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69章 穿到《民国梨园》 13.【5 / 6】

苏城哑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身份的事达成一致后,郁镜之又清理了一些痕迹,便带着楚云声出门逛了逛海城,偶尔也有孟老板、李二少他们过来,几人混在一处,在外人眼里也便都看作了郁镜之的下属,没什么异样。

而今天,郁镜之则是要带着楚云声去拜访他中学时候的先生方既明。

楚云声听到郁镜之笑着问出的话,望着窗外道:“好人从来难做。”

舒展开肩背靠在座椅上,郁镜之轻声笑:“幸好我不是好人。”

楚云声没答这话。

汽车很快就到了租界的方公馆,两人却没见到方先生,管家只说方先生天不亮便去了东方报的编辑部。郁镜之便让路允调转车头,往东方报去。

楚云声知道这东方报,在实验室和医院不出门的日子里,也让郁镜之订了这份报纸。

东方报不像申报、进步报那样有大名气,常有先进言论,或国外文字,也不走海城见闻报、新民报那样平民化的通俗路线,去登那些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或是不知真假的百姓传闻,而是很有个性地总是去刊登一些随时会被外头军阀拉出去枪毙的大实话。

它并没有什么固定的风格,也不局限哪类文章,仿佛登什么,写什么,都仅凭着编辑们的喜好来似的,随意得很。

那刊头也个性,印了一位先生的一句话:“报纸不为一时之见,方成万世之名。”

因着这个性,方既明先生蹲号子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东方报的报馆也是三天两头被查封,编辑部经常换地方,据说里头的编辑们都搬家搬习惯了,十分钟便能把一间办公室收拾干净,连人带物打包送上黄包车,可谓神奇。

也是方既明家底厚实,交游广泛,不然恐怕连牢里的自己都捞不出来,更不要说继续办报了。

汽车到宝安里停下,楚云声和郁镜之走路过去。

“这边大大小小的报馆也不少,

但多数是些叫不出名字、朝生夕死的小报。”

郁镜之边走边道:“东方报最初办起来时,也在望平街的申报那边。那里报馆林立,消息畅通,还有一家报业协会。方先生也入过那家协会,只是入了不到半月,便写了篇文章大骂协会,第二天报业协会便登报开掉了方先生的名字,也是那次,方先生就从望平街搬走了,那报业协会也很快没了……”

楚云声从郁镜之口中也算听了方先生不少逸闻,脑海里勾勒出来的形象,便是个横眉冷对的严肃先生。

然而一进东方报的编辑部,亲眼见到这位方既明先生,却是与这形象迥然不同。

他们进到二楼的编辑部办公室时,办公室里是一片忙碌景象,四处喧噪,有低头飞快抄写的,有匆匆走动的,有与人快声交谈争论的,方既明穿着一身朴素的长袍坐在角落的桌子后,正在写字。

他约莫五十岁上下,圆脸圆鼻头,留着短须,乍一看只会让人想到街坊之中最喏喏和善的老好人,绝不能与什么犀利冷锐的文化人挂上钩。

郁镜之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周围的人并没有对他的到来多投注几分目光,只有伏案的方既明就见了,抬起头来,笑道:“难为你找得到这里。”

“这位是……”

郁镜之不见外地拉开两把椅子,让自己和楚云声坐了,口中道:“我去了趟方公馆。这是我的好友楚云声,一名医生。”

方既明点点头,打量了楚云声一眼,又看向郁镜之,道:“之前闹出那样大的动静来,也不怕口诛笔伐。东方报是不站任何立场的,你是不必指望我替你说话。”

“先生不必为我说话。有些事只要是真相、真理,先生自然是会说的。”郁镜之笑了笑,又问,“先生这话跟郑先生说过了吧?所以他前些日子才从方公馆搬出去了。”

方既明点点头:“也不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是他想要结识一些人,去做一些事,我却并没有想好要不要同他一起去做。你要知道,不论那立场是好是坏,只要

站了,真相便不再是真相,真理也不再纯粹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