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年启耕大典之后,遴选储君的诸般事体终于筹备妥当。
四月初三,诸王子大考校正式开始。消息一出,咸阳老秦人无不惊讶,一时争先恐后到咸阳令官署登录姓名爵位,领取通行官帖,筹备年节社火一般热闹。四月初三这日清晨,有爵国人络绎不绝地进了咸阳王城正殿外的车马广场,层层叠叠安坐在早已经搭好的原木看台上,连同六国使节与尚商坊的富商大贾,满当当几近万人。这些老秦人虽有耕战爵位,然真正进过王城的却也实在没有几个,今日逢此祖辈难遇之良机,一边满怀新奇地打量议论王城气象,一边盯着正殿前一片黑压压坐席纷纷揣测考校之法,人人亢奋不已。倏忽日上城角,大钟轰鸣一声,全场顿时沉寂下来。
“卯时已到!纲成君职司文考,伊始——”
随着司礼大臣宣呼,蔡泽昂昂然走到殿前第三级台阶特设大案前站定,从案头拿起一支熠熠生光的金令箭高声道:“本君奉命,主考诸王子文事。此前业经初考,已入军旅之三王子,因少年无学而弃考。今日参与大考者,十位王子也。大考之法:文事三考,所问所答,史官实录,考绩朝野可证。三问不过,即行裁汰,不得进入武校。诸王子入场——”
十个少年王子应声入场,走到殿前阶下十张大案前肃然站定,无分长幼尽皆一式衣冠:头顶三寸少冠[2],身着黑丝斗篷,腰间牛皮板带悬一支青铜短剑。个个英挺健壮,当即引来老秦人一片由衷赞叹。
“诸王子入座。”蔡泽的嘎嘎亮嗓回荡在王城广场,“第一考,应答者自报名讳,应答不出者书吏录名。诸位王子可否明白?”
“明白!”王子们整齐一声。
“第一问,老题:秦国郡县几何?有地几何?人口几多?”
哄嗡一声,全场议论如风过林海。人们不约而同地惊讶,此等问题也算学问?然一思忖,对于即将成为国君的王子又岂能不是学问?左右说不清,还是先看王子们如何应对。全场哄嗡片刻,复归平静,万千眼睛都盯向了十位王子——王子们显然是一片迷惘,你看我我看你,迟迟无人开口。
“算甚学问?大父立嫡问过。”一个王子红脸高声异议。
“对!老问不算!”
“该考学馆所教之学!”王子们纷纷附和。
“嘿嘿!”蔡泽微微冷笑,“诸位王子说得不错。此一老题,乃当年孝文王为太子时,选立嫡子首次提出,至今已经十余年。老夫记得清:当时昭襄王得闻诸公子竟不知邦国实情,大为惊诧。特命太子傅府编修邦国概要,以为王子少学。十年已过,老题重出,诸王子却说没学过,何人之责乎?”
节外生枝,殿前大臣与全场有爵老秦人无不大感意外。果如蔡泽所言,秦昭王已经将邦国情势定为王子少学,王子们依旧懵懂如故,这太子傅府说得过去吗?正在众人疑惑之际,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从蔡泽身后的大臣坐席区站起愤然高声道:“纲成君之意,要追究老夫玩忽职守吗?”
“秦王口书——”司礼大臣突然在殿阶高处一声宣呼,“今日大考王子,余事另论。诸王子唯问是答,不得对考题辩驳。大考续进——”
“老臣奉命。”蔡泽与太子傅向殿口肃然做礼。
“我等奉命!”王子们齐声领命。
蔡泽回身就案:“上述一问,可是无人答得?”
“我知道有内史郡……”
“我知道有河西六百里,秦川八百里,土地总数嘛……”
两人吭哧之后,大多王子们都红着脸不吱声了。此时,一个英俊少年突然挺身站起一拱手道:“成蛟答得人口土地,只是郡县记得不全。”
蔡泽拍案:“若无人全答,王子成蛟便可作答。”
“赵政全答。”西首一个王子挺身站起,见蔡泽一点头,从容高声道,“秦国有郡一十五,有县三百一十三;秦国目下有地五个方千里,华夏山川四有其一;秦国目下人口一千六百四十万余,成军人口一百六十余万。”
“知道十五郡名吗?”蔡泽嘎嘎笑着加了一问。
“十五郡为:内史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陇西郡、三川郡、河内郡、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商於郡、蜀郡、巴郡、南郡、东郡。三百一十三县为……”
“且慢!”蔡泽惊讶拍案,“王子能记得三百余县?”
“大体无差。”
“好!你只需答得全内史郡所有县名,此题便过。”
“内史郡二十六县,从西数起:上邽、汧县、陈仓、雍县、郿县、虢县、漆县、美阳、斄县、好畤、云阳、杜县、高陵、频阳、芷阳、栎阳、骊邑、蓝田、郑县、平舒、下邽、夏阳、丹阳、桃林、函谷。二十六县完。”
“彩——”六国使节商旅一声喝彩。
老秦人惊喜交加,纷纷议论赞叹,相互打问这王子如何叫作赵政等等,不亦乐乎。蔡泽巡视着惊愕的王子们笑问:“可有能复述一遍者?”见王子们纷纷低头,肃然点头拍案,“第一考,王子赵政名列前茅!”
“好!”老秦人们终于吼了一声。
“第二考:秦国军功爵几多级?昭王以来秦军打过多少胜仗?”
王子们眉头大皱,低头纷纷抓耳挠腮。
“我知道!上将军、将军、千夫长!”一个王子昂昂作答。
“不然!还有百夫长、什长、伍长!”
话音落点,全场不禁哄然大笑。笑声方落,少年王子成蛟稳稳站起高声答道:“秦国军功爵二十级,从低到高分别是:公士、造士、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昭王以来,秦国大战胜十六场、小战胜二十九场!”
“好!”全场老秦人都有军功爵,不禁一声吼。
“胜不忘败。五大败战最该说!”王子赵政霍然站起,“胜仗可忘,败仗不可忘也。唯不忘败,方可不败。昭王以来,秦军首败于攻赵阏於之战,再败于王龁攻赵之战,三败于郑安平驰援之战,四败于王陵邯郸之战,五败于本次河外之战。五战之失,皆在大战胜后轻躁急进。五败铭刻在心,秦军战无不胜!”
全场愕然寂然。此子虽在少年,见识当真惊人。胜不忘败,虽明君圣王也很少做到,更别说一言以蔽之将五败根本归结为大胜后轻躁冒进;此等见识出自一个弱冠少年之口,任你名士大臣百业国人,谁能不大为惊愕?更为根本者,经少年王子一说,举场臣民顿时恍然——秦国五败还当真都是大胜之后轻躁冒进,若是不骄不躁持重而战,何至于六国苦苦纠缠?当真应了一句老话,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秦王口书——”正在举场惴惴之时,司礼大臣宣呼又起,“王子政此说不在大考之界,容当后议。大考继续——”
“老臣奉命。”蔡泽向殿口一拱手转身道,“赵政之说,不置可否。第三考:秦为法制之国,秦法大律几何?法条几多?”
“知道!男子年二十一岁加冠!”一个十岁公子昂昂童声。
“知道。弃灰于市者刑!”
“知道。有律(旅)一重(众),有徒(土)一刑(成)!”
“错也。夏少康土地人口,不是秦律。”另一个公子认真纠正。
满场哄然一阵大笑,老秦人都是万般感慨地纷纷摇头。
成蛟霍然站起:“秦法二十三大律,法条两千六百八十三。”
“知道二十三大律名目吗?”蔡泽嘎嘎一问。
“成蛟尚未涉猎。”
“王子政可知?”蔡泽径直点了低头不语的赵政名字。
“知道。”赵政似乎没了原先的亢奋,掰着手指道,“秦法二十三大律为:军功律、农耕律、市易律、百工律、游士律、料民律、保甲连坐律、刑罚律、厩苑律、金布律、仓律、税律、徭役律、置吏除吏律、内史律、司空律、传邮律、传食律、度量衡器律、公车律、戍边律、王族律、杂律,共计为二十三大律。”如数家珍一般。
“王子可曾听说过《法经》?”蔡泽饶有兴致地追问一句。
赵政似乎突然又生出亢奋,高声回答:“李悝《法经》,赵政只读过三遍,以为过于粗简。以法治国,非《商君书》莫属也。”
“王子读过《商君书》?”蔡泽惊诧的声音嘎嘎发颤。
“赵政不才,自认对《商君书》可倒背如流。”
“此子狂悖也!”背后坐席的一位老臣厉声一喝,辞色愤然,“《商君书》泱泱十余万言,辞意简约古奥,虽名士尚须揣摩,少学何能倒背如流?大言欺世,足见浅薄!”
“嘿嘿!”蔡泽连声冷笑,“老夫司考,太子傅少安毋躁。足下未闻未见者,未必世间便无。”转身嘎嘎一笑,“王子政,老夫倒想听你背得一遍,奈何时光无多。今日老夫随意点篇,你只背得头几句,便证你所言非虚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