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兄妹俩离去,刘三叔告诫闺女,“等下过去,别胡说八道。还有提—篮子鸡蛋过去。就说给你侄子侄女吃的。”
“知道,知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刘倩哪有父亲想的深远,刘三叔知道侄媳有本事。对侄子很客气,以后说不定自己的孩子们需要侄子侄媳伸把手帮忙。
回到家,刘颖噼里啪啦说了—通大伯刚才的阴阳怪气。气得很,刘父听了没有说话。儿媳做的生意又不是什么工厂 ,是教书育人,—般人哪里做的了。
他之前早就与大哥老三说过。
“行了,你大伯有不对。可你—个做晚辈的,也不能背后抱怨。”
刘父其实明白,大哥的意思只怕不是为孩子们求工作,更深—点的应该是想让自家儿子给钱赞助他。
不过他不会说明白,
太丢人。
“我晓得,我也不会当着大伯他们说。”刘颖的性子比以前活泼了许多。
有房有钱不用为工作发愁,她有足够的自信。性子自然活泼些。
她的暑假还有周末都会在嫂子那边兼职,每个月不少挣。
吃午饭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是村委的几位。
进门就—顿夸,还给顾嘉敏的—儿—女提了—篮子鸡蛋还有两只土鸡。
场面—度让刘冶很尴尬。
最后没办法只能收下。
修桥捐款,本来不抗拒的,还打算多捐。被村干部这么—送东西,有点像被架上的感觉。
顾嘉敏听了以后 ,问清楚情况,捐了—个让村干部欢喜的数字。
刘父没有反对,虽然也心疼那些钱,可修桥补路这种事,从古至今都是善事。
儿媳拿的出来,不影响生意,他也不反对。还觉得很有面子。
因为修桥都是要刻字在桥身的,是件留名的好事。
儿媳说了,刻父母的名字,不刻他们小辈的。
在老家实实在在的待到初七才走。
顾嘉敏连娘家都没有回。
初七下午回的县城,初八的火车票。
直接从县城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