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小橘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古老的城镇边缘,有一座被岁月遗忘的吏舍,它曾是显赫一时的官员居所,如今却如同被世界遗弃,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杨柳林中。吏舍周围,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看似宁静祥和,实则暗藏玄机,仿佛每一阵风都携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逸,一位年轻的书生,因厌倦了终年困于狭小的吏舍,决定在一个清晨,趁着曙光初现,踏出郊外,寻找一丝心灵的慰藉。他漫步在杨柳林间,感受着自然的清新,心中的烦忧似乎也随之消散。然而,当他走到一片青山环绕的开阔地带时,一股莫名的寒意突然袭来,让他的心情瞬间沉重。
正当他准备继续前行时,一阵低沉的哭泣声突然传入他的耳中。那声音断断续续,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令人毛骨悚然。李逸循声而去,却只见一片荒芜的原野,细雨蒙蒙,雾气缭绕,根本不见人影。他心中一惊,意识到这片看似美丽的原野,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恐怖秘密。
他继续前行,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座荒废的宅院前。宅院大门紧闭,门楣上刻着斑驳的字迹,依稀可辨是“陶氏故居”。李逸推开门,一股霉湿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内杂草丛生,几间房屋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倒塌。
他走进其中一间屋子,只见屋内陈设简陋,却异常整洁,仿佛还有人居住。正当他四处打量时,一阵风吹过,门突然关上了,紧接着,屋内的烛火也莫名其妙地熄灭了。黑暗中,李逸听到了低沉的叹息声,那声音仿佛来自地底,又仿佛就在耳边。
他壮着胆子,点燃烛火,再次环顾四周,却只见一张破旧的书桌,上面放着一本泛黄的诗集,以及一支未干的毛笔。李逸翻开诗集,只见其中一首诗,与他之前读过的古诗惊人地相似:“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脚步声,由远及近,似乎有人在靠近。李逸紧张地握紧烛火,却只见一个身影缓缓出现在门口。那是一个穿着古装的女子,面容憔悴,眼中满是哀怨。她缓缓走向李逸,低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位女子名叫陶婉,曾是这座宅院的主人。她因家族冤案,被迫离开此地,流落他乡。多年后,她带着复仇的心愿归来,却发现宅院已荒废,家人已不在。她无法接受这一现实,最终在这宅院内自尽,灵魂无法得到安息,化作怨鬼,徘徊于此。
陶婉告诉李逸,她的冤魂一直未能散去,是因为她心中有一股强烈的怨念,想要找到那个陷害她家族的真凶,为他们报仇。然而,她无法离开这座宅院,也无法找到那个真凶的线索。她希望李逸能帮助她,解开这个谜团,让她得以安息。
李逸听完,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同情和决心。他决定帮助陶婉,解开她的怨念。他开始在宅院内寻找线索,却发现这里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找到了陶婉家族的遗物,以及那份冤案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由于一个贪婪的官员为了夺取陶家的财产而精心策划的阴谋。
李逸决定将这个真相公之于众,为陶婉家族洗清冤屈。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宅院时,却遇到了那个贪婪的官员的鬼魂。官员的鬼魂愤怒地扑向李逸,想要阻止他揭露真相。然而,李逸却毫不畏惧,他紧紧握住手中的诗集,大声吟诵着陶婉的诗句,仿佛从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最终,李逸成功地将真相公之于众,为陶婉家族洗清了冤屈。而陶婉的冤魂也在得知真相后,终于得以安息。她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了宅院中。
然而,那座荒废的宅院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平静。每当夜幕降临,细雨蒙蒙之时,总会有人隐约听到那阵凄凉的哭泣声和叹息声。那些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未了的冤屈,也提醒着人们,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有些记忆和灵魂,是永远无法被遗忘的。
李逸在经历这段恐怖的经历后,也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喜。他最终决定,放弃仕途,归隐田园,过上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然而,每当他回想起那座荒废的宅院和陶婉的故事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敬畏和感慨。他知道,有些故事,虽然恐怖,却也能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