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9章【1 / 2】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叔父曾说过,您的税收,减少我大明官员的人数。”

“的确是初衷是为了百姓!”

“可,劳役,兵役,这些依旧是会转嫁在百姓们的身上。”

“税收虽然降了,可无形之中其他的劳役多了。”

“长期下去,百姓反而苦不堪言。”

朱标继续说道。

“胡说八道!”

“咱定的税收那么低,怎么就让百姓苦不堪言了,难道非要十取一,那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了。”

“可笑至极!”

“咱就想不明白了!”

“朱十一,到底给你吃了什么药,咱教了你这么久,你就是不听,不信。”

“反观这朱十一随随便便说一句,你就奉为旨意?”

“难不成朱十一才是这大明皇帝不成吗?”

朱元璋,顿时有点气急败坏的说道。

若是朱标单单和他理论国策的话,那他还能好受点,孩子不懂,那就慢慢教,慢慢解释。

可问题,这小子,张口他叔父长,闭口他叔父短的,听着他属实闹心。

这孩子怎么一点主见没有,任由朱十一摆弄。

他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父皇啊!”

“儿臣只是觉得叔父的国策更好!”

“虽然叔父十取一!”

“可,朝廷里的皇亲国戚、官僚贵族、勋贵子弟、进士举人们都需要十取一,乃是和百姓一视同仁!”

“而且,劳役,兵役,工匠,等等,我大明的各行各业,每次招募民夫,都会发放月钱。”

“百姓表面上缴纳的税比较高,可是叔父给他们发的福利也多啊。”

“试问那一朝的劳役,有我大明这么高的月钱。”

“百姓人人都是抢着参加劳役,唯恐参加不上,难道这不好吗?”

“这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

“而且叔父不收实物税,只收银两,百姓的名义负担没有变化,但反而比交实物税的负担要轻很多。”

“因为,天灾难以避免,一块田,不能永远种植一种东西,时间长了,各地种植的各种作物难免会发生变化,也许百姓早不养蚕改种水稻了,但百姓还得交丝绸,换成银两,反而不影响。”

朱标,据理力争道。

反观,朱元璋的国策,朝廷里的皇亲国戚、官僚贵族、勋贵子弟、进士举人们都不用种地交粮。

百姓们的税收又很低,那么劳役,兵役,势必转嫁到百姓的头上。

表面上百姓缴纳的很低,实际上,算上劳役兵役以及各种工程,算下来,还不如十取一,然后参见劳役打工赚钱呢!

“银两,银两,你怎么和朱十一一样,钻到了钱眼里去了!”

“百姓收成多少,咱三十取一,收纳实物,如此一来,不就是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反而缴纳银两,百姓还要售卖粮食,这其中又被多少投机倒把的商人赚了去,到头来,百姓没钱,朝廷没钱,反而商人一个个富得流油!”

“这成河体统?”

“咱重申一遍,商户就是贱民,士农工商!”

“可不是朱十一所谓的齐头并进,美名其曰百花齐放,实则是造成商人富可敌国,百姓越努力越贫穷。”

朱元璋,皱着眉头,喝道。

现在他听见银两就烦。

但凡涉及到商人的环节,他就火气大的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