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09章 提人【1 / 1】

柯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嘎!"

在街道上诸多百姓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在署衙门前争吵多时的一名"夷人"像是耐心耗尽,直接揪起对面官员的衣领,面容狰狞的怒吼道。

"放肆!"

"松开大人!"

见眼前的"夷人"居然敢贸然发难,官员身旁穿着皂衣的差役们也是瞬间忘记了语言不通的障碍,七嘴八舌的怒吼道,还有人头也不回的往身后的署衙而去,似是要呼唤侍卫。

天子脚下,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汉子还敢随便动手伤人?

"八嘎!"

闻听耳畔旁接二连三的怒吼声,穿着打扮与大明百姓格格不入,身材也显得有些粗短矮小的"夷人"也是来了脾气,如同鸟语的咆哮声更加激昂,惹得署衙门前的差役们尽皆面面相觑。

这鸟人,说的什么玩意?

"这地,是干啥的?"虽说心中已经基本确定了眼前这汉子的身份,但生性谨慎的曹爽仍是强压住心中的怒火,转而朝着身旁的老刘询问道。

"公子,这便是鸿胪寺。"满脸敬畏的瞧了一眼署衙大门上方所悬挂的门楣之后,管家老刘便是小心翼翼的回禀道,眼神微微有些怪异。

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曹爽前脚还在跟他解释,大明不准番邦使臣随意前来觐见的原因,后脚便溜达到了负责接待番邦使臣的"鸿胪寺"。

更巧合的是,似乎还真被他们碰上了前来大明觐见的"夷人"?

"呵,还真是。"

一声嗤笑之后,曹爽清冷的脸颊上便是涌现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炯炯有神的眸子中更是充斥着溢于言表的寒意。

他正愁,该怎么撺掇默默待在紫禁城中统筹全局的洪武大帝的朱元璋下定决心远征,这不就来活了吗。

"爷,您这是要?"

说话间,管家老刘也注意到了曹爽眼中不加掩饰的寒芒,微弱的声音中也夹杂着一丝惊忧。

曹爽虽然与燕王朱棣和翰林学士"刘三吾"交好,但终究不是朝中官员,又没有功名傍身;而眼前的"使臣"不管其身份真实与否,但却是正儿八经的"番邦夷人"。

这要是闹出点事来,可不好收场呐。

"倭国人?"

毫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之后,曹爽便是笑容可掬的主动上前,主动朝着脸色涨红的"夷人"招呼道,但冰冷的目光却在其随行人员上不断掠过。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呼喝声,跟在"夷人"身旁,似是充当"翻译"的随从们尽皆侧面回头,其为首者在上下打量了曹爽一圈之后,则是面色不善的诘问道:"你是干啥的?"

"朝廷不是早有命令,番邦小国不准随意觐见朝贡嘛,你们从哪来的?"微微眯起眼睛,身材有些瘦弱的曹爽,毫不示弱的回怼道。

"你懂个屁。"

"小泽大人乃是幕府将军身旁的亲信,此行来京师乃是为了向大明递交国书。"

话音未落,刚刚说话的"翻译"便是凶神恶煞的咆哮道,并扭头看向周围闻讯赶来的差役,趾高气扬的呼喝道:"尔等速速通禀鸿胪寺卿,并为小泽大人安排住宿。"

"若是耽误了小泽递交国书,当心你们的脑袋。"

此话一出,围绕在"小泽大人"身旁的几名翻译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有恃无恐的呼喊起来,而其余几名样貌丑陋,身材矮小的"夷人"也是叽里呱啦的喧闹起来。

一时间,本是清静所在的鸿胪寺衙门外嘈杂喧嚣。

"啧啧"

"好一个向大明递交国书"

"听你们这口吻,这是已经将自己当成倭国人了呐。"没有理会身旁欲言又止的老刘,曹爽的神情愈发嘲弄,心中则是微微有些感慨。

看来无论什么时代,都有自甘下贱之人。

"你放肆!"

"竟敢如此说话?!"

像是被戳中了软肋,瞧上去尖嘴猴腮的"翻译"瞬间激动起来,并叽里呱啦的朝着身旁的"小泽大人"耳语几句,凶狠的目光死死盯着曹爽。

半晌,听明白了前因后果的"小泽大人"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一抹残忍的笑容,随后看向早已被他松开的鸿胪寺官员,又是一顿不明所以的鸟语,神情显得颇为激昂。

"小泽大人说了,这人侮辱倭国使臣,阻挠倭国觐见大明皇帝,尔等应即刻将其交由官府处置。"

"否则待到小泽大人觐见大明皇帝的时候,必然会向大明皇帝,当面诉说尔等鸿胪寺官员失职,尸餐素位。"

待到"小泽大人"慷慨激昂过后,刚刚说话的翻译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满脸桀骜的看向眼前面面相觑的鸿胪寺官员。

闻言,蹑手蹑脚跟在曹爽身后的管家老刘心中便是咯噔一声,暗道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夷人"倒是会扣帽子。

"大人,咱们怎么办?"

听闻眼前"夷人"提出的要求之后,署衙外手足无措多时的差役们便纷纷将目光投向眼神晦暗不定的青袍官员,心中对"仗义执言"的曹爽既同情又无奈。

好端端的,这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事嘛。

毕竟就连身旁的大人,都无法确定眼前这些"倭国使臣"的身份,这不知从何而来的年轻人就敢这般大放厥词?

"去叫应天府的人过来"

仔细打量了一番衣着普通,只是寻常读书人打扮,并无特殊之处的曹爽之后,被诸多差役簇拥着的鸿胪寺官员像是下定某种决心一般,眼神坚毅的朝着身旁的吏员吩咐道。

诚然,他无法确定眼前这些"倭国使臣"的身份,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假如这些眼前的这群不速之客,真的乃是自千里之外的"倭国"而来,并且会在日后受到陛下的接见,顺势在将今日之事添油加醋一番,他不就惨了?

想到这里,青袍官员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转而面无表情的看向曹爽,心中暗道这便是多管闲事的代价。

与此同时,望着领命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视线中的差役,以及身旁洋洋得意,盛气凌人的"倭国使臣",曹爽一直挂在嘴角的讥笑也随之隐去,心中第一次对朱元璋肆意处决明朝官员的举措表示了理解。

这大明朝的官,都是这般尸餐素位的?

如此明显的招摇撞骗视而不见也就罢了,居然还胳膊肘往外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