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现代学术标准言之,治史忌伤情、又忌好恶。
然若读史,此二忌或难免于私心。
今本生于新世纪之时代,然于千载以上诸事,犹未能漠然。
至如汉文“父老何自为郎”之问,叔子登岘山悲咽之语;或乃权臣篡统,北伐难竟,又生投袂勤王,犁庭扫穴之志。
齐高固然神勇,然赤马入殿,槐下计事一节,尤不喜读。
梁武奇才,中原士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晚年昏聩,仁义未失,台城困日,四方征镇作壁上观,以至辱杀。低徊旧事,憾难遏矣。
人常论魏晋风俗一变,以为东京士风之美,南朝不复闻。
然典午过江,犹有百年之祚;王敦犯阙,不敢革|命。
下至齐梁,君臣屡易。颜见远死节,梁武闻曰:“我自应天从人,何豫天下士大夫事?”天子如是,人情可以想见也。
史事纷纶,纵有梦鸟吞花之笔,更不能预一事,况余拙识伧语,本不待有所创获,漫笔信言,做此小说,以志娱思之雪泥鸿迹,西人谓“entertain an idea”,是也。
愿诸君同我,共得娱思之乐趣,下卷见。
第二日晚,焦家庭院里香气四溢。
一条鹿腿被穿在烤架上,两人接力,急转不停,不断有混着料酒的油汁滴下,把下面的柞木篝火打得噼啪作响。
烤架旁设有铁制方烤炉,上下两层,下放木炭,箅子上烤的是用葱白、盐、豉汁腌好的鹿里脊肉片。
烤炉再往左摆着大圆盘食案,上面码着切成两指宽、连皮带肉的鹿头肉。肉旁放的蘸料是特制猪肉酱,这是先在羌族中流行,后来才传到中原的吃法。当时叫做“羌煮”。
厨房里还有一口大蒸笼,正蒸着鹿尾。
焦正为了这餐鹿肉着实费了些脑筋,先是从城外猎户手中购得一头刚捕获的小鹿,然后又特意雇了两个大厨来家中掌勺。由于不知道王扬到底什么口味,干脆就做成“一鹿四吃”,务求让王扬吃得满意。
可等了快一个时辰,王扬就是不来!
鹿肉本来就易腥,这一凉一热,失了口感,把焦正精心准备的“鹿宴”全给破坏了!
也怪他缺少待客经验,都不知多买一头鹿备用。这若是放在高门贵户中做个小小的采买管事,也是不够格的。
眼下天色已黑,城门早关,又无处购买,只好吩咐庖厨用剩余的鹿肉重新预备。
焦正一边在心中抱怨,一边盘算起这两日遇到的怪事。
首先他察觉自己出门被人跟踪了!
刚开始以为是想多了,可就连他的妻女都说上街受到尾随,这就不能不让他重视起来。
然后他发现宅外有人盯梢,他派护院去追,没有追到。
第二日他又收到司马府的命令,让他写一封履历自述,说是用在年终考课上。
他当时便觉得不对!
现在才四月末,考得哪门子课?
再说他这种低级武官,向来没有自述履历这回事。
就算要写,也应该写他在外兵参军任上的事!如今让他写上之前的经历职守,还要写明功过,这是要做什么?
紧接着又有人向左邻右舍打听他家中来往人口和房宅价格,邻居觉得奇怪才来告诉他,据说来人都操着京都口音,面孔陌生。
他一听说京都口音时心下就咯噔一声,
自己一个芝麻小官,无根无基,与京都唯一的联系就是他做禁军的那几年,如果京中来人查他难道是因为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