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是在朱十一被罢免后,才上任的!”
“还请陛下明鉴!”
吏部尚书,亦是出列道。
“启禀陛下,不日前,江南地区爆发了一系列与宝钞相关的民间骚乱。”
“在苏州,一群丝绸商人联合起来,拒绝接受宝钞支付。他们坚持只收银两,导致当地丝绸交易一度陷入停滞。”
“地方官府试图强制执行宝钞政策,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
“数千名商人和工匠聚集在府衙门前,高呼"还我贤相,还我银两"的口号。最终,当地官府不得不请示朝廷,暂时允许丝绸交易使用银两。”
“在杭州、宁波等地,类似的抗议活动也相继出现。商人们开始组织起来,互相支持,共同对抗宝钞政策,甚至高呼要朱十一重掌相权!”
紧接着,右相汪广洋,亦是站出来说道。
这种事情,放在之前算不上太大,处理完毕只需要和朱元璋上报一下即可。
而现在,为了大家的俸禄,汪广洋亦是站出来重新提起这事。
“启禀陛下,自杨宪案后,臣奉命巡查地方官员欺君罔上之事。”
“偶然发现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钱庄"的组织。”
“经查证发现这些钱庄实际上是由富商们私下组织的,专门从事宝钞和银两的兑换。”
“虽然这种行为在我朝明令禁止的,但由于需求旺盛,钱庄的业务仍然蓬勃发展。有商人甚至将自己的宅院改造成了一个秘密的钱庄,专门为达官贵人提供兑换服务。”
“许多百姓开始囤积实物,特别是粮食和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有小村庄,村民们甚至组织起了一个互助会。他们将多余的粮食集中起来,建立了一个公共粮仓。当有村民遇到困难时,可以从粮仓中借粮,以度过难关。”
“还有的农民被迫将原本用于来年种植的种子卖掉,以换取足够的宝钞缴纳赋税。”
“这些情况,均是出自自从朱十一被罢免之后,朝廷发放宝钞后!”
紧接着,又一位刑部官员,出列道。
这事儿在官员中已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之前没由头,他也不敢说。
现在趁着胡惟庸这股东风,索性全部说出来。
当然,他现在也有足够的理由,那就是刚好杨宪案爆发,朱元璋派出去好多官员,以及暗使,追查和杨宪有关的官员贪污,结党营私等问题。
“???”
“岂有此理,这帮子小人!”
胡惟庸听着众人的话语,眼神一凛,心中直呼不好。
什么鬼,说好的今日只说俸禄的问题,怎么都在扯朱十一!
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朱十一的国策好。
完犊子,他被当枪使了。
草,这帮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想着给他们谋点俸禄福利。
结果,他们趁机要扳倒自己!
不过胡惟庸并不担心,仅仅这几句,就能够让老朱重新启用朱十一,那不可能。
这些人,还是不明白陛下的心思。
“???”
‘结党营私?对咱施压?’
朱元璋,听着官员们一个接一个的上报,眼帘微凝。
什么情况?
胡惟庸不开口,这些官员也不开口。
胡惟庸一开口,这些人都成话痨了?
一个个惊雷给他甩过来。
他深深的看了胡惟庸一眼。
有问题,大问题!
不正常,这一切未免太过巧合了吧!
妈的,这个胡惟庸这是在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啊。
这次动用百官,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加俸禄。
那下次呢?是不是该动用百官施加压力,让他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