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凝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社领导来过甜水村后,村民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心思全都扑在了温室种菜上,便是林家新房落成,都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梁爱国更是每天都要去蔬菜大棚走一趟,瞧着被大家精心照料着青菜,一天天的长大,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
公社领导离开的第二天,便派人传了话,甜水村蔬菜大棚出产的蔬菜,都被镇上的政府食堂包了。
为此梁爱国还带着林国栋去镇政府走了一趟,和相关人员商量了收购价格。
这会儿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青菜可是稀罕物,自然不能按照平时一毛钱三斤的价格交易。
两方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定下了两毛钱一斤的价格成交。
这个价格虽然比平时的市场价高了不少,但在冬天能吃到新鲜的青菜,镇政府食堂这边也觉得物有所值。
梁爱国和林国栋回到村里后,便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村民们听后,自然是欣喜不易,纷纷把自家种的青菜都拿出来卖钱。
林霜听到这个价格后,并没有觉得欣喜,反而觉得卖便宜了,毕竟这些种子可都是泡过空间水的,且不说口感,便是营养价值都比一般的青菜高。
吃多了不说百病全消,便是强身健体也不成问题。
林霜心里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明白,现阶段能卖出两毛钱一斤的价格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镇上的消费水平就摆在那里,她就是有心想要卖高价,恐怕就没人愿意买啊!
村里人都忙着种菜换钱的时候,林家人也没闲着,都忙着布置新房呢!
要说这曾木匠也是个脑子灵活的,为了尽快打完林家的家具,便把一些小件儿家具都分给了其他村相熟的木匠。
因此林家新房子落成后,家具也紧跟着到位了。
如今新房那边,家具都摆放好,卫生也收拾干净了,只差窗帘儿之类的软装,就可以入住了。
林霜每次去镇上都倒腾不少东西回来,就像是仓鼠搬家一样,因此钱桂英手里有不少布料。
林福海带着林国栋在新房这边烧炕烘屋子的时候,林霜和钱桂英在家里做窗帘。
林霜和钱桂英坐在炕上,手里拿着布料,认真地挑选着适合做窗帘的布料。
“闺女,娘觉得你选的布料颜色太鲜艳了,被人瞧去少不得说三道四,还是选些素净的颜色吧。”
钱桂英看着林霜手里那块碎花布,有些犹豫地说道。
“行,听娘的!“
林霜不置可否,笑着应下,虽然她觉得自家盖了新房,窗帘颜色鲜艳些,才跟新房更相配。
但是考虑到如今的大环境,林霜可不敢太有个性,决定听钱桂英这个原住民的话,不给自己找麻烦。
“娘,您看这块怎么样?颜色素净,挂上去既大方又耐看。”
林霜把手里的碎花布放到一边,重新挑了一块素净的蓝色布料。
“还是我闺女会挑,这块不错,颜色素净,摸着也厚实,挂个几年都没问题。”
钱桂英接过布料,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吝夸赞道。
林霜被钱桂英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笑了笑,帮着钱桂英裁剪布料。
母女俩有说有笑,时间不知不觉而过,晚饭前就把窗帘都弄好了。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林霜简单的做了个刀削面,当林福海和林国栋从新房那边回来的时候,刚好开饭了。
饭桌上,林福海一脸满足的吃着骨汤刀削面,钱桂英问起新房那边的事情时,他不时的回上几句。
饭桌上的气氛温馨而融洽。
吃过饭后,林父提议去新房那边把窗帘挂上,林国栋和钱桂英听了,立刻点头同意。
林霜也没有意见,全当是饭后消食了。
一家人收拾好碗筷,便拿着做好的窗帘,兴冲冲地往新房走去。
手电筒的光束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明亮。
林霜跟在家人身后,手里拿着窗帘,目光落在周围,看着村里低矮的土坯房,皱了皱眉。
温室蔬菜虽然让村里人多了进项,但是在起步阶段,温室蔬菜的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各家各户分到的那点儿零花钱,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改变村里百姓的生活。
虽然心里明白,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但是看着破败的村子,林霜心中不免有些着急。
有时候,林霜真是恨不得去山里,直接把那个藏宝地的金银财宝取出来,用在村子的建设上。
不过她也只是这么想想!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林霜已经给村民们指了一条发财的路子,只要抓住机会,好日子指日可待。
大约走了十分钟,便到了林家的新房。
林国栋打开院门,一家人走进院子。
新房子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安静,红砖青瓦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院子里移栽的榆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一样。
民间素有“榆钱满地跑,富贵自然到”的说法,因此村里人都喜欢在院子里种榆树。
林霜也挺喜欢榆树的,开春的时候可以吃榆钱饭,还能做榆钱窝窝吃。
“哎呀!忘记拿盏灯过来了。”
看着漆黑的房间,钱桂英一拍大腿,懊恼道。
“没事儿,咱们不是有手电么?照得更清楚。”
林霜晃了晃手电,光柱照在房间的窗户上,里面的布置一目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