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沧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健的奏折,让朱厚照彻底清醒了。
现在他才意识到,以刘健、张懋、郭勋等为代表的人跟自己的分歧,绝不仅仅是政见的不同,而是思想上和利益上的不同。
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他们不惜提出这种损害大明根本利益,有利于鞑靼的建议来、
刘健身为内阁首辅,是大明精英中的精英,也绝对是聪明人。他们掌握了最多的信息,绝不是因为眼光和能力不足,才提出了这种见解。
唯一的解释,就是故意的。他们低估了朱厚照的见识,也低估了他的决心。以为可以用这个见解,糊弄朱厚照。
这个见解,也确实能忽悠不少人。
那些科举出身,深受理学熏陶,又自命天朝上国,喜欢用圣人学问,王道手段教化、怀柔蛮夷的人,很喜欢这个做法。
至于这个做法会给大明带来多少损失,留下什么危害,他们是看不到的。
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朱厚照如果想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大明,就必须除掉刘健、张懋之类的绊脚石。
一旦王守仁在南方动手,刘健、张懋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可能拼死反扑。
起来造反,夺了朱家天下,可能性不大,不会有多少人跟随他。但是制造意外,进行暗杀,废掉朱厚照,然后另立皇帝,还是有可能的。
他们有拥立之功,新皇帝必定像以前的皇帝一样,按照他们的意愿和喜欢的样子行事,做一个“好皇帝”。
那样的话,大明就会按照原来历史轨迹走下去,游离于世界大潮之外,最后内卷灭亡。
刘健,张懋,你们想多了。只要朕在一天,就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这不仅仅是朕的皇位问题,也不仅仅是大明朝的存亡问题,而是整个中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中华必须在这场历史竞争中获得胜利,走在世界前列。
张伟进来了。
“皇上,刘安来了。”
“叫他进来。”
宣府镇监军太监刘安进来。
“奴婢刘安叩见皇上。”
“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皇上,这是奴婢呈给皇上的,请皇上御览。”
“嗯,赐座。”
朱厚照接过一沓纸,看了起来。
刘安的这份材料,算是他的一个述职报告。从三年前他到这里来开始写起,述说了这几年的监军经历。
这个过程写得比较简略,大部分的篇幅都是描述宣府镇边将的种种不法之事。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
一是边军空额问题。
空额率至少在2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0以上。不仅宣府,在其他边镇,空额也普遍存在。
伴随着空额,就是将领们吃空饷的问题。
这部分空饷,层层分肥,大部分进了高级将领的腰包里。少数比较正派的将领,会用于改善兵卒伙食和其他生活方面。
边军的空额问题,朝廷也不是不知道,也有不少将领揭发过这个问题。朝廷也一再下令禁止,甚至还派人来检查,貌阅大索。也就是把所有人都叫出来,对照花名册挨个检查。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者从别的地方临时找人充数,或者贿赂朝庭下来的人。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边镇的痼疾之一。
二是走私泛滥。
大明对鞑靼的贸易,采用的也是类似勘合贸易的定额贸易形式。虽然开有边市,但是正常的合法贸易额,也是有限的。
这种定额贸易,一般都不能满足鞑靼需要。加上各地物价不一,中间有很大的获利空间,于是就产生了走私活动。
走私的物资,不仅有盐、茶、铁、香料这些民用物资,还有不少禁止外流的军用物资。
有硫磺、芒硝、箭头、制做箭矢的羽毛,用于防腐的桐油、漆料、弓弦、箭头、刀剑、铁砂等等。
这些军用物资,在大明境内都实行管制,竟然能够流向鞑靼。除了奸商从内地运过来的之外,还有不少是从边镇的军械库里面,或者偷出来的,或者倒卖出来的。
参与倒卖的,从奸商到边将甚至普通兵卒,都广泛参加。各个关卡,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借机抽头,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秘密。
宣府北边独石口关外的榆木川,甚至常年有集市,公开收购来自大明的各种走私物资。
榆木川属于大明和鞑靼之间的两不管地带,居民大多是汉人。但是鞑靼却从来不进攻那里,甚至还保护那里,不让鞑靼人打扰,也不收税。目的就是利用他们的便利,向草原输送各种物资。
朱厚照虽然早就知道边镇存在走私问题,但是达到这种触目惊心的程度,还是出乎意外。
对鞑靼的定额贸易,是一种经济控制措施。目的就是削弱鞑靼的经济能力,是一种经济战手段。
但是走私泛滥,让大明的经济战完全失败。
第三个,是屯田问题。
这个问题跟卫所相似,也是将领侵占大量良田,驱使士兵耕种。不少粮食卖给了鞑靼人和各个部族,收获装进了将领的腰包。
大量士兵种地,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结果就是军备废弛,军队素质差,战斗力低下。
所以,虽然边军数量庞大,但是战斗力强的高素质军队,其实很少。一旦遇到鞑靼人,根本就不是对手,只能龟缩到城堡和城墙之内。从整体上来说,明军的野战能力,已经很难跟鞑靼人对峙。
第四个问题,是大量的兵卒和边民不堪欺压和艰苦,大量逃亡。有的人逃回内地,有的人甚至逃到鞑靼等部族、部落去。
铁匠、木匠、石匠、皮匠、铜匠、金匠、锡匠等工匠,甚至很受鞑靼人欢迎,在那里能赚到钱。
工匠的输出,其实就是技术的输出。鞑靼人就是这样获得了大明的先进技术服务。
小王子甚至还派人,暗中到大明招募各种工匠。来抢掠人口的时候,也喜欢掳掠各种工匠。
这一点,再一次让朱厚照吃惊。他还是小瞧了小王子的见识和能力。
这种技术流失,在所有奏章中,从来没人提起过。如果不是到了这里,朱厚照还不知道。
这说明,大明的文武官员目光短浅,从来就没有重视,甚至都不了解这个问题。更不可能意识到,这些技术流失对大明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还是一般的民用技术,如果炼钢、火药、枪炮技术流失,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当初蒙古帝国的时候,曾经掌握了火药和铸炮技术,这也是他们西征的时候的一个重要依仗。
随着元朝的覆灭,北元在技术上大幅度倒退。
现在的鞑靼就对大明造成了极大压力,如果让他们在技术上获得优势,哪怕是追平大明,都将是大明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