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幽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七章 外汇结算际遇
柳青还没来得及和门房开口,门房抬眼看了看他手里的汇款单,就开口:“外汇结算要找外经科。”
门房老头从报纸后抬眼,老花镜滑到鼻尖:“不过马科长去省里开会了,得等”
话音未落,楼梯间突然炸开尖利的刹车声。
柳青探身望去,只见两辆凤凰牌自行车歪倒在台阶下,车筐里散落的文件被风卷上天,其中一页正巧贴在他面前的玻璃窗上——“关于引进西德农机设备的请示报告”。
穿藏蓝中山装的青年踉跄着冲上楼,腋下还夹着半截摔变形的铝饭盒:“我们农垦三局的加急件”
柳青侧身让道时,瞥见青年胸牌上“技术处陆新成”的字样。
柳青正要开口询问,陆新成突然盯着他手里的英镑汇款单倒抽冷气:“你们村有外汇账户?”
走廊尽头突然传来皮鞋跟敲击水磨石的脆响,马科长拎着印有“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文包转过拐角。
这个梳着三七分头的中年人瞥见柳青手里的单据,镜片后的三角眼倏地眯成缝。
“小柳来得正好!”马科长突然亲热 地揽住柳青肩膀,烟草味混着发蜡的酸腐气扑面而来。
柳青疑惑道:“您怎么认识我?”
马科长意味深长地一笑:“还能为啥,当然是因为,我昨天开会的时候,看见了你在羊城广交会的照片了啊,你可是我们县的名人了哦。”
柳青闻言挑眉,不等他开口。
马科长继续开口:“省里刚下达引进农机设备的外汇配额”
他指甲缝发黄的手指轻轻划过汇款单边缘,柳青这才反应过来,这是想要用他们公社的外汇,服务县里的设备配额。
“农机配额不是应该走农垦局”陆新成话没说完就被马科长瞪了回去。
柳青不动声色后退半步,后腰抵住冰凉的铸铁暖气片:“我现在这是外商支付的蜂蜜对价,按政策应该能全额兑换成粮票与现金。”
“政策也要灵活掌握嘛!”马科长突然从裤袋摸出包大前门,烟盒上印着“内部特供”的蓝戳,“县农机厂要引进西德收割机,这可是关系到全县秋收的大事”
柳青见马科长显然是有求于他,他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我可以拿我手上的外汇给您换设备配额,但是我们村的,村民工分还欠着款,您这样我也很难做的……”
马科长见柳青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皱了皱眉,想要威压却又想起了这家伙已经算是省城里的宝贝疙瘩了。
思来想去也不能得罪。
柳青见铺垫得差不多,于是他直接开口:“我现在手里的外汇可以给您,不过您要先借我一百斤的粮票与三百块现金。”
“我在广交会,已经谈好了一个药材商,只要我们村里药材种起来,他的定金打进来后,我再来还您特批给我的这一部分钱。”
马科长闻言冷笑一声:“你小子,借贷都借到我们财政局了啊?”
“这不是找您借没利息嘛……”柳青顺着他的话打哈哈道。
马科长夹着烟的手指在汇款单边缘摩挲,烟灰落在“英镑结算”的字样上:“特殊周转金要走七道手续。”
他忽然朝走廊尽头努嘴,油印机正吐出带着酸味的文件。
同样等着马科长批文件的陆新成,似乎看不下去马科长这么为难柳青。
他突然从磨破角的公文包里抽出《农业信贷手册》,指节顶着“外贸订单质押”的条款刚要开口,马科长的皮鞋尖已经碾住他的脚尖了。
他吃痛叫了一声,声响惊动了窗外的斑鸠,扑棱棱撞碎财政局玻璃上的晨光。
柳青注意到陆新成中山装肘部磨出的絮状毛边,和胸前“农垦标兵”的搪瓷奖章形成刺眼对比。
运粮车的柴油味从窗外飘进来,混着走廊尽头文件上的油墨腥气。
“先批五十斤粮票应个急。”马科长突然从衬衣内袋掏出包着红绸的铜章,印泥在空白批条上洇出朱砂色,“剩下的……”他故意把章子悬在“特批”二字上方,“得看你们村里秋粮入库的程度。”
柳青盯着批条上未干的“急事急办”,心下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将五十斤粮票收好后。
柳青在财政局门口又碰见了陆新成。
陆新成主动和他打招呼:“你就是柳家沟的柳青对吧,我经常听我弟弟说起你。”
“你弟弟?”柳青心里大概有一个猜想,但是还是想要等陆新成自己开口说出来。
陆新成挠了挠后脑勺:“我弟弟是陆执年,他整个暑假都在说和你在一起能学到很多。”
柳青眼皮猛地一跳。
果然是陆执年的哥哥。
“你们兄弟俩都学机械?”
陆新成摆了摆手:“咳,我们家老爷子每年都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就这么学上了。”
“不过他应该快回学校了,如果有什么其他机械方面的问题,找不到人也可以来问我。”
陆新成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一副助人为乐的模样。
柳青也不和他客气:“行,我们公社之后要开试验田,到时候肯定要麻烦你的。”
粮站方向突然传来驴车倾覆的巨响,柳斌的咒骂混着麻袋破裂声刺破空气。
柳青转身要去看时,陆新成突然抓住他车把:“当心你们村一个叫柳广雄的!我昨天去省城拿材料的时候,听说他托人往省农科院寄了举报信……”
话音未落,财政局二楼突然爆发出摔茶杯的脆响。
马科长气急败坏的吼声震得窗棂颤抖:“谁把外汇到账的事捅到地区经委了?!”
三个小时后。
柳青和小会计一前一后进了公社的大院。
吴村长看着一百斤的粮票笑得合不拢嘴。
大手一挥就让各家各户拿着工分账本,来领票。
大家热热闹闹地把票领完就到了晚上九点。
柳青得空回到家,蹲在门槛上吃着母亲赵素英给他煮的水饺。
他们柳家这一处老宅地势高,几乎能看见整个村里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