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你不得不承认,在写那些爱情类心灵鸡汤的时候,还是有些文笔的。至少触动了一些人。她先有这个才能,能把心里的东西写出来,这个是前提,对吧?
就跟街上卖烧饼的似得,她把烧饼烤出来了,你买的是烧饼,管它烤烧饼的大师傅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分开来看,是不是就顺眼多了。
方姐操心的是:“我就怕她跟你的圈子有交集了,不时出来一下,怪恶心人的。”
“人世本是是非圈,没有这个是非,还有那个是非。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随她去吧。”
事实上被方姐说对了,像是跟自己不对付的白昆|鹏,人家老资格了嘛,在作家和编剧这个圈子里,人家就邀请刘小静加盟。然后在年底的座谈会上,还真就能看到刘小静的身影。少不了有好事者,将两人的拍下来放在一个镜头下比较。这种活动上人家拍的照片,你不能告人家吧?
拍就拍吧!
开会这种场合,林雨桐穿的比较正式,正装出席,这是她的习惯。刘小静学乖了,她不跟着自己学了,有了她自己的风格,她越穿越文艺,越穿越女性。
亚麻的长裙子,搭着亚麻的大披肩,披散这卷发,带着一顶小小的帽子。应该是在美容院打过一些美白针和玻璃酸,皱纹没有了,皮肤也变白了,由专人化妆师给精心修过的妆容,竟然也有七分颜色。
林雨桐几乎是素颜,两人私下的交流群都不一样。但是她那种生活上比较随意的小美人,在这个圈子里还是很容易被中老年男士喜欢。尤其是逢迎对方,小意奉承,以请教的姿态,以晚辈口吻的亲昵。
在现场林雨桐看见谁的手放在她的肩膀上,她都不拒绝。
心里叹气,别管哪个圈子,浮躁是不行的,追捧出来的才女走不远的。她一脚踏进来了,冲着一个风格好好去写,未必没有立足之地。但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出道,不说也罢了。
照片一出来,网上就说:飒姐像是老干|部,人家才像是文艺圈的才女。
而被批评不像是才女的林雨桐,第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明清际会》,初稿完成。同步的剧本,也已经进入了尾声。
第一个读者当然是四爷,四爷花费了三天的业余时间,把这本小说看完了。
感觉怎么样?
四爷的手按在打印出来的稿纸上,只说了一个字――好!
他觉得好,那就是真的好。
四爷还专门找了历史学教授,请他们斧正。但作为剧本,这个前期就可以给许小叔了。之后需要修改的时候再说。
等别人一点一点看完,研究完,这中间是需要时间的。
林雨桐觉得能给自己放个大假了!什么也不用干,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想的是我今儿吃点什么好呢,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可还没歇三天了,被许安通知,首映礼――你不来吗?
三部电影,这个东西得看票房的。
宣传上还不能马虎。
活动一般安排在周末,她谁也不带,飞去当个布景板,就又飞回来。当然会遭遇记者的花式采访,但一般不等逮住,她就溜了。
至于之后的成绩怎么样,她也不去关注了。这个得过完年才知道。
反正这一年,一家子跟着领略了网络的神奇,在它的上面,黑的能变成白的,白的能变成黑的。人生低谷到人生巅峰,好似就差一个网络和一个机缘。
不知道怎么的,人家就火了!当然了,又不知道怎么的,话题慢慢的也就回落了。浪花一过去,你也就下去了。
好似一夜之间,企鹅群在慢慢被抛弃,w信群在慢慢的崛起。连孩子的班级群,家长群,都开始有了。然后朋友圈每天都很热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