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卷不投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总而言之,估计那时候开始,邓畅就看路西不爽了。
对此,路西非常可以理解。
换作有个小豆包拽了吧唧地跟他来一句“比我弱”,路西也得记仇。
不过,一年后路西确实是成了后内三周跳,甚至还成了3+3的连跳,而且是当着邓畅面跳的。
所以那句“比我弱”也不算痴人诳语,可以接受。
但路西没有试图去跟邓畅修复关系——也不是没修复,而是他们关系本来就没到“破裂”的程度,他们甚至在青年组全锦赛、选拔赛、集训队等等有过不少交集。
只不过也完全算不上朋友,点头之交罢了。
主要是邓畅那小子总冷着张脸,看路西的时候尤其如此,总感觉还记着被人说“弱”的一箭之仇,路西自己也不是擅长交际的人。
所以,虽然路西会看邓畅的每次表演,也暗地里跟邓畅较劲,但是真到了线下,就算两人肩并肩坐着,只要看着对方那张面无表情拒人千里之外的脸,路西就实在是很难产生任何上赶着去跟他交际的想法。
不过邓畅倒老是阴差阳错出现在路西面前,像是巴不得告诉他“我看你不爽”一样。
全锦赛、选拔赛、集训队……次次如此。
再比如刚刚在冰场过道的惊鸿一瞥,一天有1440分钟,走出过道只用30秒,1/2880的概率相遇,他们俩愣是擦肩而过。
巧不巧?
实在是巧极了。
路西没再琢磨邓畅的事儿,他和黄斌跟着陈岐、王丽丽继续往冰场里走。
首都体育场作为国家队训练场馆,设施明显比鹤城的冰场好很多。
首体有两个冰场,一个是训练馆,一个是比赛馆,鹤城只有一个。冰场外区域的装潢,包括休息区、更衣室那些,首体都比鹤城的场馆气派很多。
不过冰场大小倒是相似,因为鹤城的条件虽然差些,但也是专业训练场馆,按照国家标准建的。
“这儿是休息区,舞蹈教室在后面,陆地训练区在里头,都得刷卡进的,你的名卡已经在做了,一会儿我拿给你。”王丽丽热情地向路西介绍。
“咱们这边的冰上统一训练时间是晚上,因为有很多选手还是学生,上下午有文化课学习和陆地训练,时间表也是等一会儿我拿给你。”
首体的冰场让路西看着很馋——或者说只要是冰场他就馋,不过也不急于这就上冰,反正晚上就要训练。
现在冰场上有一群小孩子,路西看了几眼,发现他们的滑冰技术从专业运动员角度来说,一看就不太行,十来岁的年纪了,似乎最基础的压步都做不明白。
“这是花样滑冰兴趣班。”王丽丽顺着路西的眼神看过去,笑眯眯介绍道,“一些家长给自家孩子课余学着玩的,不走专业,给娃增加点特殊技能,也给咱们额外增加点收入,毕竟养冰场很贵的嘛。”
黄斌若有所思地点头,路西一看他这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戳了戳黄斌胳膊肘,善意地提醒:“咱们那没这么多有闲钱的家长。”
黄斌受到暴击,瞬间颓了。
之后又带路西去宿舍区,陈岐给路西安排了宿舍,因为拿了世青赛冠军,是重点培养对象,他的食宿全部免费。
另外这个年纪的孩子当然要学习,之前路西在鹤城是跟着体校学,到了这边陈岐问他,是想去上普通高中还是继续跟着国家队这边安排的文化课学习。
“去上普通高中的话可以给你安排插班,走特招可以进市重点的特长班,而且你是世青赛冠军,高考至少可以保送个北体,这个不用担心。”陈岐说,“我们这边也有文化课学习班,看你,但质量肯定不如普通高中。”
“邓畅是上高中的,上的还是市重点,而且据说他成绩可好了。”王丽丽在旁边插嘴道。
路西:“……”
路西本来是打算上国家队的文化课程,被王丽丽这么一说,却突然有了点儿男人的胜负欲。
不过再一想,白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做陆地训练,路西是真喜欢滑冰,文化课差不多就行,每天在学校耗一整天的话很没劲。
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跟着其他项目的同龄队员,在首都体育场里上文化课。
学习成绩这种领域,勉勉强强让姓邓的先跑一步吧。
安排的宿舍是双人间,一大带一小,当陈岐带着路西走到写着“崔笑”的门牌前时,路西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我跟崔哥一间吗?”路西问。
陈岐点了点头:“崔笑也是我带的选手,脾气又好,让他带着你,你适应这边生活也快点儿。”
路西点点头,有些受宠若惊。
崔笑是国家队现在的男单一哥,今年26岁。
过去一个冬奥周期,国内男单全靠他一棵独苗撑着,他也是国内唯一能跳三种四周跳的选手。
哦,唯二。
毕竟据说邓畅现在也是三种四周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