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臣以为,罪不在阮项明一人,青山郡守罗正勋一样难逃责罚。”
皇帝陛下眯眼,饶有兴致:“可有依据?”
随意惩治一名封疆大吏,边关将军,可不是儿戏,按律法,应该有十足罪状,才可在朝堂明言断事。
“臣……”杨昂雄一时义愤,却没有十足的把握,依然把心一横:
“臣虽不才,却是半生戎马,皆在军中度过,军中之事,倒也略微知晓,臣只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想那青山郡建制,分设左右二军,另有一路中锋,名为‘城防军’皆是骁勇善战之辈,这三军合在一处,兵锋所指,锐不可当,蹊跷的是,这次剿匪,唯独右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岂能是一军之责,三军统帅难道没有指挥失当之罪责?”
这篇分析倒也十分有理,满朝上下,皆尽议论不止。
礼部尚书何云涛出列反对,直指杨将军护短,不言事实,只在举荐上做文章:
“启奏陛下,那阮都尉一职,却是杨大将军保举,并未有过实际考察,此次出兵犯险,若论指挥之责,首推杨大将军,最次也是一个领导失察之责啊,陛下。”
皇帝陛下皱眉道:“杨将军,可有此事?”
杨昂雄背脊冷汗直冒,这些文臣个个满腹经纶,张口就让人难辨是非,个个口齿伶俐,真特么操蛋。
如今被人拿这些陈年旧事做文章,知道无可辩驳,当即摇晃甲胄,歪斜跪下,双手杵在膝盖,垂头跪地:
“老臣失察,请陛下责罚。”
此一轮朝辩,又以文官集团大胜,武将集团颜面无光而结束。
皇帝陛下显然兴趣缺缺,暗骂没用的东西,打了一个哈欠,看一眼一旁的陈公公。
陈公公背对陛下,面朝大堂,静立在大殿垂幕之后,陛下石阶之前,手拿拂尘,闭眼入定。
此时感到身后一道目光射来,自然警觉,睁开眼便懂陛下心思,毫不迟疑,张口正要宣布: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话并未出口,却先被打断了。
原来是兵部尚书易天华滑跪殿前,高呼万岁:
“启奏陛下,老臣有罪啊。”
陛下正欲起身,看见易尚书说得诚恳,不禁一怔,平静说道:
“易爱卿何罪之有啊。”
易尚书伏地磕头:
“启奏陛下,此事跟杨将军无关,全都怪老臣失察,用人失当,错误委派阮项明赴青山郡都尉一职,请陛下责罚。”
陛下点头,原来如此,将领官职历来兵部委任,易天华前来领责,倒也说得过去,只是这个滑跪的姿势,也不至于吧,看看其他大臣,有无异议。
魏大人向后看了一眼,微微摇头,却也未出声阻拦。
皇帝陛下看着护国将军巍峨身躯,跪倒在地也比好多文臣站着还要高,倒是一员猛将,点头说道:
“既如此,杨将军免责,易尚书罚俸半年。”
易天华欣然领罪,杨昂雄高呼万岁,伏地叩谢皇恩。
皇帝知道如果治罪阮都尉,岂不是连同罗正勋,易尚书和杨将军一干人等皆要受罚,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堂不稳,实在不是他想见到的。
因此又说道:“阮都尉贸然进攻,罪不可恕,姑且念在忠勇过人,暂免其死罪,夺取男爵封号,罢免都尉之职,罚俸一年。”
皇帝略微顿了一顿,思忖一息之后,又下旨道:
“降职为先锋营统领,暂留军中,允许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群臣口诵:“陛下英明,天恩雨露,吾皇万岁。”
至于出兵剿匪,目前国库空虚,内政吃紧,陛下倒是没有想过,让地方官员自己去想办法。
哪知道易尚书再次说道:
“陛下,依臣愚见,可依照罗郡守之言,派兵镇压恶匪,维护国泰民安,陛下江山永固。”
皇帝陛下本欲退朝,听见兵部尚书赞成出兵,颇感意外,又听见江山永固,这事非同小可,还得谨慎对待,江山永固当然最好,最次也得保证民意苏畅,四海升平,龙髓顺利凝结。
魏大人立即出列,沉声道:
“易尚书可知不能轻易动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用好了便是国之利器,用得不好,劳民伤财,实非万民之福。”
眼见陛下点头,魏大人之言,每每能中皇帝下怀,易天华感到芒刺在背,额头布满大汗,怎么办,皇帝好像更偏向中书令大人。
艰难咽下唾沫,瞥了一眼福王,福王端坐上首,眼观鼻鼻观心,神游自在。
易尚书知道自己话已出口,死也不能改,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破罐子破摔:
“陛下,正如罗正勋所说,匪患太过,影响国祚,剿除匪患,还天地清明,到时候万民归顺,气运长存啊陛下。”
皇帝陛下仔细看了看易天华,这人平时都不怎么说话,今日倒是换了个人似的,敢说又敢当,下意识瞥了福王一眼,福王端坐面如古井不波,又问道:
“易尚书之言,众爱卿以为如何。”
魏时兴高举笏板:“不可啊,皇上。”
杨昂雄为首的武将:“臣愿带兵剿匪,虽死不悔。”
有时候皇帝就是恨这些武将,都没确定到底出不出兵,这些将军们个个雀跃不已,纷纷跪请出阵带兵,好似不带兵就不够忠勇爱国一样。
皇帝陛下看着满朝文武争论不休,抬手阻止说道:
“正如魏爱卿所说,兵者国之大事,这件事着枢密院和兵部加上供奉司,三司共同商议,合成奏折,明日呈上来。”
说完大袖一挥,起身下殿。
陈公公急忙喊道:“退朝。”
群臣山呼万岁,跪倒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