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他的王朝官府对百姓的控制根本没有这两朝厉害。
秦朝大一统,统一度量衡,隋朝开运河,开科举。
无疑是丰功伟绩,可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极大的对百姓控制力,将国家机器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也耗费了一朝的运,耗尽了国祚!
纵观华夏历史上其他王朝,对百姓的控制,远远没有秦隋二朝的极度控制力,亦无法做到秦隋的极致,君王一点点小欲望,无法完美的满足。
国祚也就长了很多。
他想的亦是如此,大明国祚要长,绝不能二世而亡。
更不愿意让朱十一的天下人的天下的理念洗礼了大明,不姓朱的大明,他老朱毫无兴趣。
“这……”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尴尬。
哪有什么好手段来防治这个东西。
你老朱非要收实物,又不收钱财,实物运送过来,必定有损耗。
驿站这边你又不愿意从国库中出钱,让自负盈亏,这本就不平衡的地区,更加不平衡了。
而且看着老朱这个架势,也不愿意启用朱十一,不愿用朱十一的国策。
这让他们咋办?但凡他们有办法的话,那早就制定了,还用等到现在?
“父皇……”
朱标,刚开口!
“既然如此,从今起,规定大明地方官员可允许携带空印文书,待到对账后可填报具体数目。”
“但各级官员任需严查,凡是以空印文书弄虚作假,贪污腐败之人,全部抄家斩首。”
“主印官员及副手以下,一经查实,杀无赦。其余人可豁免!”
“日后都察院,务必严格盯着空印文书之事,决不允许有人再行贪污之事。”
“一经发现,务必严办,决不轻饶。”
“另外,诸位爱卿下去好好想想,如何避免空印文书再度发生,有法子者,可上报于咱!”
朱元璋,沉声道。
他直接打断了朱标的话。
空印文书,目前让他想个办法把这个杜绝了,他也想不到。
可运送税粮,又不能停下,迫在眉睫,只能暂时继续这个规定。
只好,骑驴看马,一边用着这个法子,一边再找新新方法了。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群臣闻言,亦是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牵连没有那么大了。
至于哪些人贪污,那就和他们无关了。
多亏了太子,若不然这事怕是户部,都察院都要受到牵连。
“父皇,糊涂啊!”
“明明有更好的法子,只要沿用叔父制定的规章制度,重启交易司即可!”
“不单单革除前朝陋习,还可使我大明国富民强!”
“为何不行叔父之法!”
朱标却是一脸的痛心疾首,高呼道。
群臣喊陛下英明,那只不过是惯例罢了。
不见得群臣就赞同父皇的做法,只不过群臣不敢说罢了。
他身为太子,不能不为天下黎民百姓做主,不能不为叔父鸣不平!
“咱糊涂不糊涂,用不着你来评断!”
朱元璋冷声道。
这个傻儿子,怎么就是一根筋儿。
快气死他了。
不过老朱也能理解,傻儿子,为百姓,是站在太子的立场上。
等到儿子当了皇帝后,那想法就不一样了。
就如他当初一样,但凡多吃半个饼,也不至于造反。
可等真的坐到皇位上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不过老朱也意识到这个傻儿子观念被朱十一影响的太深了,光靠他一个人来往正板,有点费劲儿了。
他可不想等到他百年之后,朱标如同那朱十一曾经说的话一样,大明是华夏的大明,这片土地是华夏的就行,要的就是华夏族群统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