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往四贝勒站在风口浪尖,没少被御史针对。如今八贝勒成了热灶,用一句时下风行的话来讲,就是“放到了显微镜底下”,一举一动都有御史盯着。
一来二去的,八贝勒的好人缘成了双刃剑,渐渐有了结党的传闻,名声有了瑕疵。
太子胤礽对此乐见其成。他正有些后悔前阵子不该听了风言风语,就挤兑老四。
不管怎么说,老四还是一直向着自己的。如今老四躲到了庄子上,反而让老八捡了个大便宜,自己连个帮手都没了。
胤禩的名声有瑕,胤礽是最高兴的。老八,你也知道热灶的滋味了吧。他命人暗中煽风点火,再火上浇油,不亦乐乎。
胤禩心中焦急。想办事出成绩,就要有银子,想堵住御史的嘴,更要花银子。是的,御史也是人,有钱能通神,自然也能通御史。如今这形势,银子花起来更是如同流水一般。
胤禩盘算了一下,九弟胤禟跟自己最好,他开的铺子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支持自己了。十弟胤俄虽是温僖贵妃之子,但贵妃已去世多年,十弟性子鲁莽,不善经营人脉,而且只听九弟的话。十四弟胤祯原本和自己交情莫逆,但最近总是行色匆匆,不知道是否有意疏远。
自己的人手还是不足,还是要寻求九弟的支援!胤禩这么想着,到胤禟府里找他,却意外扑了个空。
门上人说,胤禟进宫找皇阿玛奏事去了!会是什么事呢,他怎么没听九弟提过?
乾清宫养心殿里,康熙也觉得有些意外,“胤禟,你有何事启奏?”
胤禟接到自己新收的心腹葛青的密报,脑子一热就进宫了。回过神面对老爷子,他也有点腿软,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启禀皇阿玛,儿子上次去广州,留了几个管事探听消
息,昨日他们来了信,说是查出了英吉利国禁止进口我国棉布的原因。”
“哦?”康熙扬起了眉毛,“难得你关心国家大事,值得嘉奖。那么是什么原因?”
胤禟掏出葛青写的条陈双手呈了上去。幸好纸上无名无款,说是管事写的也能混过去。
“那英吉利国原本以毛纺织业为主,但毛呢到底不够绵软,故此一直大量进口我国和印度的棉布。进口得多了,本土毛纺织业主赚得少,心怀不满,集体闹事,又有本土商人做起棉纺织业,也排斥外来棉布,一来二去,英国国主就下了禁令。”
葛青在给胤禟请安的密信里写明,这个消息是他在水军巡逻时打探到的。他的巡检船在附近海面解救了一艘险些遭风浪倾覆的英国海船,上面的船员大半都受了伤,只得在广州养伤。葛青以私人身份与英国海员们相交,在闲聊中逐渐摸清了消息。
这小子果然是个人才,九爷我也算慧眼识人了!
“原来如此,”康熙笑了笑,“朕知道了,记你一功。那你可有对策?”
胤禟皱眉思索道:“我国出口大宗茶叶,瓷器,成交数额巨大。因为欧罗巴不产这两样,所以我们不愁卖。但棉布一项,如果英吉利不买我们的,自己关门生产出来,欧罗巴其他国家可能就近买英国布,长此以往,我们的布就更难外销了。这对策……儿子愚钝……”
“你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康熙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你回去好好想想,想到了再上折子。”
胤禟捧着皇上赏赐的如意,去了翊坤宫给宜妃请安,把如意献给母妃。宜妃大喜,也夸奖一番。胤禟心中激流澎湃,比吃了蜜还甜。
原来靠自己努力——葛青还不是他提拔的吗——得到皇阿玛的夸奖和赏赐,感觉如此之好!赶紧出宫找八哥和十弟喝一杯去!
兴冲冲走到宫门处,胤禟差点撞上了十三。胤祥见了他赶紧施礼:“给九哥请安,弟弟刚刚没留神,请九哥恕罪。”
胤禟心情愉悦,怎会计较,笑道:“十三啊,没事没事,我也没留神。你这要出宫啊?正好,跟我走,九哥请你喝酒
!”
胤祥知道他是客套话,笑着拱了拱手:“谢九哥赏酒喝,只是我和人约好了,可不能失信。有机会让弟弟请九哥,以作赔罪!”
“好嘞,那我等你信儿!”胤禟哈哈一笑,出宫门坐轿走了。
胤祥目送胤禟的轿子走远,叫上田方,主仆二人都上了马,在四九城七拐八绕的转了好几个圈子,确信身后安全,最后才来到甘雨胡同。
田方手下一个得力的探子,叫做常贵,揣着手在胡同口卖了好几天膏药了。远远的看到田方,常贵把摊子交给搭档,自己溜溜达达地走过来,仿佛在逛街。
胤祥并不说话,拨转马头,又拐了几条街,到一个僻静之处停下。不多时常贵跟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