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16章:一大爷收徒【1 / 1】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白术微笑着点头,对李大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嗯!你很不错,有学医的天赋,叫什么名字啊?”

“陈医生,我叫李大秋。”李大秋的声音里满是兴奋,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和欣赏让他非常高兴。

随后,他也爽快地答应了老支书的工作安排。

就在这时,李辰溪突然开口问道:“一大爷,您有兴趣收个徒弟吗?”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白术和李大秋身上。

李大秋内心充满了期待,成为一名医生一直是他的理想。他以前曾跟一名赤脚医生学过认药,也上过山采药,但那位赤脚医生并未教他更多,也没有收他为徒。

老支书也是满脸期待,毕竟大秋是他们李家庄的人,如果村里能有自己的医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而其他村民则是投来羡慕的目光,要是李大秋真的能成为陈白术的徒弟,那不仅意味着他能学到医术,还有可能进入钢铁厂工作,这简直就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啊!

陈白术愣了几秒钟,他没想到李辰溪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提,他或许会犹豫一下,但考虑到李辰溪的身份和人情,以及他自己也想跟李辰溪加深关系,他并没有拒绝。更何况,他确实欣赏李大秋,觉得他是个学医的好苗子。

“收个徒弟也好。”陈白术笑着回答道。

这时,李辰溪见李大秋还愣在原地,便踹了他一脚,提醒他回过神来。

李大秋这才如梦初醒,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就要跪下叫老师。

“别急,拜师得隆重点。”李辰溪开口道,“我去跟你爹商量一下,让他中午摆两桌,搞个拜师宴。你小子可得好好学啊!”

对此,陈白术心中颇为满意。在他看来,仅仅跪下磕两个头作为拜师礼,确实显得太过草率。想当年他学医之时,可是历经了诸多磨难与付出。

虽然他是看在李辰溪的面子上答应传授医术给李大秋,但内心深处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情愿。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李辰溪竟然如此体贴地考虑到了他的感受,提出要将拜师仪式搞得隆重一些,给他足够的尊重。

陈白术笑着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不用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场,一切从简就好。”

但老支书却持不同意见,他赞同李辰溪的看法,认为拜师是一件严肃而神圣的事情,应该正式对待:“拜师确实是件大事,不能马虎。辰溪,还是我去跟大秋他爹说吧。”

李辰溪点头应允:“嗯,也行。”

于是,拜师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老支书立刻动身去找李大秋的父亲李志成。

当李志成听到医生要收他家大秋为徒时,惊讶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医生真的收我家大秋为徒了?”

老支书郑重其事地点头,并提醒李志成要把握好这次机会:“人家可是看在辰溪的面子上才答应的,要不是辰溪主动提起,你以为人家会乐意收徒?你赶紧准备两桌酒席,我那儿有点好茶叶,你一会去拿过来,拜师茶可不能少。对了,家里还有肉吗?可不能搞得太寒酸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大秋的姥姥和姥爷也是激动不已。

他们前些天还在跟女婿商量要给大秋找一份城里的工作,没想到机会来得如此之快。

虽然不是直接进城工作,但有人愿意收徒传授手艺,无疑是一件更好的事情。

只要大秋能将医术学到家,以后养活一家人根本不成问题。

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知道这次的机会多亏了李大秋的十六叔。

要不是他提起收徒的事情,这样的好事恐怕轮不到他们家大秋。

大春和刚过门没多久的媳妇小芳同样满心欢喜。

弟弟(小叔子)有出息,他们也能跟着沾光。

李志成连声应承:“好,我这就开始准备。”

等老支书离开后,他们一家人兴奋地讨论起来。

“爹,这次多亏了十六叔啊!”大春感慨道。

李志成瞪了儿子一眼,假装生气道:“老子需要你提醒?我不知道?你去你二叔家,把他家的两只鸡借过来,就说我明天去买两只新的还给他。”

家里没有肉,只能先跟人借点应急了。

大春应了一声。

正当李大春准备出门去借东西时,李大忠却提着两只腊鸭、两条腊肉、几斤腊肠、两瓶酒、两个黄桃罐头,还有一小罐茶叶,出现在了家门口。

“大忠,你这是……”李志成疑惑地看着他。

李大忠解释道:“十六叔让我送过来的,他还说让我收30块钱。腊肉、黄桃罐头和茶叶是拜师礼,千万别搞错了。”

说着,李大忠又从裤兜里掏出两包还没拆封的大前门香烟,递了过去:“对了,还有这个。”

李志成一家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心中满是感动,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这哪是30块钱能买到的?他们明白,这肯定是十六叔知道他们家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才故意让李大忠送过来,还象征性地收点钱,好让他们家不至于太尴尬。

李志成也不多说,转身回房间拿出50块钱,硬塞到李大忠手里:“帮我拿回去给十六弟,大忠,中午你也一起来吃饭。”

李大忠也不客气,收了那50块钱,准备带回去给十六叔。

大家都清楚,这些东西的价值远远超过30块钱。尤其是那茶叶,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买到的。

而实际上,那茶叶只是李辰溪在脑中商店花1块钱买的,虽然比他给自己爷爷喝的差很多,但在这个时代,却已经算是高级茶叶了。

“好,那我先送钱过去给十六叔。”李大忠说着,便转身离开了。

大春的姥姥看着女婿,感慨道:“你这十六弟也太厉害了,一句话就让人家收徒。我就说嘛,以后得多跟他亲近亲近。”

她想着自己的两个外孙,一个已经成了家,一个即将学医,以后都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了,心中也就安心了许多。

她相信,女儿在天之灵,看到两个儿子这样,也会安息的。

李志成则开始忙碌起来,有了十六弟送来的这些食材,他能够准备两桌丰盛的宴席了。

此时,诊所里已经坐满了等待看病的老头、老太太。

李辰溪的爷爷则把那些无关紧要的年轻人全部轰了出去,好让陈白术能够专心给李辰溪的奶奶看病。

对于这一切,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毕竟,这位医生是李辰溪的亲孙子费心找回来的,他们只不过是顺便沾了点光而已。

陈白术在给李辰溪的奶奶做过检查后,温和地说道:“婶子,您这是支气管的毛病,不过不太严重。我给您开点中药,咱们用中药慢慢调理身体。”

他手里确实有西药,但西药往往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当然,西药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见效快。

然而,作为医生,陈白术深知西药的副作用。长期服用西药很容易产生依赖性,而且往往难以彻底治愈疾病。

李辰溪的奶奶听后,笑着点了点头:“你是医生,我听你的。”

既然这是自己亲孙子找回来的医生,她自然十分信任,没有丝毫的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