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殿中,只剩下赵桓和李纲。
李纲脸上满是笑容,惊讶道:“官家,金国宁愿付出五千匹战马的代价,也要派公主来和亲。由此可见,金国没有准备好战争。”
赵桓笑道:“不管他们的准备,咱们只管收下所有的物资和公主。”
“等最后,金国发现所有来东京的人都被控制,无法打探任何消息,肯定恼怒。”
“当他们和大宋开战,朕再说一句,朕是将计就计,金国赔了公主又折兵,想必完颜宗望会恼羞成怒。”
赵桓说道:“那气急了,又拿朕没办法的模样,令人期待啊。”
李纲赞叹道:“臣也期待!”
赵桓话锋一转道:“朕接受和金国的和亲,会有摇摆的人认为又要主和,会放弃备战。朕现在要进一步释放备战的信号,让人知道主战。”
李纲问道:“如何加强呢?”
赵桓不疾不徐道:“太子主战,这是人所共知的。朕今天就册封太子,对外宣布你担任太子太傅,以及杨时担任太子少傅,这不就是鲜明的态度吗?”
李纲说道:“官家圣明!”
赵桓吩咐道:“周瑾,传旨召政事堂的宰相、副相,以及六部尚书、开封府尹,来垂拱殿议事,朕要宣布大事。”
“老奴领命!”
周瑾得了吩咐,立刻去安排人通知。
旨意下达没多久,吴敏和徐处仁两个宰相,以及唐恪、何栗两个副相,加上六部尚书和开封府尹张叔夜来了。
张邦昌和李邦彦被杀,耿南仲身死,导致宰相和副相都有空缺,赵桓却没有补上。
关键时期,人少点好。
人少了,不会有太大的分歧,也容易贯彻他的命令。
所有人进入垂拱殿,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桓环顾所有人,开门见山道:“朕把你们喊到垂拱殿,是为了太子的事情。”
“国不可一日无君,东宫储君也一样。”
“赵谌位居嫡长,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有此嘉儿,国祚无忧。朕打算册立赵谌为太子,尔等意下如何?”
李纲眼神坚定,率先道:“官家册立大宁郡王为太子,是国之大幸。”
徐处仁道:“东宫确立,有利于稳定人心。官家用心良苦,臣感佩不已。”
吴敏笑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官家册立太子,早早培养,是慈父所为。太子孝顺敦厚,父慈子孝,堪为典范。”
其他官员纷纷认同,都同意册立太子。
太子在,就有了传承。
太子在,大宋未来就有了希望。
赵桓见所有人都同意,吩咐道:“既然都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
话锋一转,他目光落在李纲的身上,嘱咐道:“李相公是太子太傅,务必好好教导太子,让他能茁壮健康的成长,能扛起我大宋的江山社稷。”
“臣遵旨!”
李纲立刻回答。
他担任太子太傅也有些日子,和太子接触后,也觉得太子很好。
教导太子,李纲有信心。
太子的人选敲定,赵桓吩咐人拟定诏书,让周瑾去传旨。
唐恪最近被边缘化了。
他不甘心一直坐冷板凳,主动道:“官家,政事堂空缺了一个宰相的名额,副相却足足空了两个。”
“第一个,是李相公之前担任尚书右丞,是副宰相。他进入政事堂拜相,没有补充空缺。”
“耿南仲被处死,又空了一个副相。”
唐恪询问道:“空缺很大,是否应该补充新人呢?”
赵桓断然道:“现在的朝政能运转,就暂时不补。目前和金人的决战在即,朕会借此机看一看,有哪些人能脱颖而出,到时候自会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