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8章 城上双眼珠
1
周敬王三十六年六月初六日,纤弱的郑旦,终因由妒生怨,积怨生疾,疾而不治,死了。
噩耗传来,在姑苏台避暑的西施和夫差都大惊失色,连夜赶回丽人院。
一进丽人院、秋菊苑的门,西施就听见郑旦的侍婢阿花和移光等几位姐妹的啼哭声。阿花哭着说:
“上午还好好的,说明天可以去姑苏台陪大王避暑了,还说这回大王一定会恢复她的菊妃封号。但下午就不行了,一直喘着粗气,哭喊着要回苎萝村去,见阿妈,会田平哥。到了傍晚,我端药进来,正欲喂她吃,那知就已经。 &34;
西施见郑旦平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头发蓬乱,一双本来十分美丽的眼睛,竟狰狞地圆睁着,不肯瞑目。
西施扑过去抱住郑旦,哭喊着:
”阿旦,阿旦,阿光姐看你来了。你不该走得这么快哇
夫差长叹一声,走上前去,用手抹上郑旦的眼皮,终于使她的双眼闭合了。他哽咽道:
“这孩子,也太小心眼了。想不到就这样走了,好可怜、真可惜。”
“大王,都怪你答应给她恢复封号,却一拖再拖,使她网在心里,闷出大病来了。”西施埋怨道。
&34;寡人是答应过,但后来不知怎么就忘了,唉!“夫差回头对后宫总管说:”寡人追封郑旦为菊妃娘娘娘娘,以厚礼葬于黄茅山。“
”大王,臣妾代郑旦妹叩谢大王了,让她在九泉之下心安吧!&34;
西施跪伏床前,众姐妹见她跪下,也都一起跪了下来,哭成一团。
“都起来吧。你们不要再哭了。”夫差道。
西施哪能不哭呢?想想西施和郑旦长得一个俏模样,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从小一起在苎萝江边浣纱,谁不说是一对绝色的姐妹花呢?后来又一起入吴,共侍一个男人,还共同和夫差玩“强龙戏双珠”的怪诞游戏。不同的是郑旦想不开,看不透这残酷的世界。如今西施仍健在,而她却像一朵刚开放的美丽鲜花,过早地夭折了。
郑旦的早逝绝非西施所愿,却同西施有某种瓜葛,一股莫名的内疚感涌上心头。怪都怪残酷的“吴越战争”,把两姐妹意外地卷入了激烈的斗争漩涡。如果没有勾践的“美人计”,也许这位年仅二十岁的美人儿,现在正与英俊的田平哥过着那男耕女织、恬适而又平静的生活,就不至于这么早便死了,而且是死在异国他乡。联想和她相同命运的自己,又有一种同病相怜、兔死狐悲的悲哀。西施哭她,也哭自己,于是越哭越伤心了。
“人死不能复生。爱妃节哀,你随寡人回贵妃官休息去吧!”夫差劝道。
“大王,臣妾和郑旦姐妹一场,今晚就让我和众姐妹一起为郑旦守灵吧!”西施哀求道。
“这。 &34;
见夫差面有难色,西施又说:
”大王,王后娘娘近来多有病痛,大王今晚就陪陪她,好吗?&34;
“爱妃,你自己多保重,寡人先走了。”夫差由两名官女陪同,到王后正宫去了。
由于郑旦之死,西施和夫差今年就不再到“姑苏台”和“馆娃阁”去避暑了。
办完郑旦的丧事后,郑旦侍婢阿花就调到西施的官里,协助南林女料理西施的生活。移光六姐妹因郑旦刚死,住丽人院害怕,征得夫差同意,也搬进贵妃宫的厢房里居住。这样,西施宽敞的贵妃宫便显得很热闹。
一天下午,西施和移光她们正在贵妃宫的厢房里一起排练新节目,夫差兴冲冲地跑进来告诉她,勾践派文种相国前来还谷子,说勾践很讲信用,借谷万石还了一万一千石,而且都是好谷,比吴国的谷子大多了,颗颗饱满,粒粒金黄,恍如珍珠,连当时反对借谷的伍子胥都很高兴,还建议全部留做今年的种子。但不知为什么,文种却说吴越土地不同,能否做种子要慎重考虑。其实,吴越土地毗连,气候相近,有何不可以呢?接着他说:
“爱妃,去年范蠡来借谷子,除伯太宰一人外,个个大夫都反对,连我也犹豫不决,但你闹得要生要死,我舍不得你,才勉强下旨开仓借谷。今年越国加利还谷,你也不用听闲话了,而且还立了一功。”
“大王,臣妾只是要和故乡父老百姓同挨饥饿,一表孝女之心、游子之情,并没有要你借谷给越国呀。所以,立功之说,臣妾不敢当。”西施笑道。
“你何必对我直说,只要你给我一个眼神,寡人还能不办吗?咳,也是前世欠你的债,今世要偿还。谁叫我这么爱你,爱得连万石谷子都不在乎!”说完,竟当着移光六姐妹之面,把西施横抱回主卧房里去。
“大王,你现在不是一个西施和万石谷子两样都不丢吗?&34;”那当然,所以我今天特别高兴。“
”文种相国人呢?怎么不来见见我们越国来的姐妹?&34;“他已经回去了。”&34;真没良心。“西施骂道:”当时我们临离开越国时,文相国说会经常派人来看我们。现在都来两年了,有谁专程来看我们呢?&34;
“有寡人疼你,还要他们看么?&34;
”大王,越国还的谷子是怎么样的?拿一粒给我瞧瞧,看不到故乡人,瞧瞧故乡谷,总可以吧?&34;
“当然可以。寡人明天就命人送一把给你瞧个够。那确实一粒粒像珍珠一样。越国虽是一个蛮荒的小地方,却灵气漫山川,尽出好东西。既有两位仙女,又有两根神木,还出万石金谷,真让人惊奇。”
“仙女在哪里?”西施明知故问。
“仙女在寡人的怀抱里。”夫差把她抱得越来越紧,使她有点喘不过气来。
“可是,有一位仙女却飞走了。”
“所以,留下的这位仙女我要抱得紧紧的,再也不让她从我怀里飞了。”
第二天中午,夫差真的派人送来了一小袋越国还的谷子。西施像见到故乡亲人似的,迫不及待地抓出一小把捧在手中摩挲玩赏,果然颗颗金黄,粒粒饱满,似乎比她印象中的故乡谷子还大了许多。西施把它放在手心一搓,谷壳脱开,不料露出的不是米粒,而是灰色的,粘糊糊的饭粒。
西施心中暗暗叫苦,这显然是经过特殊处理、蒸熟后再晒过的谷粒。怪不得文种心虚,一交还谷子,不敢停留,马上就回国去了。用蒸熟的谷子还给吴国,又被诱为做种子,那吴国百姓今年不是要大闹饥荒吗?满身是计的文种相国出此奇谋,未免也太狠毒了。
两国君王相争霸主,你仇我报,我恨你雪,为什么要把两国无辜的百姓,都牵连进去受罪呢?西施心想:该不该向夫差提醒不要留做种子呢?然而,范蠡的深邃目光又在眼前闪现。记得他说过,为了报仇复国,什么屈辱都要忍耐,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所以对此事,也只好装聋做哑了。
这年六月十五日,为了让西施游览姑苏城风光而开挖的“锦帆泾”,经过近两年的旧房拆迁、新房兴建,苦挖苦修,终于完竣了。
宽阔笔直的河泾缓缓地穿城而过。夜晚,一轮圆月掀开薄薄的云纱,从东方天际探出盈盈笑靥,窥视夫差拥着西施端坐在徐徐前进的龙首彩舟上,接受河泾两岸百姓的欢呼。如同白昼的月光,照着两边街巷挤挤挨挨的男女老幼。
“吴王万岁”、“贵妃娘娘千岁”的欢呼声,如雷阵阵,一股受欢迎被拥戴的愉悦袭上西施的心头。但想起蒸熟的越国金谷做种子之事,一种对吴国百姓的负疚感,又搅乱了西施的情绪。两盏明亮的大宫灯照射在她那表情多样、人人都说好看的脸蛋上,也照在她身旁英俊而又得意的夫差的笑脸上。他指指点点向西施介绍姑苏城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但西施竟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2
假的就是假的,一场弄虚做假的大骗局终于被揭穿了。一万一千石越国归还的谷子,几乎全部播在吴国九郡的秧田里。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总是不见发芽。得到各郡百姓的禀报后,司农由征感到事有蹊跷,便到太仓里细察余留着的几筐越国的谷子。他剥去几个谷壳验看,发现壳内都是霉了的饭粒。
他大吃一惊,心想这事关全国百姓的一年主食,岂同小可,必须立即上朝据实奏闻。经他据实一奏,朝中大臣个个义愤填膺。
伍子胥流着泪奏道:
“大王,勾践复仇之心一天没忘,臣闻他命范蠡训练精锐甲兵三千,意在偷袭吴境。大王如不信,何不派人探察?今天又有谷种之事,足见勾践阴险狠毒。老臣以为,非严惩越国不可!&34;
“如今播种季节已过,今年稻谷颗粒无收,势必全国闹饥荒。如果饥民奋起闹事,这将如何是好?”由征大夫奏道。
“臣愿提师伐越,讨回那万石谷子!”胥门巢大将奏道。“此事不能全怪越国,文种不是讲过两国土地不同,不宜留做种子吗?都是伍太师执意要留做种子,所以才造成今天这种后果。”唯有伯嚭质疑道。
“谁知道他还的是熟谷呢?即使不留做种子,放在太仓里,不要几天就霉烂了,那还能吃得吗?”伍子胥据理论道。
那天夜里,夫差回到西施房中,一直心绪不宁。经她一再追问,他才对她讲了上述的一些细节。然后,他气愤地道:
“勾践用熟谷诓我,实在欺人太甚,寡人一定严惩不饶!”西施听后不禁大吃一惊,如果吴王伐越,越国百姓又要遭殃了。她立即趋前依偎在气呼呼的夫差怀里,深情款款地道:
“大王不必气恼,气坏了身子,叫臣妾来日依靠谁呢?”接着,西施给他热热的一吻,让他的气消溶在她温润的双唇之中。果然,他气消了一大半,在一阵山崩地裂的云雨绸缪之后,夫差呼呼地睡去了。
西施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从夫差床第的言语中,她看出他的气全消了,但惩罚越国还谷之欺的决心并未放弃。西施埋怨文相国弄巧成拙,欲害吴反害越。但身为越国人,她不能坐视不管。得想个办法让夫差放弃伐越之意,使无辜的母国百姓免遭一次兵燹之灾。
也许是苍天对越国特别恩宠,正当西施陷入欲救越又无门之困境时,却来了解困的救兵。救兵不是别人,乃是孔子的高足、大名鼎鼎的子贡。
子贡来吴,是为了求夫差出兵伐齐,以解救被齐兵围困之鲁国。
那天上午,夫差就在贵妃官便殿接见子贡。西施身为本宫的女主人,盛装坐在夫差身边,陪同接见。进来的子贡,峨冠博带,昂首缓步,面目和善,态度从容,风度不凡。西施一见便有一种崇敬之情,在心头暗暗萌动。
子贡施礼谢坐之后,拱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