷仍然不稳定,但黄立极已经有了大明大总管的自觉。他的目光也不再限于党争,开始真正独立的管理这个国家,面对国家的问题。
下面的争吵依然在继续,朱慈炅已经不想再听了。他收回垂在御座下的两条小短腿,蜷起盘坐半躺在御座上,准备补瞌睡。
曹思诚第一个注意到小皇帝的不雅动作,开口:“皇上。”
争吵的双方都停了,目光重新聚焦在小皇帝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