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经过一番闯荡,两个杂志社都已经小有名气。
特别是新开的这个杂志社,因为稿子很有风格,更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打响了名头。
现在新杂志社的股份已经被他们瓜分完了,再来的人肯定是分不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找到像以前一样优秀的编辑就会有些困难了。
张主编花了三天的时间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之前招过的人他去联系,有些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有些人问他有没有股份。
毕竟第一次招聘是给了股份的,现在不给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
但眼下这个情况也是真的给不了,剩下的就只有头疼了。
这几天张主编每天烦躁的揉着脑袋,实在想不到破局的办法。
眼看着距离姜晚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他却一点都没把问题解决好。
张主编头疼的厉害,姜晚也跟着陷入了沉默。
不过她大多数时候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就算要思考也是在心里偷偷的思考。
张主编目前面临的难题她都看在眼里。
无非是这些人想要股份,单纯的工资吸引不到厉害的人才。
姜晚离开之前还要排版一期稿子,她干脆加上了一则声明。
“招优秀的编辑,工资合理待遇好,后续开了新的杂志社,有能力的可以调过去做主编,可以得到杂志社的分红。”
姜晚这种行为相当于画饼,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一切都要看能力说话。
姜晚还适时的把刘主编推了出来,毕竟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一开始都被吴宏才开除工作,被拖欠工资,到现在的成了知己杂志社的主编。
最重要的是他确实在新杂志社里买到了股份,但因为钱不够多,所以买到的股份也不是很多。
但是相比很多人来说,他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知己杂志社的所有编辑都是说话算数,能够兑现承诺的人。
这则消息一发出去,立刻有很多编辑打电话过来。
很多人都表示有意向,但有些人住的地方实在太远,过来一趟也不是很方便。
姜晚先在电话里对他们进行简单的面试,做一个基本的筛选,再确定要不要让他们过来。
姜晚整整一天都在忙着这件事情,为了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她总共筛选了5个人过来面试。
根据目前杂志社的规划,这5个人当中最多可以留下三个人。
由此可见姜晚对待这件事情也是非常严谨的,丝毫没想过浪费他们的时间。
这五个人都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后续还要经过进一步的面试。
能够过来的人录取率都很高,最后能不能真的留下还是要看他们现场的表现。
这些面试的编辑也都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一个个都来得很快。
有些编辑甚至挂断电话之后直接请假就过来了。
还有些甚至来不及收拾行李,住的近的当天下午就过来了。
他们的速度快的惊人,是因为都觉得他们的杂志社非常有潜力。
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新开的杂志社招的并不是单纯的员工,而是未来的合作伙伴。
来的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特别是看到这么好的机会,所有的人都想紧紧的抓住。
其实在这样的博弈当中,能力几乎相同的情况下,越早面试的人越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