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小枫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加之手下三十五万东海精锐皆是随着琅琊王征战百场的百战老兵。
对琅琊王颇为尊敬,单只如此,长孙无忌就不敢轻易动这琅琊王。
但李恪乃是自己心腹大患,长孙无忌也万万不想让握在手中的好机会就此浪费。
百般无奈之下,长孙无忌只得先一步赶往了皇宫,欲将琅琊王入长安之事告知于他。
入得皇宫,却早有一内官等候在皇宫外门。
见到那内官后,长孙无忌便反应过来,看来琅琊王入长安这件事情,也让皇帝李世民坐立不安。
无甚多言,随着内官入皇宫。
长孙无忌便在偏殿见到了面色不佳的李世民。
“爱卿来所为何事,朕已经知晓了。”
坐于书房,李世民也是面色不佳。
琅琊王的到来也让李世民万分措手不及。
“陛下…那李恪对大唐稳定来说,乃是最大的变动!为了大唐百年基业臣觉着就算是这琅琊王也”
看着李世民如此样子,长孙无忌一惊,忙是开口劝说道。
对此,李世民却只是摆了摆手:“那又如何?像对付叶鼎之一般,也将琅琊王杀去么?”
“你可知道琅琊王于东海如何?于东海臣民如何?又于东海那三十五万精锐士卒如何?”
“他若是死在这了长安,东海那三十五万精锐恐怕定然要反,你当如何处理?”
听着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言语也未能说出。
是了
琅琊王背后是东海,是那三十五万精锐。
而且不同于叶鼎之,琅琊王本身也没有背叛大唐,若是此时动他,却是无甚道理。
见着长孙无忌沉默不语,李世民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再者说了,琅琊王同那叶鼎之一般,也是我父亲义子之一。”
“如今天下人所看到的,便是叶鼎之已经身死,就算是他率先反叛大唐,死有余辜,但天下人也会将其中部分缘由归咎于我。”
“如果此时,琅琊王莫名身死长安,那天下人便要坐实了是我李世民容他二人不得!”
“到时候,恐怕我李世民,便要遭受天下千万人的唾弃了!”
“朕之…继位,已经是闹的天下纷乱、议论万千,不能再背负此等骂名。”
“朕知道,琅琊王入长安,是为了庇护李恪而来。”
“但,除李恪之机会成千上万,不在乎今时一朝一夕。”
“虽长安内外仍有隋朝余孽,李恪之生死关乎大唐安稳。”
“然之叶鼎之身死,也该叫那些宵小安分些日子。”
“加之,琅琊王本身身系东海之责,不可能于长安久待,这些日子,你且安稳些,切不可和琅琊王为敌。”
听着李世民的叮嘱,长孙无忌又能如何,他只能躬身谢恩。
劝说无用,长孙无忌明白李世民忌惮诸多,心意已决,便漠然离开了皇宫。
走上长安大街,长孙无忌心中凄然。
纵然他身居大唐宰相,智多近妖,可终究抵不过一纸兵权。
这琅琊王入长安便能叫他手中天大良机漠然消逝。
如此一事,叫长孙无忌明白了许多。
单凭智谋,许多事情是无法谋得的。
手中要有兵,才有主动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