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四、灭楚首战 项燕大胜李信军【1 / 2】

孙皓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王假被俘获的捷报传来,秦国朝野一片欢腾。

岁末大朝会,秦王叩着王案开宗明义道:“诸位,今岁大朝,不同寻常。五年来,大秦雄师连下韩、赵、燕、魏四国,俘获三王。虽燕王喜在逃,残赵余部另立代国,然其苟延残喘之势,已经不堪一击。故此,燕赵余波战事,可相机一体解决。目下之要,在于全力应对最后两个大国,齐国、楚国。此意,长史已经书令预告,诸位今日放开说话。一日说不完,两日三日说。无论如何,要议决一个方略。如何议法,长史说话。”

李斯站了起来,拱手一个环视礼道:“诸位大人,奉君上之命,斯与丞相、上将军、上卿、国尉等预为会商,以为:齐楚事宜有两个大方略需得议决:其一,对楚对齐,孰先孰后?其二,对楚对齐,各需几多兵力?唯两大方略议定,各方官署方得全力谋划协力之策。今日大朝,先议用兵次序。”说罢,李斯向殿角站立的蒙毅一招手,再次向朝臣们拱手道,“录写书吏与史官均已就位,诸位可以说了。”

一日论争,出兵先后次序终于议定——先下楚国。秦王嬴政的归总说法是:“齐楚先后,不必再论。先齐固然容易,先楚更利大局。本王决断:先下楚国。明日朝会,议决对楚进兵方略。”

第二日朝会再举,专一议决对楚进兵诸项事宜。

议决灭国战事,一则议进兵总方略,一则议投入总兵力。前者关乎全局铺排,后者关乎大军调遣及各方配合。朝会伊始,李信慷慨激昂地陈述了“遮绝江淮,攻取淮北”的总方略,最后提出二十万大军灭楚。几乎所有的年轻大将,都赞同李信谋划。王贲做了些许细节补充,唯独赵佗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文臣座区,李斯始终没说话。尉缭大体赞同,唯觉兵力稍显单薄。王绾则着意申明无论方略如何,都会全力谋划后援。其余文武大臣,除了不置可否者,十之七八都赞同李信。也就是说,整个朝会没有一个人对李信方略持异议。从始到终,最要害的两位上将军,却一直没有正式陈述。蒙恬说,楚地与草原之战不同,近年揣摩不多,不好置评。王翦只听不说,一副睡态,似乎已经苍老不胜疲惫了。

“老将军,该当说说了。”举殿热辣议论,嬴政高声一句。

“啊,该、该老朽说话吗?”

王翦揉着惺忪老眼懵懂一句,又破天荒自称老朽,殿中不禁哄然一片笑声。王贲很是不悦地看了看父亲,又狠狠地响亮地咳嗽了一声别过脸去。王翦浑然不觉,大袖沾了沾嘴角,又清了清嗓子道:“老朽之见,灭楚,还是得六十万兵力。至于战法,老朽以为,当以战场大势相机决断。此时,老朽没有方略……”

也不知王翦说完没说完,大殿中又是哄然一片笑声。

这种笑声,与其说是嘲讽,毋宁说是大臣将军们因王翦不可思议地一连串老朽如何而生出的惊愕与滑稽,觉得老将军实在可乐。秦王嬴政也禁不住呵呵笑了一阵,拍案一叹道:“上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举殿安静,颇见惊愕。嬴政似觉不妥,遂正色道,“前日本王就教,老将军已经陈述了方才之见。自来军争方略,仁智互见,各执一词不足为奇。灭楚战事,容本王与丞相、上将军、长史、国尉等再行会商,之后立即实施。散朝。”

三日之后,王贲奉命入宫,共商对楚大战的最后决断。

这次是小朝会。秦王的庙堂谋划三大臣——丞相王绾、长史李斯、国尉尉缭,再加上将军王翦、蒙恬,再加王贲、李信、杨端和、辛胜、章邯等几员主力大将与老将军蒙武。长史丞蒙毅里外行走,算是半个与会者。没有了大朝会的诸般争议,小朝会简短了许多。先是丞相王绾禀报:由丞相府总领,各方官署也已经做好了相关的伐楚筹划,相关郡县的粮草器械民力,已经开始预为囤积。接着李斯禀报:几日来已经征询了几位王族元老之伐楚谋划,没有新方略提出,均大体赞同李信将军方略。之后,老尉缭的竹杖遥遥指点着地图,陈述了秦王与几位大臣在大朝会之后谋定的伐楚用兵方略。最后,秦王征询诸人评判,说明如无重大异议,则照尉缭陈述之方略进兵。

三大臣之外,王贲、李信等一班年轻大将均表赞同,蒙恬申明无异议。只有王翦说了一句题外话:“伐楚之战,贵在正,不在奇。主将但有韧性,此战未必不成。”却没有就进兵方略表示可否。此前王翦已经明白陈说了自家看法,秦王与大臣将军们也再没有要王翦说话。

此次朝会明确的进兵方略是:

其一,以李信为主将,蒙武为副将,率二十万大军直下楚都寿春;

其二,以王贲部秘密进兵淮南江北,隔断楚军渡江南逃之路;

其三,以巴蜀水军顺江东下,占据彝陵房陵,隔断楚军荆楚逃路;

其四,以李斯、姚贾为后援大臣,全力督导中原郡县粮草民力。

王贲很有些沮丧。没有想到小朝会的几乎一切部署,都被父亲事先说中了。大将果然起用了李信,兵力果然是二十万,文武大臣们果然无人异议,秦王也果然没有再度征询父亲谋划。唯有两处,王贲没有想到,却也暗合了父亲的预料,一是派老将蒙武做伐楚副将,二是派自己做了外围偏师将军。

这般分派,王贲确实没有感觉到战事谋划的合理性,却隐隐嗅出一股军功多分的气息。这令王贲很是郁闷。蒙武固然资望深重,所率老军也是昔日秦军精锐,然蒙武毕竟久在国尉署,没有做过领军大将,其将性又偏于柔弱,既不能补李信之缺,又不能纠李信之错,如何能是最佳的幕府格局?如今,王贲只能担任淮南江北之遮绝偏师。如此使命,秦军任何一个大将都会做得很出色,秦王若想均分功劳,何不将这个偏师之功也让给冯劫等大将,何须一定要派给他?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深秋,秦国南进大军隆隆启动了。

李信确定的战法是:铁骑分割淮北,聚歼项燕主力;淮南一战,攻克郢寿。淮北平野漠漠山峦低缓,最有利于骑兵驰骋突击,所以如此战法一提出,得到了将军都尉们的一致赞同。

“轻兵疾进,年末灭楚!”老将军蒙武奋然吼了一声。

“轻兵疾进,年末灭楚!”将军都尉们一齐大吼。

一路南下,年末灭楚的吼声响彻秦军上下,也伴随着黑压压的大军洪流淹没了沿途郡县。如此进军声势,是秦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楚北大为震恐,民众惶惶逃亡淮南,城邑守军纷纷弃城南撤;淮北重镇陈城,在秦军越过城池之日变成了一座无军无民的空城。李信心头怦然一动,如此空城座座,楚国若放弃淮北全力南逃,王贲偏师能堵住吗?主力追不上,偏师截不住,灭楚大战岂非泡影?心念及此,李信断然下令:“蒙武率铁骑军兼程独进,两日攻占寝城,旬日会师城父!”

眼见军令司马飞骑而去,李信又对中军司马下令道:“步骑两分,章邯率步军拖后跟进;本帅亲率轻装铁骑,飞兵直下。两日攻占平舆!旬日会师城父!”中军司马“嗨”的一声,飞马直奔后路的章邯军。大约小半个时辰后,八万铁骑将所有重甲器械就地留给步军安置,全部轻装就绪。李信一声令下,八万铁骑在广阔的原野展开,黑色飓风一般卷向了西南的汝水流域。

飞骑一日一夜,李信铁骑大军激扬着遮天蔽日的烟尘,于次日午后隆隆卷进了平舆地界。秋日夕阳之下,遥遥望见平舆城头飘动的旌旗与蠕动的兵士,秦军骑士们立即遍野欢呼起来:“噢嗬——有人了!开战了——”遍野呼啸夹着战马嘶鸣,在震撼大地的隆隆马蹄沉雷中如同长风激荡。此时,中央幕府马队堪堪勒定,云车顶端的军令大纛旗刚刚升起,旗面一个前掠尚未完成,云车下第一通战鼓尚未落点,前军冯去疾部的一万铁骑骤然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吼杀声,狂飙巨浪般卷向了城下。所有这一切,都在广阔的原野极为流畅地爆发着,仿佛上天制作的一架完美无比的器械在自动运行。

“禀报将军:蒙武军业已占据寝城——”

“禀报将军:平舆守军不战而降!冯去疾请命入城!”

“好!”李信大手一挥连续下令,“冯去疾部入城,留守平舆!其余各部驻扎城外,起炊战饭,整休一夜,明晨直下城父!”军令司马匆匆去了。未及片刻,平舆城内外炊烟大起欢呼声大作。

下达完军令,李信匆匆下了云车,飞马进入平舆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