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章 失街亭【1 / 9】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章 失街亭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二二八年)春,汉中山地上一支八万人马的大军向北推进。他们要北伐曹魏,光复刘汉,进行一次义薄云天的神圣之战。

汉中山地沟沟整整,坡陡谷深,道路十分难行。只见山上沟底不是车辆辎重,就是步骑人马,满山遍野,马嘶人叫,熙熙攘攘,十分拥挤。

然而队伍长而不乱,令行禁止,集散有序。只听:严鼓一通,步骑悉装;二通,骑兵上马,步卒结阵;三通,队伍前进!

队伍中还见色旗五面,指挥进退。色旗分别代表各种状况:见沟坑揭黄旗,揭水润揭黑旗,入林薮揭青旗,见野火揭赤旗。

军中旗鼓相应,行则鱼贯,立则雁行。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队伍,他们的统帅,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这一年才四十八岁,正是壮室之秋,宏图待举。

此时他正坐在四轮车上。他的背后是一面帅旗,上书“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左右是两面彩旗,左书:“破魏灭曹”;右书:“光汉复刘”。两位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虎翼将军张苞执矛横刀,策马紧随在后。

推车使者罗安,年纪五十上下。他跟随丞相十几年,是一个称职的车夫。此刻在万马军中为丞相推车,更是精神抖擞。孔明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坐,却脸色庄重。他望着坡上沟下的千军万马,心事重重。

为了这次北伐,他精心筹划、准备了好几年。建兴三年,为解后顾之忧,他曾亲率大军,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平了南中。之后又是积谷练兵,调整军务,上表出师,这才有了今日八万大军的北伐。

汉中今春干旱无雨,干涸的土地一片荒凉。大军过后,沙黄土就被碾成一层薄薄的粉末,北风吹来,立刻卷起漫天的烟尘,把大军掩没在无边无际的尘雾之中,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

孔明羽扇一指,问道:

“前面是什么地方?&34;

随军长史场仪见问,急忙策马来到丞相车旁,拱手答道:”回禀丞相,前面就是沔阳,过了沔阳就是阳平关。再三天行程就到曹魏的前线,可以与敌交战。“

杨仪也是年近五十的文臣,职授绥军将军,一向才干出众,办事干练,孔明特地把他调到军中担任长史。

出征以来,军务节度,粮袜调拨,被他理得有条有序,一清二楚,未见半点差错。孔明对他十分赞赏。

眼下孔明只是挥扇--指,随便问问,他就答得这样详细,更使孔明心里满意。

”杨长史,故骠骑将军马超墓地就在沔阳,不知离这还远不远?“孔明忽然想起了故人。

”是的,马将军的墓离这不远。马将军是章武二年去世的,享年仅四十七岁。“杨仪回答得更详细,并为马超早逝,脸上显出沉痛之色。

孔明曲指一算,马超逝世竟有七个年头。不由长叹道:”想当年马将军一家二百余口,被曹操所诛将尽。将军挂孝起兵,杀得曹贼割须弃袍,吓得曹兵闻声丧胆,当年威震潼关,何等英雄气概。未料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竟成千古遗恨,真是可悲可叹!&34;

当即传令,兵到沔阳暂驻一日。又令马超从弟平北将军马岱挂孝。他要亲自祭墓。

马超墓地处河阳城北山坡之上。将军墓荒废已久,日久未修,已经沦成一片平地,好似无主之坟。只有一块石碑孤零零半掩在枯草之中,墓碑上却书:“汉嫠乡侯骠骑将军马超墓”。

孔明见状,只感内疚。将军生前立下丰功伟绩,死后连一个象样的墓园都未能为他修建,真是亏待了英雄之灵。但是眼下北伐在即,连活人都照应不周,实无财力为将军建造墓园,只有暂且委屈将军了。

“维大汉建兴六年三月初五日,武乡侯、丞相诸葛亮,谨陈祭仪,亲祭故骠骑将军马超。 &34;

孔明亲读祭文,才念了一句,挂孝跪祭的马岱就泪如泉涌,放声痛哭。身后陪祭将士,也都一片唏嘘。

孔明更是百感交集。回想入川之初,主上英明,卧龙凤雏相得益彰,五虎上将各独当一面,真是龙云济会,群英一堂,一派繁华景象。到如今,先主驾崩,凤雏折翅,关羽走麦城,张飞丧阆中,黄忠、马超相继逝去,能征善战的良将只剩下白发皓首、年近七旬的老将赵云了。

想到此,孔明心里不由一片空虚。此番北伐,到底有几分把握,能否一举战胜魏军,占领关中,收复长安,实未可知。

念罢祭文,他又不禁回头扫视身后的各部将领。只见老将赵云以下,还有镇北将军魏延、前军都督张翼、牙门将王平、安汉将军李恢、副将吕义、车骑将军刘琰、右将军高翔、奋武将军马忠、抚戎将军张疑、平北将军马岱、到将廖化、扬武将军邓芝、前将军袁林等。再后面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将。

参军马谡以下,是长史杨仪、行参军向朗、从事樊岐、典军书记樊建、令史董厥等。

左右护卫使是关兴、张苍,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的儿子,连这两个才成年的大娃娃也都随军出征了。

连年征战,损兵折将,蜀中良将所剩无几,所丧精英不下三分之一。这都是几十年之内所收揽的四方豪杰,不是一州--郡所能集成的呀!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三分之二,将来靠什么人去破魏灭曹,光复汉室呢?

众部将肃立在马超墓前,迎着朔北的寒风,目不转睛注视着他们英明无比的统帅,心里涌动着建功立业的欲望,大家齐喊:

“但听丞相调遣,灭曹兴汉,为马将军报仇!&34;

孔明见群情激奋,斗志昂扬,也激动地拱手连连致敬。

参军马谡见机趋前禀道:

”六军将士,有不少是新征士卒及轮调前来的兵将,他们都想见见丞相!&34;

原来平南之时,孔明知战事才开始,北伐更非短期之事。所以蜀军总数十二万,未敢尽用,只用八万,其余四万作为留守、更替的预备部队。

此次军中除了四万轮换来的兵将之外,还有许多是南中之战折损后所补充的新征士卒。有许多人只闻丞相英名,未见丞相其人,他们都想一睹丞相风采,

马谡是个注重士气,讲究声势的参军。平南中之时,他曾向孔明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攻战为下。

孔明采纳他的建议,战、抚并用,七擒孟获,使南中彻底臣服,为蜀军北伐解了后顾之忧。 他的话孔明很爱听,但是教他检阅人马,接受将士们的欢呼,孔明觉得似无必要。

马谡见丞相不为所动,又细声道:

“此次出征,除了朝中人有异议,军中也有厌战之声。丞相阅兵,宣扬光汉复刘大义,很有必要。”

孔明知朝中有异议,指的是太史谯周说的“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图”之议。然而军中也有厌战之声,他却未曾听闻。

长史杨仪见丞相沉吟,也禀道:

“丞相德高望隆,六军一见丞相风采,必定群情高涨,士气大增。”

孔明并不相信自己有此魔力,见一次面就能鼓舞士气。但他也想看看六军将士,不论是多年征战的生死兄弟,或是新征来的蜀中子弟,他都想和他们见见面、说说话,他担忧北伐归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或许就要为国捐躯,见不上面了。

杨仪见丞相点头,立即传令,六军结阵,列队迎接丞相检阅。孔明急忙制止,挥扇说道,将士们长途行军,已经非常疲惫,就不必布数组队劳累六军将士了。让他们都回营,他自己坐着小车到各营转转。

杨仪如谕传令,各部将遵令各自回营。

六军将领散去后,孔明身边只剩下左右护卫使关兴、张苞和长史杨仪。推车使者罗安扶孔明上车后问道:

“相爷,八万大军,连营几十里,相爷要从哪个营盘看起呢?&34;”你说呢?你是推车使者,你把丞相推到哪个营盘,丞相就从哪个营盘看起!“孔明上车坐稳之后,就微笑回答。

”这。“罗安吞吞吐吐,望一眼神色严肃的长史杨仪,又说道:”我们竹的子弟,大多都在右将军高翔营中,他们都是新征来的乡亲,大多数都没见过相爷,你看。 &34;

“你也想检阅你的乡亲?”孔明听了哈哈大笑。

“罗安,军中从来前后有序,上下有别,你怎么可以向丞相提出这种要求!”杨仪急忙制止。

高翔的营盘在队伍的末尾,而且高翔还是个偏将。怎么可以让丞相越过许多营盘,先到一个偏将营中巡视呢。杨仪瞪了罗安一眼,又对丞相拱手禀道:

“请丞相先到赵云赵老将军营中吧!&34;

”哎呀,不过随便看看,又不是摆班听点,讲究什么上下座次呢?“孔明对长史扬扬羽扇,又对罗安道:”就听你的,先到高将军营中,看看你的乡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