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64章 竟然连着古窑遗址?【1 / 1】

逆水幽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十四章 竟然连着古窑遗址?

"用在科学改造上。"柳青突然直起身,冻僵的手指摩挲着锹柄上结霜的纹路,"马科长,苏联图纸第三页注解说古河道沉积层适合做耐火黏土——如果我们用技改资金建个材料实验室呢?"

窑膛里突然爆出闷响,二十几块琉璃釉砖同时炸裂。

林小雨的测温仪发出尖锐警报,表盘红针疯狂跳动指向1500度。

王寡妇的铁钩还悬在半空,赵二狗已经蹿上窑顶,独眼里映着冲天而起的青紫色火苗:"碎玻璃碴子掺多了!这火烧得比炼钢炉还邪乎!"

陈永年突然扯开意大利领带,摄像机塞给秘书就往前冲:"快拍!这宣传片中的意外场景,东京客商就爱看这种"

"都退后!"张研究员拽着柳青军大衣后摆往后拖,"渗水层遇高温蒸汽会"

话音未落,窑基东南角轰然塌陷。

混着冰碴的泥浆喷涌而出,遇着窑火瞬间蒸腾成白雾。

栓子鬼使神差扑向塌方处,十指插 进泥浆乱抓:"铜钱瓮!太爷说这瓮底刻着治水的嗷!"

半截焦黑木箱被他生生拽出泥潭,箱角铜包边在火光里泛着青芒。

老支书赶到,羊皮袄上还沾着祠堂香灰:"县志上提过,光绪二十三年发大水,老祖宗拿着‘禹王图’修的泄洪渠!"

柳青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翻开老支书带来的县志——发黄宣纸上用朱砂描着弯弯曲曲的沟渠图,与李教授寄来的苏联排水系统设计图竟有七分相似。

马科长突然夺过图纸,貂皮领子沾满泥点也顾不上:"这、这能算自主创新成果!我马上给省里打报告,技改资金追加到八千!"

"先关闸!"林小雨的尖叫混在蒸汽喷 射的嘶鸣里。

她抱着测温仪撞开人群,马尾辫梢扫过柳青手中的禹王图。

当吴村长终于拉下电闸时,整座砖窑已裹在浓白水雾里,宛如神话里吞云吐雾的巨兽。

赵二狗瘫在窑顶喘粗气,手里还攥着半块闪着诡异流光的琉璃砖:"青哥,这玩意儿咋像故宫屋檐上的瓦当?"

晒谷场东头忽然传来拖拉机急刹声。

陆执年跳下车时,怀里抱着的绝缘瓷瓶叮当作响:"柳青!供电所说咱们变压器超负荷……"

他的话头戛然而止。

晨雾散尽的窑口废墟上,二十盏重新亮起的马灯照着一群泥人。

柳青正把禹王图铺在陈永年的奔驰引擎盖上,林小雨的测温仪压着图纸一角。

“这里明显有一个古窑遗址,你们也是厉害,选址和古窑重合,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能用上他们的排水系统。”

柳青挑了挑眉:“没有想到张研究员除了会种中药,还懂这些。”

张吉安倒是不藏拙:“我们张家清朝的时候算是朝廷钦定的建窑世家,后来战乱,我们太爷爷辈才逃到新加坡。”

“然后才做起了药材种植,所以这关于窑洞的事情,我也是略懂一些。”

柳青突然用窑刀挑起团湿泥:"张老师,您看这红泥层是不是明代排水槽的填料?"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渗水处的断层里,分明有条人工夯实的灰白色黏土带,如游龙般蜿蜒向山脚。

"三合土防渗层!"张研究员激动得破音,"快拿图纸来!按这个走向重挖排水沟,窑基能救!"

夜幕降临时,砖窑的火光映亮半边山坳。

二十个青壮轮番上阵,沿着明代排水槽的痕迹挖出深沟。

王寡妇领着妇女队熬了三大锅姜汤,搪瓷缸在寒夜里腾起白雾。

就活一干就是三天。

这几天马科长也不走了,直接在村里的临时招待所住下了。

这天一大早。

"县文物局的车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马科长慌忙把貂皮大衣裹紧,迎上去时差点被冻硬的泥块绊倒。

三辆印着"文物保护"的吉普车碾过冰碴,打头的车上跳下个戴玳瑁眼镜的老者。

他羊绒围巾扫过结霜的车门,径直走向塌陷处:"我是省考古所的杨守诚,听说这里发现了明代三合土?"

柳青刚要开口,马科长抢先握住老者的手:"杨教授!我们正准备申报乡镇企业创新奖,申报下来能上《新闻联播》,您给看看这是保新砖厂,还是保这……新砖厂。"

"胡闹!怎么能为了发展经济,想着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铲了?"

杨守诚甩开手,放大镜几乎贴到塌陷处的灰白土层,"这是正德年间官窑才用的糯米灰浆!"

他颤抖着从公文包抽出本泛黄图册,"你们看这《天工开物》的插图!"

泛黄的线装书上,明代工匠正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灰池。

晒谷场上忽然飘起炊香,王寡妇掀开蒸笼喊道:"给专家下碗酒酿圆子!"

陈永年突然举起摄像机:"杨教授,如果这里是古窑遗址,我们的砖厂……"

"共存!要共存!"杨守诚的放大镜突然对准赵二狗手里的琉璃砖,"你们这改良配方烧出的釉面,和嘉靖年间的琉璃瓦成分相似度超过80!"

林小雨抱着测温仪挤 进人群:"杨老师,我们发现窑基渗水,所以可能要重建这古窑的排水系统"

"这就对了!"老教授激动得眼镜滑到鼻尖,"当年工匠利用地下水脉调节窑温,你们看这禹王图标注的暗渠走向——"

他突然顿住,放大镜停在县志某处:"光绪年间的洪水记录显示,古窑遗址应该还连着个北宋民窑!"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柳青迅速翻开县志,仔细对照着杨守诚所指之处:“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不仅要修复明代官窑,还得找到北宋民窑的遗迹。”

吴村长在一旁抽着旱烟,眉头紧锁:“这可咋办?咱们既要保砖窑,还得保护古窑遗址。”

马科长这时也顾不得许多,急忙表态:“县里一定全力支持你们砖窑的,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会倾囊相助!”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晒谷场上的人群也越发热闹起来。

王寡妇端来了热腾腾的酒酿圆子,给专家们驱寒暖身。

赵二狗则领着几个青壮汉子,沿着杨守诚教授的指引,开始寻找北宋民窑的遗迹。

林小雨抱着测温仪,在窑口废墟上仔细监测着温度,确保不会发生二次坍塌。

柳青则站在一旁,陷入沉思,这一世的发展,已经完全超过他之前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