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建设只能又跟胡广才说:“没人愿意来。你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胡广才:“要不我去把程时请回来吧。一下子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顶替他。而且他回来,我们就能新增好多订单。”
今年以来,订单逐月下降。
所有才有了要把一批固定工转合同工的事情。
本来以为是纯粹产能过剩,结果程时那个只有一台机器两个人的小厂子,接订单接到手软。
说明市场对高品质零件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刘建设其实也这么想,只是拉不下脸说出口。
现在听胡广才提起,他说:“行吧。你去办。还是照跟他签合同工就完了。”
原则上,厂里的固定工只能减少,不能新增。
就好像泼出去的水,不可能收回一样。
胡广才说:“如果想让他回来,那就要给最好的条件。厂里最高的工资和福利。”
刘建设:“这个可以。听说有私营企业给他开十万一年的年薪,他都不去。我们虽然是国有企业大厂,给太低的工资,他肯定也不愿意。”
他不放心,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你动作要快。听说张国华把儿子都派到程时身边去了,明摆着是想偷学技术。”
胡广才:“好的。我现在就去。”
胡广才买了些水果和一大罐麦乳精,直奔程时家。
这会儿张自强正好回来了,得意洋洋地对程时说:“我下午去拜访了两家。有两个都告诉了我要求。明天叫我带合同过去。”
程时也很配合,说:“好样的,这两个合同一签下来,我们暂时就不签新的了。到时候我给你发提成。”
其实他比谁都清楚。
这事吧,八字都还没一撇。
其实在签好合同之前,一切承诺都没用。
张自强瞪大眼睛:“为什么啊。这么好卖,多接点单啊。”
程时叹气:“现在只有一台机子,两个师傅,我跟我爸就算日夜倒班,机器不休息,也干不完啊。”
张自强有些不好意思,笑:“是是是,我忘了这茬了。你们现在是挺辛苦的。”
程时抿嘴:“等我们买到新的机床,就想办法多弄几个技术工人了。不能总让老板和老板的爸爸做苦工。”
其他人一听哄笑起来。
于大东说:“你要是要收徒弟,这个门槛都要被踏破。”
程时摇头:“不教新人,直接招收其他厂的熟练技工。”
张自强一愣,说:“虽然你这个厂名气很大,可是规模在这里摆着。熟练技工谁会舍弃国营大厂的铁饭碗来给你干活啊。”
于大东:“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担心招新人培养成熟练工人以后,他们会跑了。”
程时说:“我不教新人,不是怕他们跑了。而是因为有专业的机构教他们,比如技校,中专,大学,各种培训机构。他们在那里系统学习,比跟着我学得零零散散要好。对他们个人发展也更好。我来教浪费时间,事半功倍。这就叫各司其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当然,如果以后我的企业够大,也不排除设立专门的机构为我自己培训优秀技术工人。”
于大东:“那我就更不明白了。就算是熟练技工,你也要培训才能用。不然他们在原厂就能做出来这些零件,你也不可能抢大厂订单抢到做不完。所以你怎么确定熟练技工在你这里学了以后不离开。”
程时微微昂起下巴:“他们就算学会了技术,离开我这里也做不出来。因为哪怕是同一种型号,同时出厂的新机床,我也能让我的机床比其他的精度都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