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七十一章 乞骸骨【1 / 1】

宁阿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流徽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明白,为何上一世,皇帝让外公北上时,为何一定要让顾时烨督战。

恐怕一旦密旨传来,顾时烨摇身一变,就会将屠刀转向自己人。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顾时烨临阵抗命不说,还一同加入战斗,可惜最后被叛徒出卖,还是秦家军拼死将他送了出来,秦定邦也殒命于此。

楚流徽苦笑道,“陛下,民女只是个女子而已,即便生下儿子,恐怕也难以担起秦家的担子。”

“有些事不需要能力,他留着秦家的血,就够了。”皇帝垂眸道,“朕不是傻子,只是有些事,你不能拿朕当傻子。难道非要等到秦家黄袍加身那天,朕怕是要死不瞑目了!”

“陛下……”楚流徽抬起头,认真道,“难道秦家这么多年,在陛下心中就落了这么一个印象吗?”

听到这话,皇帝平静下来,慢慢道,“秦定邦自然不一样,只是他那个儿子素有反骨。而且你能保证,你的夫家,没有野心吗?”

楚流徽听了这话,才明白皇帝为何不愿解除婚约。

只要有皇家钳制,那么秦家就成了外戚,便再也没办法篡权夺位,只能甘心辅佐顾氏一族。

皇帝见她迟迟不语,慢慢道,“婚约之事,你最好想清楚再告诉朕,明白了吗?”

说着,他意味深长道,“一定要好好想想,朕等你。”

“陛下,民女告退。”

楚流徽深吸一口,没想到事情到了如此地步。

要不是顾时烨提前告知,恐怕就没有商量可言了。

她走出御书房,开始纠结如何回答,一抬头便看见顾时烨拿着份奏折过来。

不等楚流徽开口问起,顾时烨便侧过身去问道,“你没有说什么吧?”

见楚流徽摇了摇头,他低声叮嘱道,“你在此等我,不要先走。”

等她应声站在一旁,顾时烨这才放下心来,提声道,“父皇,秦老将军有事禀报。”

片刻后,传来皇帝略显疲惫的声音,“进来吧。”

顾时烨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便推门而入,将手上的奏折呈上,“父皇,这是秦老将军让我给您送来的。”

皇帝有些不满道,“朕还没等为难楚流徽,你就过来抱不平了?”

顾时烨笑了笑,“父皇说笑了,秦老将军有所托付,我怎能耽搁,无非是凑巧罢了。”

皇帝冷哼一声,便接过奏折,起初他还没有当回事,可刚一入眼,却震惊道,“这秦定邦要乞骸骨?”

顾时烨点头道,“正是。”

皇帝迟迟不语,这面色却是愈加难看,他如何也没想到,秦定邦为了护佑楚流徽,竟然甘愿乞骸骨。

其实到了秦定邦这个年纪,他按说早就该不问世事,只是皇帝担心压不住这些武勋,才让他守着大将军这个位置。

毕竟只要有秦定邦在,那么不管是谁,都不敢染指大将军,更别提自成一派了。

如今武勋被皇帝打压得差不多,秦定邦在这个位置也越发尴尬了起来。可要是没个正经理由,便贬了他的官职,难免寒了武将的心,到时候怕是朝中无人用。

眼下秦定邦甘愿请辞,这是了却了皇帝最大的心病。

于是,他沉思片刻,点头道,“秦爱卿这般年纪,臣便允了。”

说着,皇帝看向顾时烨,“告诉楚流徽一声,过几天朕就会下旨,让她和三弟解除婚约。”

顾时烨松了口气,行礼道,“多谢父皇,儿臣告退。”

等他出了房门,见楚流徽满眼疑惑,脚下不停,低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我出去再说。”

等两人上了马车,顾时烨这才开口道,“父皇已经同意你和顾时言解除婚约,估计过两天,这旨意就会下来。”

楚流徽有些诧异道,“刚才陛下还明明在逼我表态,怎么会突然转变如此之大?难道是我外公说了什么?”

顾时烨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点了点头。

楚流徽见他不语,面色不由得越发难看,她捏着拳头道,“莫非是外公乞骸骨?”

“没错。”顾时烨看向楚流徽,叹了口气,“秦老将军为救了你,自愿辞去这大将军之位。她说你不必内疚,秦家到了今天,结果已经注定,如今后继有人,他便知足了。”

“难道外公早就知道会这样吗?”楚流徽有些激动道,“秦家一心报国,为何非得到了如此地步?”

顾时烨却是幽幽道,“可我却觉着,这未必是个坏事,一旦两国开战,到时候谁要领兵呢?”

听到这话,楚流徽逐渐冷静下来,上一世秦家没有她继承,一把年纪的秦定邦只能领旨北上,最后惨死异国。

见她如此,顾时烨继续道,“有你和我在,加上朝中武勋,没人敢动老将军,你大可放心。”

楚流徽心中稍定,挑起车帘吩咐道,“去秦家。”

这一仗,她不打,那就得秦定邦去打,如果秦定邦真的去了,恐怕结果就如上一世一样。

她已经如此努力改变,若是还改变不了,那该怎么办呢?

楚流徽抿了抿唇,恳求道,“殿下,若是我不在京城,您一定要保护我娘和外公。”

一阵沉默后,马车停下,车夫低声提醒,“楚小姐,秦家到了。”

顾时烨没有明说什么承诺,只是神色坚定地点了点头,目送楚流徽下车,把那些该说的话,留在了唇齿之间。

到了秦家后,楚流徽拉住管家,急忙道,“我外公在哪?”

管家见她如此,无奈道,“小姐,老爷知道您要来,他说身体不适,谁都不见。”

楚流徽一阵苦涩,自然明白秦定邦这是为了避嫌。

于是,脚步沉重地去了秦家祠堂,看着一众牌位,缓缓跪下,“不孝女楚流徽,请列祖列宗恕罪。”

御书房内。

皇帝缓缓踱步,总觉着有哪里不对。以至于皇后进来,他都没有察觉。

皇后见他如此,将食盒放在桌上,柔声提醒,“陛下,臣妾给您熬了参汤,趁热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