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归时有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光微熹,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牛啸天那标志性的洪亮嗓门远远就传了过来,惊飞了檐角上打盹的麻雀。
“三郎!三郎!快出来!”牛啸天一边嚷嚷,一边大步流星地往院里闯,“你那蜜糕可是让我念叨了一路,赶紧拿来让老程尝尝!”
韩远正在厨房里忙活,听到外面的动静,不由得莞尔。这位威震朝野的程国公,此刻倒像个等着吃糖的顽童。
“程叔别急,面团还在发酵。”韩远探出头应了一声,目光扫过院子,发现不止牛啸天一人,赵天骏、薛马鸿、欧阳勇、马进远几位国公也都来了。
赵天骏捋着胡须笑道:“一路上都听这夯货念叨你家的蜜糕,说什么都要来尝尝。”
“就是就是,”马进远接过话茬,“这老程平日里山珍海味不离口,今儿倒为了几个蜜糕折腾我们跑这么远。”
韩远赶紧出来迎客,“几位叔父请进屋歇息,我这就去准备。”
“不用客气,”薛马鸿摆摆手,“我们就在院子里坐着等,正好晒晒太阳。”
周嫂已经麻利地搬出几张长凳,又端来热茶。几位国公围着小桌而坐,茶香袅袅升起,倒也惬意。
韩远回到厨房,掀开盖着面团的布,仔细检查发酵情况。面团已经膨胀了一倍有余,轻轻按下去,面团缓缓回弹,正是最佳状态。
他先和了一锅豆浆,又开始准备油条的面团。灶膛里的柴火烧得正旺,锅底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这小子在忙活什么呢?”牛啸天探头张望,“怎么还不见蜜糕的影子?”
“老程你就别催了,”赵天骏笑骂道,“你看看你那点出息。”
韩远手上动作不停,将发酵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知道练过无数遍。
很快,第一锅油条下锅,金黄的面条在滚油中膨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豆浆也煮得浓稠,一股淡淡的豆香飘散开来。
“这是什么味道?”欧阳勇鼻子动了动,“好香。”
韩远笑而不语,继续忙着和面团。他将猪肉剁成细末,加入葱姜调味,又放入一些特制的香料。
“猪肉?”牛啸天皱眉,“那可是贱肉,我可不吃。”
“程叔别急着下定论,”韩远手上动作不停,“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他将调好的馅料放入擀好的面皮中,手指灵活地捏出漂亮的褶子。这些包子的造型,在这个时代可是闻所未闻。
“这手艺,”赵天骏看得入神,“不像是在山里学经的吧?”
韩远心中一笑。这些人哪里知道,他脑子里装着两世的记忆。前世那些精致的包子技艺,在这个时代可是稀罕物。
等待包子二次发酵的时候,他又开始准备其他点心。很快,整个院子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连外面经过的村民都忍不住驻足张望。
“三郎啊,”薛马鸿忍不住问道,“你这手艺是从哪学来的?”
韩远一边忙活一边答道:“小时候跟着娘学的一些,后来自己琢磨,慢慢就会了。”
这时,第一笼包子出锅了。金黄的包子个个圆润饱满,褶子整齐,香气四溢。
欧阳勇最先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好吃!这猪肉一点腥味都没有,又鲜又嫩!”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动筷。连之前嫌弃猪肉的牛啸天,此刻也吃得不亦乐乎。
“这豆浆也是一绝。”
“油条酥脆,蘸着豆浆吃更香。”
“蜜糕更是难得,外酥里软,香甜可口。”
几位国公你一言我一语,吃得不亦乐乎。韩远看着这一幕,心中暗喜。这些平日里吃惯山珍海味的大人物,竟被自己的手艺征服,这比什么赞美都有成就感。
“三郎,”薛马鸿一边吃一边说,“你这手艺,在洛京城开个铺子准赚大钱。”
韩远摇头笑道:“我只想安心在村里过日子。”
“那可惜了,”赵天骏叹道,“不过也好,以后我们想吃了,还得专程来找你。”
这时,外面又传来脚步声。
“三郎,城里送信来了,说是要加订明天的面饼。”
韩远点点头,心中盘算着要多准备些面粉。他的小买卖虽然起步不久,但在洛京城已经渐渐打出名气。
“对了,”牛啸天突然想起什么,“明天是太子殿下的寿辰,宫里不知道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依我看,”马进远笑道,“宫里那些御厨的手艺,未必比得上三郎。”
“那是自然,”牛啸天打了个饱嗝,“要我说,干脆让三郎去宫里当御厨得了。”
韩远连忙摆手:“程叔说笑了,我这点手艺,哪敢在宫里献丑。”
“你小子就是太谦虚,”赵天骏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也好,要是你去了宫里,我们想吃这些可就难了。”
几位国公又说说笑笑了一会儿,这才意犹未尽地告辞。临走时,牛啸天还特意打包了一些包子,说要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送走了几位国公,韩远开始收拾院子。阳光正好,照在案板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
他看着厨房里堆着的面粉,想着明天还要早起准备城里的订单。虽然辛苦,但能用自己的手艺让人开心,这种感觉很好。
院子里,炊烟袅袅升起,带着面香飘向远方。韩远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正想着,外面又传来喧闹声。
“三郎,听说程国公他们来了?可还有包子剩下?”
“就知道你们会来,”韩远笑着应道,“我特意留了一笼。”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充实地过着。韩远的手艺渐渐在方圆百里出了名,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来排队买他的包子和面饼。
这一天,当韩远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快看,那是宫里的仪仗!”
“听说是太子殿下派人来的!”
韩远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出厨房。院子外面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几位身着官服的太监正在打量着这个不起眼的小院子。
“可是韩五郎在此?”为首的太监扫视一圈,目光落在韩远身上。
韩远擦了擦手上的面粉,上前行礼:“小民正是。”
“太子殿下听闻你的手艺,特意派我等前来,请你入宫做御厨。”
这话一出,院子里顿时一片哗然。韩远却只是平静地笑了笑:“请大人回禀太子殿下,小民愿意留在村里,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太监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被拒绝。他正要说什么,韩远已经转身回了厨房,继续和面、揉面,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阳光依旧温暖,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灶台上的火焰欢快地跳动,锅里的水汽升腾而起,又一个平凡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