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兰察迟疑一下,服下了丹药。
“运功。”姜辰说道。
海兰察感觉到体内的情况,连忙运功。
一刻钟后。
“刚才的丹药可以给你增加半年时间的功力。”姜辰说道。
“这……太子……”海兰察不可置信的看着姜辰。
“就如你想的那样。孤现在是先天武者,只要跟着孤,你的实力一定会更强的。”姜辰说道。
“谢太子殿下。”海兰察单膝跪地道。
“起来吧。”姜辰抬手虚扶:“现在你可以去丰台大营上任了。”
海兰察离开后,姜辰拿出了索伦八旗的资料看了起来。
索伦八旗就是布特哈八旗。
与满洲一样,是从明朝时期的女真发展而来的,但由于布特哈各族生活在故土,保持了老女真的生活习俗,使他们在满洲因生活方式改变而耽于安乐丧失勇武之风时,仍能保持老女真的英勇善战,因此在清朝中期后,布特哈八旗成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比如,清统一准噶尔之战,布特哈八旗就是主力之一。清朝在平定新疆后,从布特哈八旗的锡伯人和达斡尔人中,抽调了一部分驻扎新疆,这些锡伯族和达斡尔族的布特哈八旗将士,携带他们的家属、财产,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西北,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没有他们,清朝面对沙俄的入侵,就没有充足的理由保卫中国在东北的权益。没有他们,清朝开疆拓土与保卫边疆就缺少一支重要的力量。没有他们,中国的建设就有某种缺憾。但是,布特哈八旗声名不显,很多人不了解他们,因此,这里对他们进行粗略的介绍,以纪念这些纯朴、勇猛和对祖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前代少数民族人民。
不过,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没有什么俄国,但是,索伦八旗还在。
按照海兰察和锦衣卫提供的情报,索伦八旗现在有一万多人。
“在顺天府的军队整顿之后,这索伦八旗必须调动起来。”
“现在清国虽然太平,但西北,西南,东南还是不安全的。”
“如果和其他大陆交流的话,清国大陆的实力远远不够。”
姜辰思考着。
“殿下,张召重来了。”外面锦衣卫的声音响起。
“让他交流。”姜辰说道。
“是。”
片刻之后,张召重走了进来。
“臣,张召重见过太子殿下。”张召重行了一礼。
“起来吧。”
姜辰抬手虚扶。
“谢殿下。”张召重站了起来。
“张召重,你对红花会了解吗?”姜辰问道。
“回殿下的话,臣对红花会有所了解。”张召重说道。
“孤准备成立靖安司。”
姜辰看着张召重,说道:“靖安司的任务就是铲除天地会,红花会,明月会这些反清复明的人。孤准备让你加入靖安司,专门对付红花会,你愿不愿意?”
“万死不辞。”张召重单膝跪地说道。
“张召重,你以后效忠的只有我。如果你敢背叛我,后果自负。”姜辰说道。
“臣万万不敢。”张召重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在听说胤禔等人死了,胤禟被立为太子,也知道清国的天变了。
“下去吧。”姜辰挥挥手。
“是。”张召重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
户部。
“见过太子殿下。”
凯音布和徐潮行了一礼。
“起来吧。”姜辰抬手虚扶。
凯音布是户部满尚书,徐潮是户部汉尚书。
其中,徐潮是康熙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擢少詹事。徐潮学问广博,在翰林院时,应奉文字,多出其手。康熙帝曾御门召讲易经、论语,敷陈明晰,为之倾听。三迁至工部侍郎,督理钱局,清介不苟随俗。局官冒滥事发,徐潮独无所连染。
康熙三十三年,典会试。以母忧归,服阕,起刑部侍郎。康熙三十九年,授河南巡抚,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巡幸畿甸,问直隶巡抚李光地邻省督抚贤否,李光地举荐徐潮对。康熙帝褒美,以徐潮与李光地、张鹏翮、彭鹏、郭琇并称。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徐潮迎驾泰安,赐冠服及御书榜额。其冬,西巡,复迎驾,赏赉有加。康熙帝念汾河、渭河皆入黄河,议于河南储谷,遇山、陕岁歉,自水道移粟,便于陆运。命徐潮会陕西、山西督抚勘议。徐潮与川陕总督博霁会勘三门砥柱。康熙四十三年,擢户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
“谢殿下。”凯音布和徐潮站了起来。
“把户部近三年的账本给孤拿过来。”姜辰说道。
“是。”
凯音布和徐潮对望一眼,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但还是派人去拿账本了。
很快,近三年的账本拿到了姜辰面前。
姜辰翻看了起来。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高级悟性……
强大的精神力,也给了姜辰超高的心算能力。
足足两个时辰,姜辰才将凯音布和徐潮叫过来。
“看看吧。”
姜辰将自己看账本的记录扔给了凯音布和徐潮。
“殿下,这是……”
“看看就知道了。”姜辰说道。
康熙四十二年:国库有银两,康熙四十三年:国库有银两。而按照前世的记载,在康熙四十七年:国库有银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