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十八章 大道群才 一、护持功臣 千古邦国第一大道【1 / 2】

孙皓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蓦然醒来,郑国眼前的一切都变了。

宽大敞亮的青铜榻,宁静凉爽的厅堂。铺榻竹席编织得异常精致,贴身处却挨着一层细软惬意的本色麻布,老寒腿躺卧其上既不觉冰凉又不致出汗。不远处,一面蓝田玉砌成的石墙孤立厅中,恍若一道大屏,渗着细密光亮的水珠。显然,这是墙腹垒满了大冰砖的冰墙。榻边白纱帷帐轻柔地舒卷,穿堂微风恍若山林间的习习谷风,夹着一种淡淡的水草气息,虽不若瓠口峡谷的水汽醇厚,却也清新自然。如此考究的厅堂寝室,令他这个经年奔波高山大川过惯了粗粝生活的老水工很有些不适。一抬眼,阳光隔着重重门户纱帐明亮得刺人眼目。

午后时分,李斯匆匆来了。

“你个老兄弟,塞我甚地方?老夫活受罪!”郑国当头直戳戳一句。

“老哥哥,你可是国宝也,谁敢教你受罪!坐下坐下,听我说。”

李斯一番叙说,郑国听得良久默然。

一出频阳盐碱滩,郑国就发起了热病,昏沉沉几次要从马上倒栽下来。李斯总揽河渠,照应郑国与一班水工大吏是职司所在,自然分外上心。一见郑国状况不对,李斯立即觉得郑国不能再马上颠簸,欲报秦王,可王绾说秦王正在车中与蒙恬密谈。李斯稍一思忖,给王绾说了一声,立即带一班吏员护持郑国下了官道。进入栎阳,调来一辆四面垂帘的篷车让郑国乘坐,又请来一个老医士随车看护,这才上道疾行赶上了大队。将到咸阳,前队驷马王车突然停住,秦王带着蒙恬匆匆下车,找到李斯低声吩咐一番离去。依照秦王叮嘱,李斯将郑国乘坐的篷车交给了蒙恬。蒙恬立即带着自己的马队,护送郑国车辆离开行营大队,飞上了向南的官道。当时,李斯也是一肚子疑惑不明就里。

回到咸阳,李斯因尚无正式官邸,原居所又没有仆役照应,骤然回去难以安卧,被长史署安置在了咸阳驿馆的最好庭院。李斯沐浴夜饭方罢,正要上榻歇息,蒙恬大步匆匆来了。蒙恬对李斯说了韩国问罪郑国的消息,并说斥候已经探察到韩国刺客已经进入秦国的蛛丝马迹。奉秦王之命,他已经将郑国送到一个该当万无一失的地方去了,教李斯不要担心。李斯一时惊愕默然,这才明白了秦王中途停车,教他将郑国交给蒙恬的原因。李斯有些后怕,假若在自己护持郑国出入栎阳时陡遇韩国刺客,后果岂非难料?

次日小朝会,秦王的第一道王书,是擢升郑国为大田令,爵位少上造,府邸由长史署妥为遴选,务求护卫周全。王书颁布之后,秦王沉着脸说了一句话:“郑国是大秦国宝,是富民功臣。韩国敢加郑氏部族毛发之害,教他百倍偿还。”朝会之后,蒙恬陪同李斯去了那个“该当万无一失”的地方。一过渭水进入南山官道,一进茫茫树林中护卫森严的山林城堡,李斯立即明白,也不禁大为惊讶。无论如何想不到,秦王能教郑国住在章台行宫治病。护卫郑国者,是蒙恬的胞弟——少年将军蒙毅。

旬日之后,郑国高热已退。老太医说章台过于阴凉,不宜寒湿症者久居。秦王这才亲自下令,将郑国移回咸阳官邸。李斯说,目下这座大田令官邸,地处王城之外的重臣坊区,蒙毅又专门做了极为细致的护卫部署,完全不用担心。末了,李斯兴奋地说,回到咸阳将近一月,夏田抢种已经完结,诸般国事已摆置顺当。秦王早已经说好,大田令何时痊愈,何时重臣朝会,铺排日后大政方略。

“秦王……难矣哉!”良久默然,郑国一声长叹。

“老哥哥何意?”李斯有些意外。

“你我都是山东客,老夫可否直话直说?”

“当然!”李斯心下猛然一跳。

“老兄弟有所不知也。”郑国很平静,也很麻木,盯着窗外明亮的阳光眯缝着一双老眼,灰白的眉毛不断地耸动着,“当年韩王派老夫入秦,与老夫约法三章:疲秦不成渠,死封侯,活逃秦。老夫答应了。那时,山东六国不治水,六国又有盟约,严禁水工入秦。老夫对天下水势了若指掌,知道只有秦国不受山东六国牵制,可自主治水。入秦治水大有可为,是当时天下水家子弟的共识。然则,老夫若不答应韩王约法三章,便要老死韩国,终生不能为天下治水……”

“老哥哥且慢,”李斯一摇手,“先说说这韩王约法。疲秦,是使命?”

“对。使秦民力伤残于河渠,疲惫不能东出,是谓疲秦策。”

“那,不成渠,是不能使秦国真正成渠?”

“对。只能是坏渠,渗漏崩塌,淹没农田,使渠成害。”

“死封侯?”

“假若秦国识破,老夫被杀,韩国封我侯爵,食三万户。”

“活逃秦?”

“若老夫完成使命而侥幸未死,当逃离秦国,到他国避祸。”

“到他国?为何不能回韩国?”

“韩国弱小,不能抵挡秦国问罪。老夫不在韩,韩国能斡旋开脱。”

“这是说,只有老哥哥死,韩国才认你是韩人,是功臣?”

“大体如此。”

“厚颜!无耻!”素有节制的李斯勃然变色。

“老夫毕竟韩人,既负韩国,又累举族,何颜在秦苟活也!”

“老哥哥!你要离开秦国?”李斯霍然站起。

“老夫回韩领死,才能开脱族人。”郑国认真点头。

“不能!那是白白送死!”

“死则死矣,何惧之有?郑国渠成,老夫死而无憾。”

“老哥哥……”生平第一次,李斯热泪涌出眼眶,扑簌簌落满衣襟。

今日,郑国和盘托出如此惊人的秘密,李斯电光石火般突然明白,郑国既往的一切怪诞秉性与不合常理的烦躁,都源于这个生死攸关的命运秘密。一个心怀天下水势,毕生以治水为第一生命的水家大师,既想报国又无以报国,既想治水又无从治水,既想疲秦又不忍疲秦,不疲秦则背叛邦国,疲秦则背叛良知,如此日日忧愤,该当忍受何等剧烈之煎熬?在秦国治水,郑国最终选择了水家应有的良知,宁愿背负叛国恶名;面对邦国问罪,族人命悬一线,郑国又平静地选择了回国领死,要生生抛弃一个历尽艰难深深融入其中的生机勃勃的新国家,生生抛弃他刚刚在这方土地上建立的丰功伟业……

如此际遇,人何以堪?如此情怀,夫复何言?

“秦王驾到——”庭院中传来长长一呼。

“老哥哥……”李斯有些茫然了。

“老夫之事,与老兄弟无涉。”郑国平静地站了起来。

年轻的秦王大步匆匆地进来,郑国、李斯一拱手还没说话,秦王便焦急一句问道:“老令自感如何?林光宫干爽,我看搬去住上一夏。”郑国喟然一叹,深深一躬:“秦王待人至厚,老夫来生必有报答……”嬴政骤然愣怔,一时口吃起来:“老老老令,这是是是何意?”李斯见秦王急得变了脸色,一拱手道:“禀报君上,郑国要离秦回韩,以死谢罪,解脱族人。”

嬴政恍然点头笑道:“此事已经部署妥当,王翦已派出军使抵达新郑,我料韩王不致加害老令一族。”李斯正要说话,嬴政已经皱起了眉头:“不对!老令纵然离秦回韩,谈何以死谢罪,老令何负韩国?”郑国摇头一叹:“泾水渠成,老夫将功抵罪,该是自由之身矣。余事不涉秦国,秦王何须问也。”嬴政炯炯目光扫视着郑国,断然摇头:“老令差矣!果真老令无事,无论回归故国,还是周游天下,嬴政纵然不舍,也当大礼相送,使老令后顾无忧。今老令分明有事,嬴政岂能装聋作哑?”李斯深知秦王见事极快,想瞒也瞒不住,更没必要瞒,一拱手道:“臣启君上,郑国方才对臣说过:当年老令入秦,韩王与老令约法三章,老令自感违韩王约,是有以死谢罪之说。”嬴政一点头:“老令,可有此事?”郑国长叹一声点头:“老夫惭愧也!”嬴政倏地转过目光:“客卿,敢问何谓约法三章?”李斯便将方才的经过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