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十三章 纵横初起 一、洛阳苏庄 纵横名士论天下【1 / 2】

孙皓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月初,洛阳王畿耕牛点点,原野上终于有了些许生机。

城外原野东南处,一片柳林刚泛青绿,在枯黄的原野上鲜嫩醒目。柳林深处,掩映着一片青色砖瓦的大庄园。庄外土地沟洫纵横,耕牛点点,歌声隐隐。这是洛阳国人颇为熟悉的一座特异庄园——苏庄。此刻,庄园外的原野井田古道上,三骑骏马正在一路奔驰。马蹄声中,洛阳国人的洪亮口音随风飘来。

说话之间,三骑已经融入绿色摇曳的柳林之中。一阵爽朗大笑迎面飞来:“走马踏青,苏氏兄弟果然洒脱不凡!”随着笑声,林中小道走出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士子,紫衣竹冠,抱拳拱手间气度不俗。为首的青年红衣玉冠,英挺脱俗,翻身下马间大笑,“闻讯即来,倒成了走马踏青,张兄好辞令。”疾步向前,四手相握,俩人相互打量着又一阵大笑。

“苏秦兄别来无恙?”来者颇见诙谐。

“有恙又能如何?”苏秦揶揄反诘。

“张仪颇通医道也。”

“张仪医国尚可,医人未尝闻也。”

“国中岂无人乎!”

“国中有人,人中无苏秦也。”

“子未入国,安知国中无苏秦?”

“子非苏秦,安知苏秦定入其国?”

俩人边说边走,应对快捷不假思索,家常闲话一般。后边两个少年惊讶新奇,稍大一点儿的跺脚高声道:“慢一点儿了,这就是名士学问吗?”前行俩人大笑回身。苏秦笑道:“粗心了,还有两个小弟。张兄,这是三弟苏代,这是四弟苏厉。三弟四弟,这是我平日提起的张仪兄。”苏代、苏厉拱手躬身,同声道:“久闻张兄大名,见过张兄。”

“两位小兄莫笑。与苏兄打了十几年嘴仗,见面不来几句心慌。”

四人哄然大笑。苏秦道:“三弟四弟,锤炼学问辩才,多多讨教张兄。”

“敢请张兄,多多指教。”苏代、苏厉不待张仪说话,再次大礼一躬。

张仪一本正经道:“苏氏兄弟也,个个聪明绝顶,做好套子让人钻。我,不上当。”苏代、苏厉俩兄弟不禁相顾大笑。苏秦拉起张仪道:“走,进庄。话可是多了。”

张仪边走边感慨:“苏兄啊,我可真没想到,洛阳王畿竟然有如此美庄园!安邑郊野亦多有庄园,可挤挤挨挨,何比得这无边旷野,一座孤庄,占尽天地风光。”

苏秦不禁笑道:“张兄,你可真是将穷瘦当细腰。安邑领先天下时势,数十年前城郭之外已经多有村庄,自然是炊烟相望,鸡鸣狗吠相闻,一片兴旺了。洛阳王畿破败荒凉,张兄不见其衰朽颓废,独见旷野孤庄之美,别出心裁也。”张仪原是触景生情,没想到这一层,当即慨然:“还是苏兄立论端正,张仪佩服也!”

“只怕未必。四弟,知会家老,为张兄接风洗尘。”

说话间已经进庄。俩人穿过柳林,曲曲折折来到一座孤立的青砖小院前。苏秦指点道:“张兄请,这是我的居所。”张仪四面打量,这座小院背依层林,前临水面,与其他房舍相距甚远,确实是修学的上佳所在。抬头再看,小院门额上四个石刻大字赫然入目——雷鸣瓦釜。

“苏兄,志不可量也!”

“你那‘陵谷崔嵬’,又如何说去?”

俩人同声大笑,走进了小院。院内一座方形大屋,很难用寻常说的几开间来度量。大屋中间一方不大不小的厅堂,西首隔间很小,隐在一架丝毫没有雕饰的木屏后面;东首隔间很大,几乎占了整座房屋的三分之二,屋门虚掩。厅中陈设粗简质朴,没有一件华贵的家具饰物。

“苏兄富贵不失本色,难能可贵也。”

“本是瓦釜,何须充作钟鼎。”

“苏兄妙辞!惜乎瓦釜雷鸣,钟鼎早已锈蚀。”

“张兄独辟蹊径,苏秦自愧弗如。”

“苏兄差矣!老师考语:苏秦之才,暗夜点火;张仪之才,有中出新。”

“老师这考语,我终是没有悟透。”

耳闻脚步杂沓,门外传来苏厉稚嫩的嗓音:“酒菜来了——”

俩人饮得三爵,苏秦悠然一笑:“张兄千里赶来,为此洛阳酒菜?”

张仪一声叹息:“不瞒苏兄,我是遇到了难题。家母逼我娶妻,我想避开,又不知该去何方。就想躲过来,顺便听听苏兄高论。”苏秦心中暗笑,知道这个师弟机变过人,又心高气傲,即便讨教于人也要说成顺便听听,不去计较,顺着话题问道:“不知张兄志在何方?”

“我意先去齐国,若无甚乐趣,再去楚国。”

“张兄以为,齐国、楚国堪成大事?”苏秦眼睛一亮。

“齐国,田因齐称王已经三十余年,民众富庶,甲兵强盛,国力已隐隐然居六国之首。天下第一可图大业之邦,自然当去一游。楚国,数十年无战胜之功。但地广人众,潜力极大,亦堪造就。苏兄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