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土匪与朝廷联手贩卖难民,打碎了太多人的期望。
正想着,萧在山朝她走了过来,“宋姑娘。”
宋婉清上下扫了他一眼,又看向他队伍中的其他人,发现他们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伤口,而其他在他们之后逃出来的难民,身上多多少少都挂了彩。
萧在山似乎猜出她心中所想,解释道:“是黄鹂帮了我们,她编了一个假消息,将来抓我们的人都引走了,我们这才得以逃出来,就是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宋婉清了然,“当时那么乱,没有人会去细究的,她只需要随便扯个慌,就能应付过去,不过我倒是没有想到,她竟然会帮你们。”
“毕竟是一个村的,多少有点情谊在吧”,萧在山苦笑。
宋婉清点头,又冲他挑起了眉,“你有事吗?”
萧在山脸色为难起来,晦涩开口,“我想和你做一个交易。”
“什么交易?”
“我看你队伍中好几个孩子,且都到了适龄的年纪,我曾参加过童试,算是个秀才,学问不算高,但为几个孩子们启蒙,还是有余力的,我想着之后的路上,我来给孩子们传授知识,作为交换,我希望你可以答应继续卖给我们粮食,我们愿意出双倍的价格。”
逃出来的时候太过匆忙,粮食还丢了一半,眼下的粮食,只够他们一伙人撑五天。
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绞尽脑汁,想到了这个办法。
而且,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这一行人,可以顺理成章的跟着宋婉清等人。
“可以”,宋婉清点头同意,她早就有此想法。
毕竟到了衢州,他们人生地不熟,想让孩子们去学堂读书,怕是要费一番功夫。
就算进去了,孩子们怕是也会因为学业落后,而被人嘲笑,提前学,总没有坏处。
她原本是想着让夏晚秋教孩子们的,只可惜因为依安县内一事耽搁了,没能同路。
“多谢”,萧在山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意,他连忙取下背后的背篓,拿起上面盖着的衣服,将下面藏着的书册,一一给宋婉清展示。
“这一路上你背这么多书,不轻吧?”
宋婉清有些惊讶,前段时间,天天下雨,但她看萧在山的书,除了被翻得有些破旧以外,没有半点被雨水淋湿的脏污痕迹,一看就是被精心保护的。
“这是应该的,读书人,若是连书都没有,那可真是愧对读书人这三个字”,萧在山双手抚过书册,目光发亮。
“宋姑娘,你放心,我一定用尽我毕生所学,绝对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我相信你,不过,我还有两个条件。”
“等到了衢州,在孩子们没有正式进入学堂之前,你都要充当先生的角色,一直教授他们,还有,这粮食,你每天最多只能买两斤,够你们一行人一整天的吃食,不能多买”,宋婉清淡道。
“没问题”,萧在山起初还以为宋婉清会提出苛刻的条件,却没想到只是再寻常不过的要求罢了。
他拱手道谢,“这份恩情,来日必有厚报。”
“不必说的如此严重,各取所需罢了,事不宜迟,等下午大家都休息好,赶路的时候,你就来教孩子们吧”,宋婉清道。
“好。”
萧在山离开后,许万里带着孩子们也捡完柴回来了,宋婉清便将这个消息和大家说了一遍。
张伯很是高兴,“老头子我真是想不到,有朝一日,昌平竟然还能读书识字,他爹在九泉下知道的话,想必也会很高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