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七、古老的联姻方略修好了秦燕盟邦【1 / 2】

孙皓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车马数日,张仪轺车马队到达易水渡口,在南岸扎营。

自秦立为诸侯,与燕国来往最少。一则距离遥远,没有直接利害冲突。二则秦燕相轻,相互瞧不起对方。燕国是西周老牌王族诸侯,视秦国为王化未开的蛮夷之邦;秦国是东周开国诸侯,视燕国为奄奄僵尸之邦。如今,恰是这个生疏的燕国做了合纵抗秦的发动者,做了苏秦的根基之邦。如此一来,秦国想不理睬燕国也不行了。张仪的谋划,是要消除这个往往抽冷子来一下的远端祸根。中原战国虎视眈眈,秦国不可能兴师远征去对付这个疲弱而又阴晴无定的爆冷之国。唯一的办法是,笼住它,安抚它,不要它瞄着秦国抽冷子发疯。秦惠王最头疼燕国,说:“燕如羊腿骨,食而无肉,弃而可惜。”

“炖汤也许鲜美。”张仪笑答。

“炖汤?如何炖法?”

“细柴文火,慢工打磨。”

“丞相是说联姻?”秦惠王品咂片刻恍然大笑。

“最古老,又最可靠。”

秦惠王拍案:“当年秦晋联姻,保了三十年结盟。与燕联姻……”之后秦惠王委托嬴华在王族中物色适合远嫁的公主。嬴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定下了人选。公主人选一确定,张仪与樗里疾商议如何来做。樗里疾嘿嘿笑道:“但凡上门事,要等个茬口才好做。这茬口,是秦国要在纵横之争中占了上风。要不,上门联姻只能自讨没趣。”张仪深表赞同,将此事的先期斡旋交给樗里疾办理,自己匆匆赶到河外参战去了。樗里疾老谋深算,明白联姻的关键是要燕国前来求亲;否则,强秦要将一个公主硬塞给人家,岂不贻笑天下?一番思谋,樗里疾紧急修书陇西大驮部族的老酋长,请他一力斡旋。

月余之后,燕王特使到了咸阳,向秦惠王呈上了燕易王“求亲修好,永不为敌”的国书。秦惠王“踌躇”一番,欣然允诺,对燕国特使道:“一月之后,丞相张仪护送公主到燕国成亲。两国盟约,届时由丞相全权处置。”硬是留个尾巴,让燕国特使忐忑不安地回去了。

张仪在易水渡口等了两日,咸阳的送亲车队方才辚辚到达。前将军白山率领三千铁骑护送,与张仪的两千铁骑仪仗会合,正是合乎礼仪的王室送亲规格。张仪与白山寒暄一阵,带着嬴华来见栎阳公主。进得公主营区,一名女子正在帐前草地上练剑,红衣短装,剑光霍霍,一股英武之气。

张仪笑道:“孤身入燕,带如此一个贴身侍卫也好。”

“才不是。她便是栎阳公主。”嬴华急迫地纠正着。

看看如此一个公主,张仪原本想好的诸多叮嘱都省去了,只说了一句话:“燕国但有大乱,秦国力保公主返国。”栎阳公主爽朗笑道:“不会有事。我姓嬴,我是秦国公主,足矣。”张仪大笑:“公主见事透彻,有秦后盾,入燕万无一失。”

次日,张仪派出快马使者飞报燕王,随后拔营渡河,过了易水向蓟城浩浩荡荡开来。将近蓟城百里之遥,秘密斥候飞马来报:苏秦与子之联姻结盟,密谋在蓟城截杀张仪,重组合纵,请丞相不要入燕。嬴华脸色立变,力主张仪返回咸阳,由她以“行人特使”身份护送栎阳公主入燕。张仪思忖片刻,断然道:“果真如此,目下正是一举安定燕国的绝佳时机。不冒大险,焉得成事?”

此时的燕国,迷雾重重。

蓟城流言四起,狐疑纷纷,宫廷朝野都乱了方寸。燕国老世族们原本认为燕国不宜涉足中原,只可固守燕山辽东并相机向胡地扩张,像当年秦穆公西进称霸一样,世族称之为北图大计。对于燕文公重用苏秦发动合纵,世族本来是反对的。可燕国兵力大部分是公室掌控,老世族们无可奈何。苏秦合纵成功,燕国威望骤然增长,老世族们见风使舵,连忙跟着鼓噪,拥戴燕易王联军抗秦。正在人人兴高采烈之际,噩耗突然传来:联军兵败,子之战死,燕国六万兵马全军覆没。

消息传开,蓟城朝局大乱。老世族们立马急转弯,大骂苏秦误国,子之败军;并上书燕易王,请求驱逐苏秦,斩首子之。原先力主合纵的实力派,也裂为几拨各找出路,纷纷附和老世族,怕子之连累他们做刀下冤魂。燕易王原本想通过合纵振兴燕国,所以将与东胡对峙的六万精锐投入联军,如今全部覆没,对他直是当头一棒。没有了这支大军,蓟城周边老世族的私家兵马便顿时成了封喉利剑,如何不让燕易王芒刺在背?反复思忖,燕易王只有屈尊斡旋,与世族大臣们一起大骂苏秦大骂子之,磋商如何妥善处置罪臣,如何重整北图大计。

正在一团乱麻的时候,又连番传来消息:子之未死,重伤难治;尚存万余伤兵,奄奄一息;苏秦羞于回燕,已在战场自杀。老世族们同声相庆,聚相痛饮。苏秦死活,老世族们本不在意。令人高兴的是,没有了苏秦的子之,纵然活着带兵回来,也只是上法场的鱼肉而已。燕易王更加蔫了,苏秦与子之,一个有主见,一个有实力;如今一个死了,一个也快要死了,他这个国王哪里去找如此两个大才?燕易王彻底绝望了,亲自驾车出宫,要与老世族们开价了。

车行宫门,又传来消息:苏秦安然无恙,已经与子之合营休整;子之创伤痊愈,仍然握有万余精兵。燕易王立即转头回宫,下令三千禁军严守宫门,决意要等真相大白再说。这个消息一传开,大臣们又开始了微妙的变化。老世族们狐疑纷纷,难辨真假,可聚相会商之后仍然坚持鼓噪,一片声请求燕王立即问罪苏秦子之,形成既决之势。可燕易王偏偏生了热寒急症,不能理事。忙于寻找门路投靠世族的子之同党们,嗅到了一丝另外的气息,连忙停止奔波,有的索性不再出门了。旬日之间,又一个消息传遍了蓟城:武安君与亚卿战场患难,已结联姻血亲,誓同生死,效忠燕王。两三日之间,蓟城朝局立转,老世族们甚嚣尘上的鼓噪顿时变成了窃窃议论,蜗居的子之同党们开始逢人便喊亚卿冤枉。文臣名士也开始念叨起武安君的盖世才华,只是王宫依然沉寂,燕易王依然不能理事。

这一日快马飞报:武安君与亚卿班师回国。燕易王传下了一句话的诏令,“本王带病郊迎”,却并没有要求全体大臣跟随。可在郊迎那天,蓟城所有的官员都出动了,连百工国人也空巷而出,人们都想看看这支败军之师究竟如何了。君臣国人们望眼欲穿地守候到日暮时分,突见前方烟尘大起,鼓角齐鸣,旌旗招展,马蹄如雷,两面大纛旗当先飘扬。眼尖者纷纷叫嚷,国人为燕国大败之后仍保有如此一支精兵激动了,一时间纷纷高呼各种万岁。

就在这时,张仪的和亲大队到了。

燕国的一场灭顶之灾已经过去。燕易王与苏秦、子之重新结成了君臣同盟。苏秦做了开府丞相,子之做了上将军兼领上卿,燕易王地位空前巩固。燕国老世族在这场短兵相接的较量中失败了,蛰伏了。燕易王与苏秦、子之,决意君臣同心,整饬吏治,训练新军,使燕国真正崛起。

按照礼仪,燕易王在约定日期将秦国公主迎进王宫成亲,张仪才能进入蓟城入住驿馆,开始邦交活动。在此之前,只能在蓟城外等候迎亲。张仪虽然不急,但也不想夜长梦多。大营扎定,立即修好国书,派嬴华进入蓟城与燕易王约定日期。嬴华午时出发,日暮时分辚辚归来。燕易王派出了司正[2]随同嬴华前来,抚慰送亲军马,带来了一百只羊、十头牛、三十头猪并六十坛燕山老酒。司正带来的国书言明:三日后燕王迎亲,举国大酺。

第四日正午,蓟城南门大开鼓角喧天,燕易王全副车驾出城迎亲。

秦军也是辕门大开,仪仗整齐,三十名长裙侍女护卫着栎阳公主的轺车辚辚驶出。张仪率领全副仪仗与一千铁骑甲士,随着栎阳公主的轺车方队跟出,在辕门外与燕易王车驾遥遥相对。燕国司正与秦国行人走马交换了联姻国书,接着鼓乐大作,燕易王与栎阳公主的轺车并驾前行,张仪率领秦国仪仗护卫随后,燕国仪仗押阵,浩浩荡荡开进了蓟城,开进了王宫。

婚典进行完毕,燕易王偕同栎阳公主在王宫大宴宾客大臣。张仪坐席在燕王左下首,饮酒间看来看去,殿中没有苏秦。一个带剑将军来到张仪身旁道:“丞相,武安君是不会来了。”张仪淡淡笑道:“阁下何人?带剑入宫,八面威风也。”

将军一阵大笑:“论起威风何如丞相,偷袭敖仓,颠覆合纵,不在暗夜之中,便在宫闱之内,子之甘拜下风。”张仪露出轻蔑的笑容:“偷袭在战场,邦交在庙堂。张仪所为,天下无人不知。何如子之上将军,夺心于营,结盟于私,威压于朝,皆是神鬼不觉。张仪汗颜也。”

“丞相此言,子之不明。”子之突然语气阴冷。

“上将军,头上三尺有神明,总该明白。”

子之突然一转话题:“丞相,河外之战子之输得不服。”

“何处不服?”

“战力不服。若秦燕两军对垒,胜负未可知也!”

“上将军是说,联军牵累燕军战力,所以致败?”

“丞相明白人。”

“张仪冒昧揣测:上将军欲与我军单独较武?”

“丞相有此雅兴否?”

“为燕王婚礼助兴,客从主便,但凭上将军立规。”

“丞相果真痛快。秦军擅长技击,较量技击术便了。”

“上将军百战之身,两军阵前攻敌所长?”

“丞相要明告秦军之短?”

“秦军无长无短,无分男女。”

“好!燕军任选较量之法。”

子之大步走到燕王身边,啪啪拍了两掌高声道:“诸位肃静,方才我与秦国丞相商议,为给燕王与栎阳公主婚典助兴,秦燕两军比试战力。两日比四阵:第一阵女兵,第二阵剑术,第三阵骑士,第四阵步卒搏击。今日当殿比试前两阵,明日南门外比试后两阵。诸位以为如何?”

“好!”燕国大臣兴奋叫好。秦国宾客只是笑了笑而已。

燕易王深感意外,皱着眉头道:“这妥当吗?”

栎阳公主笑道:“上将军主意已定,我王与臣民同乐了。”

子之没看燕易王,高声下令:“宴席后撤三丈,红装武士成列!”

大殿中一片清脆应答,莺莺燕语的侍女们齐刷刷脱去了细纱长裙,人人一身红色短装软甲,腰间一口阔身短剑,疾风般列成了一个方阵,当真是英姿飒爽。燕易王大是惊讶,脸色不禁骤然沉了下来。子之上前躬身低声道:“子之事前未及禀报,我王恕罪。”燕易王沉思片刻道:“日后不得这般造次。”子之答应一声,回身走到张仪面前笑道:“丞相,让秦国女兵出阵了。”张仪淡淡笑道:“上将军是有备而来也。”子之道:“丞相见笑,这些女子都是辽东猎奴,军中杂役,略通剑道而已。为两国联姻助兴,子之何能当真?”

“上将军在辽东军中有一支铁女百人旅,可是……”

“丞相多虑,她们没有随军南下。”

“多虑个甚?是铁女我便比试。不是铁女,莫得草菅人命。”

“如此,是铁女。”

“好。嬴华听令!”

“嬴华在!”

“命你全权调度前两阵比试,一切规矩但凭上将军。”

“遵命!”嬴华大步走到栎阳公主面前,“禀报公主,在下借你侍女。”

栎阳公主笑道:“都是些洗衣做饭的三脚猫,她们行吗?”

“秦人男女皆战,百业皆战。她们虽非精锐,尚可一战。”

“好好好,借你了。”

“多谢公主。侍女列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