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德茂接过竹简,心中一凛。他小心翼翼地应道:"秦大姑娘放心,老奴一定将这话带到。"
待祖母随高德茂入宫后,跟来的秦锦筠,低声问道:"长姐,你说祖母会不会被皇帝说动?"
秦望溪目光如炬,轻声道:"形势逼人,祖母和皇帝……都挡不住!"
"皇帝真的能杀安王吗?"秦锦筠忧心忡忡。
秦望溪深吸一口气,缓缓道:"皇帝不处置安王,不足以平息民情民愤。一旦动手处置……这贪功冒进,害的数十万将士葬身的罪,这怕担罪责,而将过错推于忠魂之身的行为,足以让安王此生再无能力问鼎高位,极可能被圈禁……或贬为庶民。"
秦锦筠眼含泪水,却难得露出一丝狠色:"便宜他了!"
秦望溪继续分析:"皇帝若是能狠下心杀安王,至少在百姓心中还能留一个好名声。他若舍不得……便是尽数将民心推于了秦家!忠烈为民反惨死,皇子苟且却保命,孰是孰非自在民心!"
秦锦筠攥紧拳头,低声道:"报仇简单!只要有心……总能杀了安王!何必白白便宜皇帝动手落一个好名声?民心这样强大的刀刃,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好吗?安王贪生怕死背弃百姓,想他死的大有人在,哪天不小心夜黑风高被人抹了脖子,除了皇室……怕也无人为他落泪了!"
秦望溪听罢,心中暗暗点头。
殿内,皇帝终于看到了那染血的竹简。他的脸色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难看。原本以为只是小败,没想到竟是如此惨烈。
皇帝握紧竹简的手微微颤抖,心中翻江倒海,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远超想象。
秦家的举动,已经不仅仅是为一家一姓讨公道那么简单了。这是在挑战皇权,是在逼他做出选择。
长公主立于殿中,拄着拐杖,身姿不失威严,她直视皇帝,一直看着皇帝看完竹简。
皇帝强压怒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长公主,您这是何意?"
长公主不卑不亢:"陛下,秦家子弟为国捐躯,却落得如此下场。老身今日来,只为讨一个公道。"
皇帝的手在颤抖,眸中怒火翻腾。案前的奏折仿佛在嘲笑他,那个金牌,竟成了引发这场灾难的导火索。
"狂妄的安王!"皇帝低声咒骂,声音中充满了懊悔和愤怒。他本想借安王之手敲打护国公府,削弱这个功勋之家的威势。谁曾想,竟酿成如此大祸。
殿外,皇后踱步不止,眉头紧锁。她太了解皇帝的性子,生怕他一时冲动就应了那些人的要求。
"陛下,"长公主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老身有话要说。"
皇帝抬眼,示意她继续。长公主缓缓道来,讲述了当年出嫁时,先帝的嘱托。她的声音平静,却如一把利剑,直直刺向皇帝的心脏。
"父皇曾言,护国公府秦家乃国之柱石,大魏脊梁。皇室需依仗秦家,也须防备秦家。"长公主的目光如炬,"我以皇室之血起誓,要替父皇守住皇权,防备秦家有反心。"
皇帝的眉头越皱越紧,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长公主继续道:"陛下可知,这些年我一直养着一支御林密卫?即便国公爷和我那几个儿子上战场,我也未曾动用过。"
"你防的是什么?"皇帝沉声问道。
"为防秦家反心。"长公主直视皇帝的双眼,"所以今日,我向陛下谏言,安王必须杀!"
皇帝的心头一震,他知道长公主说的有理。可那毕竟安王是他的儿子啊!他的目光在长公主脸上搜寻着,试图找出一丝私心的痕迹。
"长公主,你就真的一点私心都没有吗?"皇帝盯着长公主的眼睛,声音中带着一丝试探。
长公主不卑不亢,"老身首先是皇室的长公主。"她的声音坚定,却掩盖不住指尖的微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皇权方能长久!若陛下杀安王,这一次,武德门外的百姓,就尽是陛下收揽的民心!"
皇帝闭上眼,思考半响,良久,他睁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去,传旨。"
殿外的太监领命而去。皇后听闻,脸色煞白,险些晕厥。她踉跄着冲向大殿,却被侍卫拦下。
武德门外,百姓们屏息以待。终于,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王罪大恶极,即刻废黜,永不复位。孙焕文一族,诛灭九族!"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秦家女眷们掩面而泣。
皇宫深处,皇帝眼中满是疲惫。长公主起身告退,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她的背影似乎比来时更加佝偻了几分。
皇后终于冲进殿内,扑到皇帝脚下痛哭。"陛下,您怎么能……怎么能这样对待咱们的儿子啊!"
皇帝只是沉默。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秦家的势力虽然受挫,但根基犹在。孙焕文叛乱,更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秦望溪……"皇帝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想起了长公主的那个聪慧过人的嫡长孙女,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夜深了,宫灯如豆。皇帝独坐御案前,在一份密折上写下了几个字。他将导演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他,就是这场战争的主导者。
数日后,皇宫大殿内,檀香袅袅,珠帘低垂。秦望溪立于殿中,素衣如雪,眉宇间一抹凝重。
皇帝面带笑容,目光却闪过一丝狠烈。"秦望溪,你倒是有几分胆识。"
秦望溪心中一凛,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多谢陛下夸赞,臣女愧不敢当。"
皇帝站起身,缓步走下台阶。秦望溪屏住呼吸,暗自戒备。
"既然你如此关心朝政,不如"皇帝的声音突然顿住。秦望溪心中警铃大作,不知皇帝要说什么。
"不如你来做这个军机大臣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俱是一惊。秦望溪更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这这恐怕不妥吧?"她小心翼翼地说道。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有何不妥?朕觉得甚好。"
秦望溪心中忽然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这是要将她推到风口浪尖啊!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臣女恐难担此重任。"
皇帝却不容她拒绝:"朕意已决,你且好好准备吧。"
秦望溪心中苦笑,却不得不应下。"臣女遵旨。"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她退下。秦望溪行礼退出大殿,心中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