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却说骆震追杀谢旌至潭水河畔,待两军交战,方才发觉中了诡计。
如今前有千余精锐甲士,刀枪皆利,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挺进,势不可挡。
身后又有那嘴硬小将率千骑威胁后背,骆震大惊之下,情知此时只有向前杀散那千余步卒方能有战胜可能,遂叫三千麾下死战向前。
他却不知,那结阵的千余人,所属营号为 “破阵营”,个个皆是精挑细选的虎贲之士,身材高大且力量皆为军中翘楚。
他们身上穿着江陵最新打造的铠甲,宛如坚不可摧的铁城,刀箭难伤分毫。
手中的特制武器,虽比不上后来赫赫有名的陌刀,却也是用料十足、细细打磨而成,分量颇重,挥舞起来虎虎生风,寻常札甲亦不能挡。
赵林骑马落于阵后,目光如炬,手中破军槊一挥,大喝道:“破阵营!杀!”
声如洪钟,杀气凛然。
“破阵营” 亦齐声高呼,喊杀声直冲云霄,气势如虹,列阵而前,刀劈枪刺。
前排大刀纷纷落下,似能开山劈石一般,敌军的前排士卒根本抵挡不住这等大力,瞬间被砍倒一片,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第二排的长矛手则瞅准时机,趁着前排抬刀之际,从人缝之中迅猛捅刺而出,长矛锋利,精准地扎入敌军胸腹,又有一排敌军捂着肚子倒下,鲜血染红了这片河畔。
骆震见状,心中大骇,他虽有三千余人,可此时前方遭受这如狼似虎的 “破军营” 强攻,后方又被谢旌那千余精锐骑兵不断掠阵袭扰,整个军阵瞬间乱作一团,士卒瞻前顾后,毫无章法可言,甚至已有人丢盔弃甲,只想夺路而逃。
骆震心急如焚,挥舞长枪,大声呼喊,命士卒稳住阵脚,可慌乱的情绪早已在军中蔓延开来,惨叫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如何能听到他的号令?
不过短短几个呼吸间,那破阵营已杀至近前。
骆震眼见大势已去,心中叫苦不迭,无奈之下,只得拨转马头,欲率残兵败将往回逃窜。
可谢旌哪会放过这等绝佳的机会,见骆震要逃,立即率千余骑兵从后掩杀。
马蹄滚滚,在骆震等人的身后如催命的鼓点般响起。两条腿的人又怎跑的过四条腿的马?
骆震在慌乱中只顾埋头狂奔,却偷眼瞧见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那原本还算庞大的三千人马,此刻已被打得溃不成军,死伤大半。
而谢旌的骑兵则越追越近,仿佛随时都会赶上来,一刀取了他的性命。
便在此时,左右忽抱拳道:“我等舍命挡住追兵!将军快快回城!”
言罢,十余骑便拔转马头,向追兵反冲。
然者十余人虽忠勇,却怎挡得住赵林亲自调教的骑兵?
只一个冲锋,便尽数被戳于马下。
追击中的谢旌见状,暗赞一声,却来不及感叹,便叫身侧百余骑快马加鞭,定要拿下骆震。
直追了七八里,方才赶上。
骆震见追兵已至,逃无可逃,只得下马请降。
谢旌叫骑卒将他绑了,又率兵掩杀了一阵败兵,方才回潭水河畔去寻赵林。
及至二人相见,骆震所率三千余人马已十停去了七停,只余八九百人跪地请降。
谢旌提着骆震来至赵林马前,喜不自胜,拱手言道:“将军奇谋,此战大胜矣!”
赵林闻言,环视战场,却不接茬,反而谓谢旌曰:“显扬领五百骑沿大路向南,支援肃之。待下了二城,再行论功行赏。”
谢旌喜滋滋的抱拳应诺,将骆震掷于地,领兵而去。
赵林则打量了一番骆震,言道:“汝既降,可愿去叫开城门?”
骆震见赵林虽年少,却是一身上位者气度,急颔首曰:“愿从将军之命。”
赵林微微点头,叫左右为其松绑,率人马往潭中城赶去,只留下二百人打扫战场。
骆震为本地豪族,兵败投降,亲自叫门,自然无人违抗,赵林于是引兵入城,接管城防,安抚民众不提。
话分两头,周陵自领军伏于潭中、武安之间大路,及至夕阳西下,亦不曾见城中出兵,遂无奈领兵至武安北门外三里处下寨。
方才立下栅栏,周陵亲领千余人在栅栏外列阵,提防敌军出城袭扰。
忽有斥候来报,言有三千余人自武安西门而出,绕侧翼而来。
周陵急叫传令,暂停立寨,结阵御敌。
及城中兵马赶来,两军射住阵脚,敌阵中有一骑策马而出,喝问道:“何方宵小,胆敢犯我疆域!”
周陵闻言,于阵中喝道:“我乃玄德公麾下虎雏将军部将周肃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汝何大言不惭!竟敢言汝之疆域!”
那人许是见周陵辩才了得,许是喝问只为探听周陵身份,闻周陵所言,便回阵,叫左右翼一齐压上。
周陵见状,暗忖此人倒是颇有统兵之能,叫左右翼压上,呈口袋状以兵势诱敌深入,进而合围绞杀。
然周陵虽年少,却先随周瑜读兵书,后有赵林、陆逊这般人物言传身教,岂能不知如何应对?
当下便叫挥舞令旗,命左翼前突,右翼后撤,又从中军调拨数百人归右翼,从左翼调拨数百人归中军。
如此一来,军阵呈斜向展开,左翼只放三排刀盾;中军前排刀盾,次排长矛,最后弓弩;右翼配置与中军一般无二,却是人数最多。
此应对之法为赵林亲授,乃雁行阵变体,专克敌包抄军阵。
周陵左翼最先与敌军右翼接战,却赖刀盾阵容密集,人顶盾,盾顶人,不求杀敌,只管稳住阵脚。
周陵命中军弓弩手侧向攒射,敌军见状,只得将中军亦向前压上。
及双方中军接战,周陵急挥旗,右翼大部趁机斜向前插。
前排刀盾与敌交战,却叫长枪手横向展开,迂回绕至敌侧。
敌左翼两面受敌,又遭两面箭矢攒射,不能相抗。
侧面士卒依照本能,三五人汇聚起来,举盾防守,却被长枪手趁机反包围。
周陵见状,喃喃道:“军势已成,此战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