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臣弟怎么敢非议皇兄的后宫?且皇兄肩负开枝散叶的责任,后妃多一些,无可厚非,一般官员家里头不也有三几个小妾么?”
“开枝散叶。”皇帝瞧了他一眼,“你也是皇室子孙,开枝散叶也是你的责任。”
谢如墨嘿嘿笑了一声,“臣弟原本打算孑然一身,就是怕太多牵挂,如今有了王妃,母妃也出宫去了,牵挂太多反而不自在,所以生子育女的,臣弟暂没打算。”
皇帝捏着白子失神,然后深深地看了谢如墨一眼,“不下了,回去办你的公务去,听闻有个特大案子到了大理寺复核。”
“是的,女子杀了夫家十二口人,连同自己的子女在内,此案发生在毕州府,毕州知府判了秋后斩首,刑部也核准了,如今到了大理寺臣弟还没看完案宗。”
皇帝皱起眉头,“此等恶毒之妇,秋后处斩都便宜了她,该判斩立决。”
谢如墨道:“等臣弟看过案宗自会秉公遵照律法批复。”
“滚滚滚!”皇帝扬手,一副撵苍蝇似的,“在朕跟前粗鲁得很,朕瞧着烦!”
谢如墨笑着,“那臣弟告退了。”
他出了殿,皇帝抓了一把白子,散落在棋盘上。
半晌,皇帝脸色发白,“吴大伴,朕是不是有些过了,他连孩子都不敢生。”
吴大伴心想,您让人时刻盯着王爷,王爷岂会不知道您还有忌惮之心?
但吴大伴是不敢把这话说出口,只是笑着道:“皇上多虑了,王爷兴许还不想要孩子。”
“哪里有不想要孩子的?朕都盼着后宫不断开枝散叶,他和朕差了几岁,按说像他这年纪的,也该当爹了。”
吴大伴轻声道:“或许,王爷也知晓了皇上您的担忧,他也是不希望兄弟之间生了嫌隙,您还记得么?从小到大,王爷事事以您为榜样,以您为骄傲,在外头说起太子哥哥的时候,他神色都是自豪的。”
经吴大伴提起,皇帝想了许多从前的事,眸光不觉温柔了许多。
良久,他沉沉地叹了一句,“朕,或许是多虑了!”
吴大伴默默地给他添了茶,没说话,伴驾多年,他知晓皇上这忽然的叹息,只是一时念着往日兄弟情,并不会因此就少了忌惮。
王爷暂时不想要孩子,是英明的决断。
至少,暂无子嗣,皇上便可放心一些,如今是刚收复南疆回来不久,满朝文武对王爷最是敬仰的,民望也是最高的的时候,任何帝王都会忌惮这么一个功高震主的亲王。
王爷收复南疆上缴兵权,娶妻有了牵绊,这对皇上来说,是感受到他带来的安全感和忠诚。
回到大理寺,刑部那边派人过来问案子事。
谢如墨以没有看完案宗为由,先打发了回去。
到了晚上回到府中,刚陪宋惜惜用完饭,刑部尚书李立便亲自来了。
两人在书房里为这案子吵了半个时辰,最终不欢而散。
谢如墨回到梅花苑,进门之前,黑沉的脸色便已经消失,变回了轻松温柔。
宋惜惜命人备下了胖大海茶,这案子她不清楚,但是听张大壮说过那么一嘴,说王爷如今为着那个灭门案而烦忧。
刑部今日派人到大理寺去了,今晚刑部尚书亲自来,显然这个案子是很紧急的。
“所以,那案子到底有什么让你难以下决断的?”宋惜惜干脆和他聊开了,他分明为这案子都焦头烂额了,但是进门就仿佛什么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